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電網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中,配電自動化的建設與改造要和智能電網相輔相成。在一定條件下,可根據主站的智能優化應用功能和與之相配的配電終端配置方案。更重要的是,要對自愈控制、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微電網系統的接入、與智能電系統互動等方面進行合理運用。文章主要從配電網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描述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概述并對未來發展進行闡述。
關鍵詞:智能化;配電自動化;問題;方法
前言
隨著我國各個國民經濟領域的發展,電能作為基礎能源,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領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電網一直存在許多問題,“輕供,重發,不管用”的現象,給配電網絡帶來了極壞的影響。讓整個網絡都存在著許多漏洞。綜上,我們應該引起相關電力部門對此事的重視,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使用一定的措施,把配電網的一體化和高效化作為我們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為我國配電網打下扎實的根基。
1 配電網規劃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就目前看來,電力配電網還無法引起重視,電網規劃對城市的真正作用也沒有發揮出來。這樣的背景就導致了我國的中小型城市的配電網供電質量較差,整體的網架薄弱,網絡建設沒有規律以及網絡電力質量較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 供電電壓過低
供電電壓過低,就會引起線路過長,導線線徑過小,就會給配電路造成較大的損失,在高峰期用電的冬天和夏天尤為嚴重。在夏天用電高峰期,電網負荷過重,線路和變壓器發熱導致電阻增加,電壓變低,能量損耗增加。
1.2 城鄉電路老化,變電站容量不足
當城鄉用電量已經遠遠超出本地負荷范圍時,可能就是當前城市變電站容量不足,配電的設計出現老化,相對的布點少。導致電壓跟不上,根本無法滿足經濟快速發展和發電資源與用電負荷逆向分布的供電需求,更無法推動新能源發電并網消耗。老化的電路還可能造成漏電、負荷不了等安全問題,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起火。
1.3 供電可靠性低
在中國中小型城市,一般不會有很全面的電源點。導致供電線路的供電半徑偏長,且單一死板,沒有靈活性。根本無法達到N-1的標準。在電力系統設計的規定中,一定要在安全的標準上進行網絡設計。目前比較常見的網絡安全運行要求就是滿足檢驗,即在全部條線路中隨意剪斷一條后,系統的各項運行指標仍能滿足給定的要求。
1.4 家用電路老化
在現代家庭中大多還用著以前老式的電路,沒有更新成新的設備,仍是以前一些電壓低,損耗量大的線路。這樣大大降低了輸變電設備的供電能力。在用電高峰期時還容易出現電壓過低,無法供應電的情況。
1.5 配電網整體的自動化水平過低
在配電網的實施及規劃設計方面,配電網整體的自動化水平不高,無法去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科學經濟飛速發展的局面。不管是城市配電還是農村配電,都沒有打下扎實的基礎,離配電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迫切地對配電變壓器、柱上分段開關以及環網進行改造。我們將要在一邊改造配電線路的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通信改造措施。要保證配電網運行管理水平和配電網供電穩定性的提高。
2 強化配電網規劃的有效方法
2.1 做好電源點的分布
我們在設計配電網的過程中,對于變電站地址的選擇,通常要注意下列的問題:
2.1.1 變電站的選址要便于電源和其他變電站的聯系,要根據當地的地理情況,照顧到城市網和農村網以及整體布局的要求。合理利用當地優勢的地理環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1.2 對于變電站地理位置的選擇上,我們要盡量選在靠近負荷中心的地方。在相關部門允許的情況下。建立變電站,并合理的開展對周圍電網的規劃情況,在此基礎上,保證不污染環境。
2.1.3 當選好變電站的地址時,充分了解變電站周邊的居民情況和環境,這樣有利于以后的維護。
2.1.4 建造變電站時,應盡可能地減少占地面積,減少對周圍能源的使用量,在變電站和居民區之間做好一定的防護措施。
2.2 做好配電網網點分布
在分布配電網網點時,要嚴格遵循對點多面廣的基本原則。熟悉周圍的環境和路況。由于變電站的設置及路徑的選擇對供電半徑適宜與否發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規劃設計配電網網點的分布式是配電網網店分布的難點及重點。在實際的操作中,往往在前期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謹慎地做好每一樣準備工作,這樣在后期做變電站時才不會被突發狀況弄得手足無措。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電網網點的分布決定了這座城市是否能夠發展。因此,合理地結合城鄉電網,劃分供電區域,確定配電容量與導線截面。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優化配電網點布局。
2.3 提高專業技術的指導力度
配電網最重要的就是確保配電網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科學性。因此,在配電網的過程中,應當將有關部門的技術作用發揮出來。城鄉配電網就很需要省電網公司和市電網公司的技術性指導。規范對配電網規劃設計的實施、評審以及編制電網規劃設計的技術性指導。將人力成本不斷降低,技術性指導作為主體。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按照技術部門的正確指導,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節約成本和能源。
3 電力市場條件下的配電網規劃
3.1 規劃模型的改變
我們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改變自己原有的一些理念。根據電力市場中“需求側管理”的崛起,讓配電網規劃方面有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可靠性成本概念等,我們要學會接受新概念,讓電力市場更好地發展。
3.2 提高電力市場需求預測的準確性
在電力市場逐漸被重視的背景下,市場也將對用戶側開放。由于在平時生活中電價會上下波動,不同時期的電價水平也會發生改變。我們從用戶出發,考慮了用戶的彈性范圍,電價將會和居民的負荷程度成正比。所以,要對居民的負荷程度進行調查,可以用統計的方式去統計指標體系等。
3.3 考慮未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對配電網規劃的影響
經濟在不斷發展,電力市場也在不斷發展。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電力市場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在電力市場中,工程造價會影響經濟的參數,國家頒布的法律和政策會影響未來電網的發展。這些我們都無法預知,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電力市場,不斷地統計數據變化。量化這些不確定因素,這樣,在下一次大規模改變時也能第一個反應過來并走在行業的前沿。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智能化的社會下我們要不斷地轉型,去適應社會。讓經濟發展與配電網相結合。所以,各級電力部門應與當地政府相結合,不斷強化配電網的建設問題。真正地做到“提前分析、超前規劃、合理實施。”只有這樣,才能讓配電網安全高效地運行。
配電網使用的范圍及其廣泛,切實地考慮電力配電網的建設問題將會對整個電力工業和用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努力,不光是從電力配電網方面,社會的其他方面也需要我們潛心的研究,從而能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 .縣級配電網規劃的實施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4).
[2]葉劍.基于最大供電能力的智能配電網規劃與運行新思路探究[J].廣東科技,2012(23).
[3]艾紅峰.有關城市配電網規劃的深入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3).
作者簡介:秦毅(1978-),男,安徽省池州市人,工作單位:國網安徽省池州供電公司,職務:工程師,研究方向:配電線路、配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