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腳步的加快,城市電網也緊跟人們發展的步伐,開始了項目的規劃,與此同時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效益流失,盈虧是否平衡等經濟性問題相繼出現,文章主要闡述了針對這些問題該如何去解決。
關鍵詞:電網規劃;經濟性;效益流失
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快速的發展,人們對電力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三年的電網改造期間,電網的投資成本是之前的3到4倍,在電網擴展的同時卻沒有對效益做一個好的規劃,那么,針對這種情況,討論一下如何獲得更高的效益。
1 城市電網規劃項目的經濟性
1.1 城市電網規劃項目的經濟性的概念
如今經濟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城市電網也受到了猛烈地抨擊,已經滿足不了一些企業,以及居民對電網的需求,從而對電網配電系統進行優化,而對于電網的投資費用的來源,一部分則需向銀行貸款,所以在運營過程中除了要注重電力的可靠性,還應該以經濟效益為發展的宗旨,從經濟的視覺深入的開展城市電網規劃的工作。
1.2 城市電網規劃項目的經濟性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技術飛速的發展,電網規劃工作在追求電力可靠性的同時,電網企業不能忽視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的經濟指標,所以要達到效益盈虧的平衡,甚至上浮,我們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售電量、線損率、供電質量、電網自動化技術等。
2 研究方法
城市電網規劃項目的經濟性分析指標,是屬于技術經濟評價領域的,所以分析中我們可以利用技術經濟學的有關理論。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性分析,從目前各城市電網項目的實際情況情況入手,進行分析,查找漏洞,研究出解決措施。
3 目前城市電網項目的經濟性漏洞
3.1 供電網技術落后
我國電力經過長期的發展,雖在不斷的進步,卻也出現了各種問題,比如技術不成熟,科研不先進,跟不上國外的步伐,造成設施大量的損耗,這使得必須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二次投入,這不僅影響了社會效益,對經濟效益也是很大的損失。
3.2 電網站點設置不合理
電源布局與電網布局不合理也會造成電量的流失損耗。城市電網設計覆蓋的范圍相對比較廣泛,現在的情況完全是靠人工選擇變電站的建設位置,并沒有科學的數據作為輔助,導致在電網線路布置以及配電設備的安置問題上往往出現紕漏。網絡不合理,發電站的有功功率安排不合理,使供電半徑擴大,負荷分配不均勻,增加迂回,交錯供電,不能按經濟密度輸送電能,導致10kV網絡線路線損增大,電線使用時間過長,線舊,供大于求,有電,卻送不出去,這些都是電量損耗的原因。
3.3 線損率
線損率是以個企業創建一流電力公司的主要考核指標,也是電力企業的一項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
線損是指供電企業,是以發電廠出線,到居民電表所產生的不明消耗和損失。
而線損率則是線損占整個電量輸出的總比,計算公式如下:
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1-售電量/供電量)*100%
非技術線損也是一大因素,這里面包括用戶竊電、電量不準、違章用電等情況。表1是我國2007年部分省份線損率。
由于網架結構、負荷水平、負荷特性等不同,各地的線損率存在較大差異。從表1中可以看得出來,各省線損率差異很大,青海省份線損率最低,四川省最高。
4 城市電網項目經濟性的新措施
4.1 供電技術落后的措施
(1)將原高損耗變壓器替換為s9系列的高效節能變壓器,將部分的變壓器采用非晶態合金做鐵芯材料的變壓器不僅進一步價格鐵損,還使其具有特殊的導電性能和電磁性,更容易以極少的能耗磁化或消磁,這在變壓器鐵芯中最為明顯,在替換為非晶態合金后可將鐵損降低到70%以上,成熟應用后不僅對節能環保有重大的意義,還可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之前在變壓器的鐵損最少高達180億千瓦時,改造后,一年可節省126億千瓦時,一個裝機240萬千瓦的電廠一年的發電量也不過如此。(2)由于部分水源無法采用水噴霧的滅火的主變壓器,不放采用主變壓器為sf6氣體絕緣的變壓器并推廣利用焊死油箱類結構的,次類變壓器要求做到20年不檢修。節省的一部分成本費用。(3)企業發展與經濟效益的提高離不開科技的輔助,而其中電網自動化技術是重中之重,因此,電網自動化水平直接影響著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提升電網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浪費,我們可以對電網中的點成進行無功補償。我們根據現在的情況,可以利用三種電容器來實現。該補償效果也有不足之處,在三項負荷平衡時可對大負載用戶實現較好效果的補償,但是也會出現補償不足,或者補償過度等可能,所以,我們必須采用物力的方法或者手段來達到補償成功的目的,完成補償平衡性。并結合自動控制技術等相關的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
4.2 電網站點設置不合理的措施
完善的前期準備為城市電網規劃項目提供了完善有效的依據。前期的準備包括每個城市的經濟情況、電能輸出線路的布置、該城市的經濟情況、網點所建立的位置等。我們必須對前期的資料做細致的整理,像是每年發電總量、城市的最大電力負荷等,進而為城市電網項目做最好的規劃,提供有力的依據。
針對電量的流失損耗,我們要合理分配有功功率的負荷率,在整個系統發電量一定的情況下,使系統電量的損耗降到最低,改進電網的結構和參數,將無功電源合理安排利用,把有功功率整個的提上去,組織變壓器的經濟運行,從而使電損量有所降低。
4.3 降低線損率的措施
線損率是電企業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電損率又分為兩部分又分為兩部分,由技術線損率和管理線損率組成;技術線損率是由于技術問題出現的參數,計量損失,而管理線損率則是因為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或是有意無意的損失。為此,我們應當向國外學習先進電網技術,做好電網項目技術的規劃,掌握好電網的輸出長度。
(1)深入的貫徹我國電力公司線損的有關規定。為確保指標任務的完成,要對農村抄表到戶的線損管理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做好受損分級管理、線損指標分解和統計計算。(2)加強計量管理,提高準確性。將電能計量管理規定用到極致,以便各方的經濟效益工作維護到位,電網相關部門做好電網關口電能計量裝置的定期檢驗和技術監督,確保準確計量。堅持線損、電壓季度和月度分析,做好調查研究和定期計算,掌握信息動態。
我們只有做好降低線損的有關工作,才能將線損率降到最低,從而保證電企的效益。
5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力改革的進行,經濟效益越來越受到電網企業的重視,而電網項目的經濟性分析就是電網企業效益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我們發現各種問題與不足時,要及時地研究分析改正問題,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