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食品添加劑,人們并不陌生,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越來越多,而由于蘇丹紅、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產生了恐懼的心理,不知道其對人體健康有沒有損害。文章首先對食品添加劑的概念進行了闡述,然后分析了我國現階段食品添加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加強措施,旨在為食品添加劑工作更好的發展獻計獻策,也希望人們所食用的食品能夠更加安全。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存在問題;措施
引言
食品添加劑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食品中得到了極大地應用。很多國家都出臺了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來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自從出現了蘇丹紅和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關于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就成為人們經常探討的話題。而也就是這些事件的發生,使得人們對于食品添加劑演變成批判、指責,但其實食品添加劑并非是洪水猛獸,我們應該更加客觀的對其進行鑒定,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實食品中其實是越來越無法缺少添加劑的。對于食品添加劑的判定,人們確還是“霧里看花”的,所以對其進行研究和探討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1 食品添加劑的概念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于食品添加劑的定義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在食品的生產、加工、制作、處理、包裝、運輸或保存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其本身或者其副產品成為食品的一部分或影響食品的特性,其本身不作為食品消費,也不作為傳統的食品成分的物質,無論其是否具有營養價值。污染物和為了保持或增加食品的營養價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質都不屬于食品添加劑。我國對于食品添加劑的定義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或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歐盟認為在食品的生產、加工、制備、處理、包裝、運輸或存儲過程中,出于技術性目的而人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質都應該算作是食品添加劑。美國認為食品添加劑是有意使用的,導致或期望導致它們直接或者間接的成為食品成分或影響食品的特征。總之,每個國家的界定都會有些許的不同,但主旨一致。
2 食品添加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將非食用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對于食品添加劑,我國實行的是允許名單制度,也就是說只有出現在名單中的物質,才能夠添加在食品中。但有的不法分子受到金錢利益的驅使,與法律法規背道而馳,將那些有損于人們身體健康的物質添加到食品中。蘇丹紅、三聚氰胺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2.2 超范圍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在添加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就算是允許使用的也要以國家的相關規定來執行。如果需要擴大使用量,需要遵照一定的程度來進行申報,還要對可能造成的危險進行評估,得到相關部門的審批后方可使用。有的企業沒有按照此流程操作,對于超出規定的部分就隨意地添加。
2.3 違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使用食品添加劑
違反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的情況在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過程中屢見不鮮。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中明確規定:對于有質量問題的食品不能利用食品添加劑來對其進行遮掩。而有利欲熏心的生產者就會在植物油中添加與香油類似的香精,這不僅有悖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還可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巨大傷害,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無法預測的影響。
2.4 違反食品添加劑的標識規定
食品添加劑的標識包括食品添加劑產品的標識和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標識,在食品法中都有相應的規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食品中所使用的添加劑的基本信息能夠清楚明白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使消費者充分享受到知情權。但是很多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生產者對這些法律法規基本采取無視的態度,錯誤或不真實地標識食品添加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3 加強食品添加劑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食品添加劑的相關法規制度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食品添加劑的法制化管理,一系列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應運而生。在《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都有相應的規定,如對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行政許可,食品添加劑的風險評估,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使用、標簽標識的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制度性的規定。由衛生部制定的《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對食品添加劑申報、生產、經營、使用、標識、監管等方面都做了詳盡的規定,同時還在根據相關法規進行修訂。我們需要在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使用過程中將這些法規貫徹進去,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健全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法律法規對于保證其安全是極為重要的,其能夠在法律層面給予那些違法的行為嚴厲的打擊,意義深遠而巨大。
3.2 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督管理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我國頒布了“關于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要求對食品添加劑的各個環節進行有力的監管,使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者沒有了可趁之機。
3.3 提高食品添加劑生產者及使用者食品安全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如今我國是法制社會,也建立一些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法律法規,作為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這些法律法規也有起碼的認知,更要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負責,而不能因為金錢而失去應有的良知,也只有這樣才能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其實依照食品法的規定來經營企業也是每個食品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1)保證食品添加劑的質量與安全,還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產品的標識和使用說明的管理。(2)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必須要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和使用說明,絕對不允許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3)以相關的法律規范來進行正確的標簽標識,這樣消費者可以通過標簽來決定是不是要購買使用了添加劑的食品以及所購買的食品都使用了何種添加劑,這樣一方面能夠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滿足,另一方面還能夠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監督所購買的食品所使用的添加劑是不是符合相關的要求。
4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食品添加劑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其應用的范圍將越來越廣,這就需要我們充分重視其使用是否符合相關的要求。作為食品檢驗部門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確工作的責任,以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來指導自身的工作,對于那些不合乎國家標準的食品要堅決給予處理,決不能縱容。另外還應該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在全社會形成監督機制,共同打擊那些違法行為,決不能讓蘇丹紅、三聚氰胺事件的悲劇重演!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食品添加劑在使用上會更加規范,人們食用的食品將更加健康。
參考文獻
[1]中國標準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中國食品工業標準匯編:食品添加劑卷(上中下)[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2]楊曉泉,卞華偉.食品毒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凌關庭.食品添加劑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4]張彩虹,程榮仙.實施綠色食品發展戰略應處理好幾個關系[J].河南農業科學,2003(3):16.
[5]陳幼紅.食品添加劑綠色生態鏈構建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172-174.
[6]王常柱,武杰,高曉宇.食品添加劑的歷史、現實與未來[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