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主要闡述在某復雜的異型鋼結構工程中,利用犀牛Rhinoceros和Autocad軟件完成3D實體建模,利用全站儀等先進儀器,對鋼結構進行空間測量、糾偏、定位、安裝的技術。
關鍵詞:異型鋼結構;3D建模;全站儀;空間測量定位
引言
工程概況:該工程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地上2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19.2米,主體框架剪力墻結構,立面為雙曲面鋁板造型,形如蓮花瓣,見圖1。
1 鋼結構安裝偏差控制的三級原則
首先用主體鋼結構糾正土建偏差,其次用二次鋼結構糾正主體鋼結構偏差,再次用花瓣造型鋁板消化二次鋼結構偏差。主體鋼結構由總包單位施工,已經完成。二次鋼結構(花瓣造型鋁板龍骨)和鋁板面材由幕墻公司施工。本工程結合具體實際,選擇全站儀和經緯儀、水準儀等配合完成二次鋼結構的測量、糾偏、定位、安裝工作。
2 用設計指導生產安裝,通過生產實踐優化設計思路
蓮花瓣造型為雙曲面鋁板,二次鋼結構采用單曲面鋼結構造型,設計階段需借助犀牛Rhinoceros和Autocad軟件完成3D建模。空間定位坐標點(X,Y,Z)的理論值選取也需要在3D模型中選取。通過現場測量、糾偏、修正3D建模。3D建模技術的應用,將復雜的施工現場和復雜的空間結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計算機模擬,修正偏差,調整模型,優化結構,從而滿足建筑設計和現場安裝要求。
3 測量、糾偏、定位、安裝的基本過程
(1)總控制網的復核和花瓣鋼結構施工控制網的建立。復核總包單位提供的軸線、標高、基準點。復核合格后,對軸線、標高進行引測,建立符合花瓣鋼結構安裝要求的施工控制網,圖4為鋼結構基礎軸線和測量基準點,即鋼結構工程坐標0點(X=0,Y=0,Z=0)。空間定位點坐標值(X,Y,Z)均以相對零點為基準點測量。
(2)蓮花瓣3D建模和鋼結構龍骨3D放樣。花瓣龍骨采用單曲面鋼方管拉彎龍骨,由于面材為雙曲面鋁板造型,因此需局部增加調整角鋼來減少雙曲面和單曲面轉換造成的偏差,見附圖2。3D放樣環節是將設計理念變成實際工程的前提條件,通過放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生產做好技術準備。
(3)桁架組焊。3D建模結束后,開始鋼龍骨生產、加工、組焊。根據工程結構特點,便于吊裝和空間定位調整,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花瓣鋼龍骨網架分解成若干小桁架,桁架組焊偏差控制遵循桿件以大面定小面,以長件控短件,嚴控關鍵尺寸,按圖施工的原則。
(4)空間定位點編號,理論坐標值的量取。依據3D模型,統一基準軸線和測量基準點,見圖4,將桁架和空間定位點進行編號,并量取坐標點的理論坐標值(X,Y,Z),做好記錄。空間定位點一定要標識明確,編號有序,基準0點準確無誤。
(5)空間定位點的現場測設。鋼桁架組焊結束后,按照圖3進行定位點標識。與此同步,進行空間定位點的現場測設,測設需遵循以大定小、以長定短、以精定粗、先整體后局部的測設原則,用科學手段減少測設偏差。利用全站儀,找到各空間定位點(X,Y,Z)在施工現場的實際位置,并明確標識,要求標識點明確,標識桿穩固。測量時注意測量的時間,溫度,風力,采取多角度測量,多次測量,折中平衡的原則。
(6)鋼桁架的吊裝、定位、固定。空間定位點現場測設完畢后,進行鋼結構桁架的安裝,合理選擇吊裝設備,將桁架定位點和空間標識點吻合。當理論值和實際值產生偏差時,及時復核,找出偏差原因,進行修正。桁架定位后,要進行整體復測,對軸線,標高,分格最終確認,準確無誤后,固定桁架,然后進行防腐,防火,保溫,封修等后續工序。
4 結束語
異型鋼結構工程,放樣在前,施工在后,現場視覺模型合格后,方可進行批量生產。空間定位是施工的關鍵點,施工過程中重點把握測量、糾偏、定位、復測、固定的施工順序,并充分利用現代測量儀器和3D建模技術,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S].
[2]冷超群.建筑工程測量[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7.
作者簡介:王德國(1978-),男,工程師,2002年畢業于長春理工大學,工學學士,長期從事幕墻設計及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