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歷來重視農業的發展,通過興建大量的水利設施來保障農業灌溉用水及防洪抗旱。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地下連續墻是水利工程基坑支護中應用加多的一種擋土、擋水的結構,其工程質量的良好與否對于深基坑支護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文章將分析常用擋土部分支護結構種類的基礎上對如何做好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的施工及施工中的質量要點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地下連續墻;支護;質量
前言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地下連續墻支護質量的好壞對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深基坑支護工程量大、施工技術復雜,以及各種復雜的地質環境對于深基坑支護所造成的影響等使得施工單位為確保其施工質量必須要熟悉其施工流程,并對施工工藝中需要注意的要點了解較為詳細,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從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1 水利工程中常見的擋土支護結構分析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其擋土支護結構的好壞對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下文將對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擋土支護結構進行介紹。
1.1 深層攪拌水泥土樁
深層攪拌水泥土樁防滲墻主要通過使用在大壩壩體上進行鉆孔作業,而后通過使用深層攪拌機在鉆孔內對輸入其中的水泥泥漿進行反向的攪拌,通過加壓攪拌的方式使得水泥泥漿能夠與土進行充分的攪拌混合,從而在大壩的霸體上形成連續搭接的水泥土柱狀防滲墻結構。此種結構屬于重力式的擋墻結構,其在堤壩中主要依靠的是其形成連續的防滲墻結構及依靠防滲墻的剛度來確保防滲效果。深層攪拌水泥土樁防滲墻在施工時特點為:在進行施工時,坑內無支撐,通過在施工中使用機械化設備進行施工,大大加快了工程總體的施工速度,同時深層攪拌水泥土樁防滲墻能夠實現擋土、擋水的雙重功能。深層攪拌水泥土樁防滲支護多應用于軟土地區。
1.2 鋼板樁支護
鋼板樁支護是一種使用時間較長的基坑支護方式,在其施工時通過將鋼板錘擊打入地下形成對于水、土的防護,其形式為懸臂式、坑內支撐、上部拉錯等支護方式,鋼板支護的形式眾多,可以有U型、H型和組合型,形式簡單結構性好,便于操作使用。鋼板支護在施工時所使用的鋼板需一次投入,但是完成施工后可以將鋼板拔出重復使用,在對較深基坑施工時需要對其做好支撐,避免其變形量過大影響施工效果。其適用于軟土、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區施工。
1.3 鉆孔灌注樁
鉆孔灌注樁支護是排樁式施工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支護結構,首先使用鉆機對堤壩進行鉆孔,待到鉆到設計深度后壓入水泥漿使其形成相應的支護結構。此種支護結構的特點是剛度較大、具有較強的抗彎能力,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靜音效果好、無振動和擠土現象發生。在基坑施工時無需進行支撐,方便施工。
1.4 地下連續墻
地下連續墻是在基坑開挖之前,使用專用的挖槽設備在堤壩上開挖深槽,而后使用綁扎好的鋼筋籠放入其中并澆筑混凝土形成的地下土中的硅墻,此種結構形成的墻體厚度較厚,能夠達到600-800mm之間。完成施工后地下連續墻具有整體好、剛度高、防滲效果好等的特點。在施工時做好各接頭處的搭接施工使得其能夠具有較強的防滲作用。此種施工工藝能夠達到良好的防滲效果,不足之處是成本較其他方式高。
2 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工藝及施工要點
2.1 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的施工工藝
在地下連續支護結構的施工中,首先根據項目地的地形設定出連續墻的位置,修建相應的導墻,而后使用專用的挖槽機在地上挖掘出相應長度的溝槽,完成了溝槽的開挖并做好溝槽內的清理工作后,將綁扎完成的鋼筋骨架吊裝至溝槽中安放到位,待到完成對于鋼筋骨架的放置及調整后,使用水下澆筑凝固的方式用導管在溝槽內完成對于水泥混凝土的澆筑,澆筑過程中需要從底部向上澆筑,在這一澆筑的過程中,溝槽內的泥漿逐漸被水泥混凝土所替代,澆筑時要注意澆筑均勻并做好混凝土的攪拌,待到澆筑至設計標高后,即可完成對于本槽段的地下鋼筋硅墻的施工,為做好對于各單元槽之間的連接,需要使用特制的連接接頭將其連接成連續的地下鋼筋墻,這種連續墻在基坑周圍形成一圈封閉的格擋,將土石、滲水等防護在外。
2.2 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要點
2.2.1 導墻的施工要點。在地下連續墻的施工中首先要做好對于導墻的施工,導墻主要起到導向、容蓄泥漿、支撐等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作為測量的基準線,在導墻的施工過程中,其多采用的是C20標號的混凝土,修筑高度以高出地面10cm為宜,從而防止地面水流到開挖好的溝槽內,在導槽的施工中需要按照平整場地-測量定位-槽的開挖-鋼筋的綁扎-模板的搭建-混凝土澆筑-凝固成型等的工藝進行施工,在施工是需要做好各工序的質量把控,確保施工質量。
2.2.2 泥漿護壁的施工。泥漿護壁能夠起到良好的護壁、冷卻潤滑和帶出渣石等的作用,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中所使用的泥漿主要是由粘土、純堿、CMC以及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配制時首先加水到1/3,而后加入適量的CMC同時對其進行攪拌加速CMC的溶解,而后繼續加水攪拌,完成泥漿的制備后需要靜置一天后方可使用。
2.2.3 溝槽的開挖。溝槽的開挖是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中的要點,其占據整個工程工作量的相當一部分,又快又好的完成溝槽的開挖對于提高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溝槽的開挖中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對于溝槽垂直度和形狀的保持,是確保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質量的關鍵。在溝槽開挖時首先要做好對于槽段的劃分,確定每一段溝槽的開挖長度,這一長度一般控制在4-8m之間,在開挖溝槽機械設備的選擇上需要結合施工項目的地質情況來進行選擇。在溝槽開挖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對于溝槽垂直度的控制,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地質情況以及成槽的精度和施工的工期要求選擇合適的溝槽開挖機械設備以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求進行連續的作業,同時需要按照工序進行施工,如因故中斷則需要及時將溝槽開挖設備取出避免因溝槽護壁不穩而造成的坍塌將設備掩埋,在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溝槽開挖的過程中需要確保護壁泥漿的而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當泥漿的高度過低時需要及時補充泥漿。待到單元槽挖掘到設計深度后,要清除槽底的淤泥和沉渣等的雜質,避免水泥混凝土澆筑時影響澆筑質量,在槽底清理時多采用的是壓縮空氣升液法、砂石吸力泵以及潛水泵排泥等的三種方式,這一槽底清理工程需要在槽段完成后反復進行,直至將槽底清理干凈。避免對后續工序造成影響。
2.2.4 水泥混凝土的澆筑。在使用水下水泥混凝土的澆筑時,需要確保澆筑過程持續進行,中途不得中斷,在澆筑前應首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做好材料、鋼筋骨架等的準備及檢查。混凝土澆筑導管距槽段的兩端距離應控制在1.5m的范圍內,兩根導管之間的間距控制在3m內,待到將鋼筋骨架吊裝到位后,檢查沉淀的厚度,并在4h內完成澆筑,澆筑時要控制澆筑的速度,溝槽內的上升的速度要控制在2mm/min內,并確各澆筑點的高程差,待到澆筑到頂時,應使其高出設計標高300mm左右,澆筑時要確保澆筑質量。
3 結束語
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是水利施工的要點也是難點,文章在分析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對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施工中的要點進行了分析闡述。
參考文獻
[1]余志成.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10.
[2]楊光華.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用計算方法及其應用[M].地質出版社,2004,5.
[3]劉建航.基坑工程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