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通過項目實例討論了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設定建設項目質量控制點方面的應用,運用模糊綜合分析法建立了項目質量控制點選擇模型,并通過分析計算確定了建設項目的重要質量控制點。
關鍵詞:模糊綜合評價法;項目;質量控制點
前言
質量控制點是建筑行業的一個基礎性概念。所謂質量控制點,是指為了保證作業過程質量而預先確定的重點控制對象[1]。建設工程行業要求質量管理人員具有豐富工程管理專業經驗,在一個普通建設項目上,質量工程師的數量通常為幾人到十幾人,特別重要的工程根據需要有時也會配備幾十名質量工程師,但質量工程師的數量相較于工程來說還是十分有限的。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質量工程師無法、也不應做到面面俱到、事無巨細,而是要通過對施工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的監控,把握整體工程質量情況,這是項目質量工程師與施工單位質檢員的根本區別。
1 項目質量控制點的設定方法
項目質量工程師選擇質量控制點時,首先應明確控制對象。由于建設工程的復雜性,影響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但一般可以歸納為“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等5個重點控制要素[2]。
選擇質量控制點的方法有很多。以往,選擇質量控制點主要依靠質量工程師的經驗,這種方式在普通的小規模建筑工程中應用比較方便。但經驗確定法也存在難以量化、過分依賴工程師的經驗、不適用于復雜大型工程等弊端?,F在,隨著管理科學的普及,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專家意見法等管理學中常用的評判方法,逐步在工程管理行業中推廣開來。
2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設定項目質量控制點實例
2.1 模糊綜合評價法概述
所謂模糊綜合評價法,是指按照既定的評價條件,運用模糊數學的原理對受到多個因素影響的評價對象進行比較、分析、權衡,最終做出全面的評價[3]。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基本思路是:對所有風險因素按照影響程度設置權重,按照實際情況構建數學模型,通過數學計算推算出風險水平的各種可能性,其中可能性程度值高者為風險水平的最終確定值[4]。
2.2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設定項目質量控制點實例
下面以某住宅小區項目為例,來說明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設定項目質量控制點的方法[5]。
項目質量工程師按照以下步驟確定主體工程的質量控制點。
2.2.1 一次模糊分析
(1)建立因素集U={U1,U2…Un}
設定質量控制點的目的是為了防范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因此在本工程中將主體施工中產生的質量問題選擇為因素集,并按照影響程度分為:嚴重質量問題、一般質量問題、輕微質量問題。即
U={嚴重質量問題,一般質量問題,輕微質量問題}
(2)建立備擇集:V={V1,V2…Vn}
本工程中選擇產生質量問題的5個影響因素:“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即:
V={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
(3)建立模糊關系矩陣
本項目中,項目質量工程師選取了10位專家進行問卷調查,這10位專家中有4位為項目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3位為項目部中的資深工程師,2位來自大專院校,1位來自項目設計單位。對于產生嚴重質量問題的最主要因素,10位專家中有5人選擇了“人”,3人選擇了“材料”,無人選擇“機械”,1人選擇“方法”,1人選擇“環境”。同樣,對于產生一般質量問題和較輕質量問題的最主要因素,10位專家中選擇“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的專家分別有3人、2人、1人、3人、1人,和4人、2人、1人、2人、1人。據此,建立評判矩陣:
(4)建立權重集
通過查閱以往歷史統計資料,在主體工程施工質量問題中,10%屬嚴重質量問題,30%為一般質量問題,60%為輕微質量問題。據此,按照三類質量問題的發生概率,為三者賦予權重分別為0.1、0.3、0.6,即A=(0.1,0.3,0.6)T,A為3行1列的矩陣。
(5)模糊綜合評判
權重集綜合評價B=R×A,即:
即在所有發生的質量問題中,有38%是由“人”的因素引起的,21%是由“材料”的因素引起的,9%是由“機械”的因素引起的,22%是由“方法”的因素引起的,10%是由環境引起的。
(6)繪制排列圖
對所有影響因素值按大小排序:“人”38%,“方法”22%,“材料”21%,“環境”10%,“機械”9%。據此繪制排列圖1。
(7)確定質量控制點
由圖1可知,“人”、“方法”、“材料”為影響主體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環境”為次要因素,“機械”為一般因素。
據此,確定主體工程施工主要質量控制點為“人”、“方法”、“材料”,次要質量控制點為“環境”,一般質量控制點為“機械”。
2.2.2 二次模糊分析
因為一次模糊分析的結果過于粗疏,滿足不了工作實際需要,因此還需進行二次模糊分析,以確定更加深入的影響原因。
(1)對備擇因素進行分解,詳見表1。
(2)確定備擇集值
以“材料”因素二次模糊分析為例,10位專家的問卷調查數據見表2。
(3)模糊綜合評判
由此可知,在“材料”因素中,材料驗收不到位是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材料供應和材料使用不符合規定是次要因素。據此確定主要質量控制點為材料驗收,次要質量控制點為材料供應和材料使用。
如果工程復雜,或對質量控制有特殊要求,還可按此方法進行三次、四次模糊分析,找出更加深入的質量控制點。
通過評價分析,表3列出了該小區項目各分部工程的質量控制點。
按照此種方法,也可以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過程、重點部位、重要結構等為對象選擇和設定質量控制點。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模糊綜合分析法等新興的管理方法是完全可以運用到建設工程實踐中的,這些方法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大幅度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希望文章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廣大建設項目管理人員提供一種新的質量管理思路。
參考文獻
[1]趙汝斌.工程建設監理知識問答[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2]龐永師.建設工程監理[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
[3]沈建明.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王斌會.過程控制與管理經濟效益的模型分析[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5]陳春雷.QL小區項目施工階段監理質量控制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