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口增長和糧食資源緊缺問題的日益突出,水資源的緊缺,及節約型理念的提出,這給我們的農田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水利工程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的農業發展需求,對于這些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能夠很好地緩解水資源緊缺問題,實現增產目的。下面作者將會對其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對水利建設有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解決措施
前言
農業水利工程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用水以及農業澆灌用水而建設的小規模水庫工程及其附屬的引渠、堤壩等附屬工程。農業是否能夠良好發展,是否能夠保證穩產增收均是以這些水利設施為根本的,它是保證農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因此在農業水利的建造和監管過程中,一定要完成好小型水利工程,因為它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所以,有關部門和人員必須做好對小型水利項目的建造和監管工作。
1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1 基礎配套不足,工程老化缺修
由于我國開始重視農業發展的時間較短,加上當時我國經濟水平落后,導致我國農田水利事業發展不夠充分,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且水利設施不夠完善,原有水利工程設施也因存在時間較長,工程的老化和缺修情況嚴重,導致蓄水能力偏低。此外,因為氣候等環境影響,季節性水庫缺水情況在我國部分地區十分嚴重,如東北地區的部分縣市年均降雨量為500毫米左右,但夏季降雨量就占總量的80%,而在用水高峰的4月和5月,降水量僅為全年的20%左右。同時因為水利工程的數量偏少且老化失修現象嚴重,導致蓄水總量偏低,灌溉用水不能夠滿足耕種需求。
1.2 設計標準偏低,工程技術不全
我國現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多是建設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且大部分是在規劃、設計、施工同時進行的情況下建成的,因此設計標準偏低,到如今已經使用了四五十年,由于原有設計等原因造成的問題加上后續的維修和配套設施沒有及時補充,導致水利工程老舊缺修情況突出,利用率低下。根據調查發現,一些地區的水庫利用率僅為35%左右,且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不足四成。此外,小型的農業水利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缺少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水利項目建設往往不符合規范條文。國家出臺的有關水利工程建設的法律、規范條文等指導意見,很多地方水利基層人員都沒有掌握和付出行動。
1.3 資金投入缺少,建設進度遲緩
我國大力發展農村基建以來,雖在小型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加大了支持力度,且在規劃布置、設計施工、和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了很大方便。但是,我國多數農村地處經濟發展較為貧乏的地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入到農田水利工程及配套設施的建設上來,導致在建項目沒有辦法按時開工和按照要求竣工,增加了向國家申請繼續建設水利工程項目的難度。目前,我國的小型水利設施多為民間投資建設,資金甚為緊缺,采用著當省就省,一切從簡的原則,嚴重限制著水利工程發展。此外,因為農業生產效益逐年下滑,農業水利基礎投建在部分地區成為空話,很多在建項目處于停工情況,原有的水利工程也常年無人問津,缺乏維修現象突出。
1.4 建設體制不健全,工程質量差
受很多條件的制約,我國小型農業水利項目建設體制不健全,監控和檢測方法較為老舊,大部分基層機構沒有創建出健全的監測體制,沒有健全的質量管控體制,所以工程出現質量情況也就無可避免。對于水利工程的檢測仍然處于感官檢測階段,僅憑感覺下結論,缺少精準的檢測設備、方法和技術人員,在質量檢測過程中做出的論斷缺少足夠的數據支持。
1.5 工程管理不到位,工程效益低下
因為產權制度的劃分不科學,對水利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通過調研發現,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承包或拍賣以后,由于合同中對經營職權的限制條件沒有明確界定,對業主的使用范圍沒有限定,流程不符合規定,收到承包或拍賣款以后就對水利工程不管不問。導致有的業主們只重視工程盈利,忽略水利工程管理;有的業主不遵守合同規定,違規經營,甚至將水利工程廢棄;更甚者使用嚴重偏離要求,給水資源帶來嚴重危害。此外,水利基層部門的自身意識不足,對工程監管不到位也是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的水利工程僅派一名工程技術人員管理。這些都是造成工程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
2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對策
2.1 建立綜合水利體系,加強節水力度
要充分考慮水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范圍,達到水資源長久利用的目的,爭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農業綜合水利體系。提高灌溉技術,加強節水力度,減少水資源浪費,水利工程的建設要根據農業發展結構改革需求,保證供水量的要求和農田泄洪排水的功能。給農業種植供給高品質、高規格的水利澆灌基礎設施。
2.2 提高設計和標準,提升工程技術
為了滿足日益提高的農業需求,在對水利工程建設上一定要合理規劃,提高工程的設計指標和標準,建立起完善的水利工程設施,并確保其配套基礎的完備和高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了提高工程技術和質量水平,一定要加強質量檢測,采購所需的檢測設備和儀器,并加強工程建設過程中所用建材的抽樣檢測,通過嚴格檢測得到實際數據,給工程檢測結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能夠最大程度地杜絕工程質量評價失誤,提高工程質量。
2.3 增加資金投入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利民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當地政府部門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增加對水利項目的資金投入,對已有水利工程進行維修保養,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設數量,以滿足當地農業發展需求。同時還要加強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監管,積極發揮政府引領職能,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同時向國家爭取水利配套投入,動員一切社會資源投入,提高水利工程質量和數量。
2.4 加強質量教育體制建立
農業是人民生存的根本,水利工程建設更是惠及百姓的百年工程,因此,一定要確保工程的建設質量。要提高水利工作人員的質量管理觀念和培訓力度,構建完善的獎勵體系。工程的設計要符合有關標準,加強設計質量監控,加強專家例會審核,及時修改設計存在問題。同時在工程建造過程中,采用經濟等方法進行管理各方,以實現工程質量優良的目的。
2.5 結合實際,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要將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項專門的課題來對待,重視管理帶來的效益。將建設完成后的水利工程及時地轉交給相關部門或個人,向他們頒發相應的資格證書,并且根據當地實情,結合實際,選用適合的管理模式,使水利工程進入良性的運行軌道。同時要重視當地農民的需要,使得水利工程在健全的管理機制下充分發揮它的功效,實現降低成本,服務大眾的目的。
3 結束語
由上文敘述,作者對水利工程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國水資源分不嚴重不均衡的情況較為突出,而水資源有事我國民眾生活和發展所需,只有充分保證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完善,才能夠推進我國農村改革的進程,推動我國農村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虹.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5).
[2]李廷巍.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