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洪發
臨泉縣規模養殖場分級管理制度情況
谷洪發
2014年以來,為了加強對規模養殖場的防疫秩序監管,我縣對規模場按照動物疫病發生的可能風險實行了等級劃分,并按照分級情況執行不同頻次的量化監管。實行這項工作以來,對創新規模場的監管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從執行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2014年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制定了規模養殖場分級管理制度,通過鄉鎮分所按照評分標準現場打分確定了各規模養殖場的風險等級,并將劃分等級的資料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登記備案。
由于全縣養殖規模區域性的不平衡,導致各個分所對分級管理制度思想認識的不同,工作開展情況也各自不同。有的分所存在著走過場、看表面的現象,草率的就對某些規模養殖場打分評定等級。評定資料的不完善,為以后的日常監管埋下了隱患,出現了分級評定不規范的、等級劃分不嚴格的現象。
突出監管重點 “分級管理”將規模養殖場按照動物疫病發生的可能風險劃分為若干等級,實行有區別、有針對性的日常監管,這種做法改變了原來的“大水漫灌”的監管模式,實行“精準執法”,是對規模養殖場日常監管工作有的放矢。
降低監管風險 “量化監管”將納入分級管理的規模養殖場監督檢查任務進行數字化管理,有利于監管責任的分解以及后續考核。通過清晰的量化控制有效督促了各鄉鎮分所主動作為,強化了對“問題”養殖場的有效監管,有效降低了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風險和動物衛生監督風險。
優化配置資源 規模養殖場的“分級管理、量化監管”,解決了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人員不足、量大面寬”的難題,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得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能夠進一步優化執法資源,提高工作效能。
分級管理缺少相應的政策性文件 規模養殖場的分級管理作為一項創新工作,目前從國家到地方均未出臺相應的政策性文件,也沒有法律法規的支持。因此,從監管單位到監管對象對分級管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具體措施的認識不一致,給分級管理工作的具體操作帶來較大困擾。
分級管理的監管者存在著履職風險 防疫工作存在著較多的風險點,動物疫病的發生并不與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是否評估為高風險規模場存在著必然對等的關系。目前,規模養殖場分級管理仍無法律法規或較高層面規范性文件的保障。若經評估為A級的低風險規模場發生動物疫病,則可能是監管者處于被動或者不利的位置。
分級管理“門檻”標準難掌握劃定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分級管理“門檻”,已成為分級管理所亟待解決的問題。
評定人員的執法能力不足 分級評定需基層執法人員評定打分,如果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以及各類監督檢查程序不了解、不熟悉,就會影響了分級管理的工作質量。
完善相關法律法律依據 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情況下,分級管理制度應有國家或者省級獸醫主管部門出臺相應的“規范性文件”加以確認,使規模養殖場分級管理有據可循,規避監管者不必要的履職風險。
應讓規模養殖場依法享有相應等級的福利 分級管理的最終管理目標,是讓規模養殖場依據自身的等級評定,享有相應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責任。上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依據等級劃分的標準,在同等的條件下,高級別的規模養殖場應優先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這樣,等級劃分的權責才能得到明顯的體現。
加大鄉鎮一級執法能力保障 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是分級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擔者,針對性的加強鄉鎮一級執法能力保障是十分必要的。獸醫主管部門要繼續做好對鄉鎮一級執法人員有關動物防疫法律法規以及各類監督檢查程序的培訓,保障分級管理必要的執法經費,確保分級管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作者單位:臨泉縣鲖城鎮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