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機械化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并在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企業對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修越來越重視。機電設備怎樣更好的管理與維修,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對一個企業非常的重要,文章就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中的一些方法進行闡述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希望能給同行的朋友一些借鑒。
關鍵詞:機電設備的管理;設備維修;維修方法
機電設備要想發揮其更大的作用,降低其管理及使用成本,需要對機電設備科學的管理好、使用好、維護好。
正由于機電設備的重要性,根據公司的部門職責,設備主管部門安全管理部為設備制定了《設備設施維修維護管理辦法》、《設備設施安全維護規范》、《特種設備管理辦法》等管理文件。為了用好設備,每臺設備均有相應的《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移交清單》《設備維護保養清單》《設備操作作業指導書》《設備點檢卡》《TPM設備健康手冊》等等。設備維護是保證設備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本公司的設備實行三級維護保養:(1)設備的日常維護由設備的操作人員負責進行,每班維護要求操作人員在每班生產中必須做到:班前對設備各部分進行檢查,并按規定加油潤滑,規定的點檢應在檢查后記錄到點檢卡上,確認正常后才能使用設備。設備運行中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設備,注意觀察其運行狀況,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處理或上報;下班前15分鐘左右時間,要認真擦拭設備,并按常規將設備各部件合理停置。設備的日常維護是設備維護保養的基礎工作,必須堅持不懈的開展,并在設備點檢卡上規范記錄。(2)設備的一級保養;設備的一級保養也是以操作人員進行的定期維護工作,主要是檢查、調整各部配合間隙,緊固松動部位,更換個別易損件,檢查油路、增加油量,清洗濾油器,清洗導軌等等。一級保養后必須做到內外清潔,呈現本色,油路暢通,游標明亮,操作靈活,運轉正常。(3)二級保養是設備定期檢查的又一項的重要內容,包含一級保養的所有內容,以設備維修人員為主,操作人員為輔的設備保養,主要是拆卸、檢查部分嚴重磨損的機件和污穢部位,修復和更換不能使用的零部件,掌握設備零部件的運行狀況,適當時候為更換元件做好準備。經二級保養后的設備要求精度和性能達到工藝要求,無漏油、漏水、漏氣、漏電現象,聲音、震動、壓力、溫度等符合標準。如圖1圖2所示。
老話說得好“工預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充分說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去管理與維修機電設備至關重要,需要合理選擇策略和技術分析。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生產企業最重要之一是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在這個高速而復雜的社會,沒有效率將被殘酷的市場所拋棄。提高生產率,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實現企業與員工的最大化,企業與社會的最大化,同時還要考慮到這一切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考慮可持續的發展,這就需要好的策略和技術分析,不但可以節約設備管理維修中的經濟成本,還可以節約勞動力,縮短生產周期,在真正意義上響應社會的發展。文章對于這一主題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1 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修中的策略選擇
1.1 明確設備管理與維修的最基本的維護保養
無論多么復雜的設備,設備的基本保養都大同小異,都要遵循設備的四項原則:(1)應保證機電設備的機體內外的清潔,各絲杠、油孔、齒輪箱、齒條、滑動面等處無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氣、不漏電。設備周圍的碎屑灰塵要掃凈,以防止機器運轉形成障礙。(2)設備附屬的工具(工件)要放置的整齊有序,有條理,管道,線路要有條理。(3)保證設備潤滑良好,按時加油、換油、不斷油,油壓正常、游標明亮、油路暢通、油質符合要求,油槍、油環、油氈清潔,減少機電設備的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4)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
1.2 特殊設備的保養
對一些特使設備及精密儀器,除了要做基本保養外,必須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進行設備標定,校準等以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
1.3 建立健全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
設備要有安全保護:漏電、短路、過電流保護,必要時建立溫度、壓力、轉速等上限保護等手段,一旦超上限立即自動停機,避免對設備的損傷。
1.4 充分利用設備的自診斷功能
對于一些復雜的高端設備,往往都有一套監控程序,一旦設備有異常,設備就會報警并有故障提示,可利用這一點,快速排查故障。
2 針對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幾點策略
2.1 對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專門人才進行培訓并設立相關的規章制度
由于現代化的設備的復雜性越來越高,專業性也不斷地提高,例如,我公司使用的AVL、HORIBA設備等都是外國精密設備,這就要求培養專門的機電維修人員,保證機電設備能有效的管理維修,避免機器出現了故障不能及時的管理維修而延誤生產效率。對于專門維修人才,要反復的進行相關設備的培訓及實踐操作,不僅如此還要進行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專門培訓及相近專業領域的拓展訓練,從而使他們有廣泛的思路。其次,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用合理的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設立獎懲制度與細則,對員工的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績效的稽核,并與獎金所掛鉤,用這種公平的措施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有力保障設備的完好運行。
在次,要給每個機電設備設立管理與維修檔案。做到維修的預見性,使生產保持連貫,保證零斷檔。操作人員及機電維修人員對機電設備定期檢查保養維修之后專門設立一個檔案,記錄每次檢查設備的狀態和故障及保養維修的步驟。由于不同的的機電設備有不同的使用或損壞程度,一線操作人員、機電維修人員根據設備資料、現場情況和檔案判斷設備的優劣程度和故障原因之后對每個設備制定個性的運行檔案、保養檔案和維修檔案等檔案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維修保養計劃和步驟。設備檔案體系的建立是維修保養使維修保養編的更有條理更有針對性。這個方法不僅可以保證設備一直處于完好的狀態,還延長了零件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維修成本。
實現檔案管理系統化。引進高新技術實現計算機輔助維修而達到快捷方便的管理。
由于計算機建立電子檔案、從而進行維修保養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歸納并針對維修計劃做出更好的方案,必要時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計算機進行聯機分析處理。使整個維修管理過程網絡化、智能化、可視化方向發展。
2.2 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中的技術分析
(1)總結和更新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先進技術。(2)必須要對原有的技術進行不斷的總結改進。定期組織設備管理與維修人員以內部交流和培訓形式進行學習。例如每月發布維修周報,并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例如對典型故障案開展研討會讓大家進行互動討論。這不僅以更好的方式解決故障,改正設備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還能在這個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提高并能提高團隊凝聚力。如圖3所示。
3 結束語
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是一門具有永久性,且需要不斷的研究、永不過時的課題,如何更好地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有效的進行管理與維修,對此應該注意一下幾點:首先,要堅持不懈的嚴格按照設備的特點做好維護保養,其次,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及儲備,再次,要根據需要及時引進先進的設備,有的時候高昂的維修費用大于一個新設備的費用時,還不如以舊換新!對于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這項課題,要做的可能遠遠還要超過這幾點,它不僅需要科學的策略模式和技術,還需要人們進行長期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