宋桂芹 李紅英
豬偽狂犬病的特性及綜合防控措施
宋桂芹1李紅英2
近年來,我揚武鎮養豬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取得最佳的養殖經濟效益,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上級業務部的指導下,加大了良種豬引種力度,鎮域內隨著母豬存欄量的增加,豬病防控成了我們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的一項艱巨任務,尤其是豬偽狂犬病的危害極其嚴重。鑒于此,我們對豬偽狂犬病的類型、發病的原因及其特性作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現將我楊武鎮對豬偽狂犬病的特性及防控措施闡述如下.
豬偽狂病(PR)是由偽狂犬病毒(PRV)引起的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除豬外,其它動物主要表現為發熱、奇癢、腦脊髓炎的致死性感染。豬感染本病時,因不同的年齡,表現不同。成年豬危害不嚴重,種豬主要表現繁殖障礙,對于仔豬的危害最嚴重,15日齡內仔豬死亡率達100%。國外一些專家認為,豬偽狂犬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僅低于口蹄疫和豬瘟,全世界因該病所造成的經損失每年可達幾十億美元。
根據近年來的發病情況,豬偽狂犬病主要表現為以下4種類型。
繁殖障礙型。表現為妊娠母豬產死胎、木乃伊胎兒和流產,以及母豬長期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等繁殖障礙綜合征。在分娩豬中,以產死胎兒形式為主,大多是按正常懷孕日期分娩。少數延遲分娩的母豬,大多超過預產期5~7天,甚至更久,對此類母豬,經注射前列腺素后才能分娩出,產出均為死胎兒。并有的胎兒發生程度不同的浸漬或輕度腐敗,也有的全部是黑褐色木乃伊胎兒。感染PRV的母豬群,還可長期不發情、屢配不孕、假孕等,有時返情率可達60%以上,往往耽誤幾個配種周期甚至永久性不孕。公豬則出現睪丸炎,附睪炎、鞘膜炎等,致使睪丸、附睪萎縮硬化,失去種用價值。上述病型所造成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極為巨大。
仔豬腦脊髓炎。此病型發病突然,部分體溫升高到40~41.5℃,有的體溫正常或略低.最初出現被毛逆立,精神沉郁,呆立等一般癥狀,繼之肌肉震顫,行走不穩或困難,或運動失調無目的移動、盲目行走或轉圈。多數病仔豬口腔流泡沫性涎液,有的嘔吐。常流濃稠黃色鼻汁,呼吸困難。本病型患豬,病初以神經紊亂為主,后期以麻痹死亡,有些病豬伴發腹瀉,排黃綠色有腥味稀糞,從而更加劇了病況,加速了死亡。腦脊髓~腹瀉型的病仔豬,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程短者僅數小時,一般病程1~3天死亡。
呼吸道綜合征型。多發生于斷奶后仔豬及育成豬,少數育肥豬也有發生,有時與其它PR類型同時發生或相繼發生患病豬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體溫升高,流鼻汁,打噴嚏和咳嗽,重者呼吸困難,有時呈“坐姿式”。剖檢可見鼻腔、喉頭、氣管等處炎癥和水腫,肺部水腫或小葉性、大葉性肺炎,并常發生便秘,偶有少數出現神經癥狀。
生長發育受阻型。發病在15日齡以上的仔豬,部分表現腦脊髓炎而死亡,但有的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得以存活。部分仔豬食欲不佳,生長緩慢,還有的并發咳嗽及慢性腹瀉,抗病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疾病,而且接種豬瘟等疫苗免疫時,所產生抗體不高。其中部分豬生長發育明顯落后,形成“僵豬”,被迫淘汰,還有部分同窩仔豬,雖沒有明顯的上述癥狀,采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減慢,往往到8~9月齡時,體重才達到80㎏~90㎏,飼料報酬率顯著降低。為3~6天,少數達10天,成年豬為隱性感染,也可出現發熱,精神常沉郁癥狀,有些豬嘔吐,咳嗽。一般4天內完全恢復,新生仔豬、哺乳豬發病癥狀明顯,病豬高熱嘔吐,食欲廢絕,呼吸急促,有神經癥狀,興奮,叫聲嘶啞,無目的前進或轉圈,繼而出現肌肉痙攣,四肢做游泳狀態運動,妊娠母豬可出現流產,產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公豬感染后出現睪丸脹腫,或萎縮,喪失種用能力,母豬感染后可出現不育。
圓環病毒,藍耳病病毒廣泛存在,造成豬免疫抑制。
豬偽狂犬病毒可在多種組織細胞和鼻咽黏膜、扁桃體局部淋巴結,肺等組織器官中增殖。所有疫苗只抑制出現的臨床癥狀,卻不能控制感染和排毒,隱性潛伏和隨后激化的弱毒株可向未注射苗豬散毒,不同毒株(包括弱毒疫苗株)感染同一動物時,病毒可以重組,產生毒株,引起新的疫情暴發。
應激因素。如飼料霉變,環境惡劣等,都可誘發本病。病癥表現本病潛伏期
豬偽狂犬病毒的長久性和頑固性。PR系由皰疹病毒科病毒引起,這種病毒有共同特性,即動物一旦被其感染,病毒可在動物體內呈長期潛伏感染狀態,在體內存在可長達數年甚至終生。用多種方法也難于從本內清除,在受到體內或外界因素的刺激后,病毒可被重新激活后排毒和傳播。
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眾多。傳播途徑主要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病豬、帶毒豬及鼠類是本病主要傳染源,它們的呼吸道分泌物,飛沫、糞尿、乳汁、精液、以及其尸體、內臟、下腳料、血液等物品中,常含有一定的數量的PRV,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傷口、自然交配、子宮內感染以及污染的環境等多種途徑感染傳播,PRV經空氣傳播是重要方式之一,它可順風傳播90公里以外的特點,對PR的發生和擴大蔓延極為重要。
豬偽狂犬病毒(PRV)對外界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據有關資料報道,PRV在4℃條件下,可保存半年,在60℃可存30min,在80℃下存活3min,在100℃下1min失去感染力,保存在50%甘油鹽水中的病料。在0~6℃經156天后,感染力僅輕度下降,保存到3年仍具感染力。在干草中的PRV,夏天存活30天,冬天存活40天,飼料中PRV經35℃烤干,可保持毒力15天,在腐敗條件下,腐料中的病毒經11天才失去感染力。在0.5%石炭酸作用下,32天仍保持毒力在3%來蘇兒溶液中能存活30min,在0.6%苛性鈉溶液,6小時不能使其完全滅活,在PH4.5~11.5之間,幾乎不受影響。但對紫外線較為敏感,日光直射6~8小時可使病毒失活。
化學藥物無治療作用,免疫難以根除。到目前為止,尚未見有用化學藥物治療PR有效的報道,有報道曾用10種抗生素試驗[4],證實均無治療作用,且用各種支持,輔助療法均無礙于病程發展和死亡,至于用于PR的疫苗已有數種,它們雖可阻止發病,有的還可減少排毒量和縮短排毒時間,但不能全阻止強毒的感染和潛伏感染的發生,以及排毒、散毒。目前PR的免疫,僅能達到控制臨床發病的作用。
針對豬偽狂犬病的特性,我揚武鎮采取以下措施了以下綜合防控措施。
加強引種監控。對于從外地引用種豬的養殖戶,嚴格把關,看是否有產地檢疫證明,出縣境證明,消毒證明等等。對于引種手續不全的養殖戶,一律禁止從外地引進種豬。我鎮2015年引種母豬50頭,2016年引種用母豬52頭,都按以上規定進行。
加強免疫。對于我們揚武鎮,鑒于豬偽狂犬滅活疫苗成本高的實際,一般養殖戶難于承受,我們只針對母豬規模養殖戶進行豬偽狂犬病疫苗免疫:后備母豬于3月齡及配種前4周各免疫一次。懷孕母豬于產前3~4周免疫一次,可有效的保護初生仔豬避免發生PR,公豬除在后備豬階段免疫兩次外,以后每年應免疫兩次。一般養豬戶則根自己需要來確定是否注射豬偽狂犬病滅活疫苗。
定期滅鼠。鼠類為易感動物,帶毒鼠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建議養殖戶定期滅鼠,以降低傳染源數量,盡量讓新的養殖點與生活區分開。
徹底消毒。揚武鎮11戶規模養殖戶都設有消毒池,對進入豬場的人員必需消毒,對可以出售的仔豬原則上只出不進。一般養殖戶建議定期消毒。
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和圈舍衛生,對于增強豬的抗病能力,減少豬應激、緩解因應激誘發本病極為重要。
揚武鎮通過以上五種措施防制豬偽狂犬病,從源頭上有效地控制了豬偽狂犬病的發生和蔓延。今后我們除了按以上方法來防控豬偽狂病的外,還要向政府積極爭取防疫資金,擴大對一般養殖戶的豬進行免疫防疫,最大限度降低豬偽狂病給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
(作者單位:1. 云南省新平縣揚武鎮畜牧獸醫工作站;2. 云南省新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