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電管家”是湖北省電力公司新推出的“輕松購電、智能用電、實時服務”的新型“互聯網+”智能用電模式,它是以互聯網為手段,以智能電表為核心,通過建立電力銷售與用戶雙向互動,提升用戶用電體驗感,讓用電客戶享受電力“互聯網+”增值服務,對防范資金回收風險、提升經營效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分析“智能電管家”當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措施,給出了工作建議。
關鍵詞:智能電管家;電費風險;“互聯網+”時代
1 概述
1.1 問題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隨著智能電網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為了讓廣大用電客戶能體驗到雙向互動式新型用電模式,湖北省電力公司特打造了全新服務品牌——“智能電管家”。智能電管家實現了電力客戶“即購即用”和“網上查詢、網上支付、自主管理”,更加突出了供電人對用電人的服務屬性,用戶可以在網上預交電費,自動停復電等,提升客戶的整體用電體驗。
1.2 “智能電管家”應用情況
鄂州公司遵循“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工作理念,打造抄表自動化、核算智能化、回收費控化流水作業閉環管理模式,大力推廣和發展智能電管家(即遠程費控)業務。截至2016年4月30日,智能電管家用戶達34.55萬戶,占智能電表用戶數量的89.5%,有12個供電所實現智能電管家全覆蓋,占供電所總數的一半,鄂城供電公司實現了所有用戶全覆蓋。智能電管家業務涉及到電力短信通知平臺,用電采集系統、電力營銷業務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對每個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較高,如果系統異常,就會影響到智能電管家業務的正常運轉。
2 鄂州供電公司實施情況
2015年以來,該公司將“智能電管家”作為營銷重點工作,努力做好“智能電管家”推廣宣傳,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 “智能電管家”前期推廣宣傳
廣泛開展智能電管家宣傳,一是組織專班在各集鎮、居民小區、人群集聚地、村委會張貼宣傳海報,逐戶發放宣傳手冊;二是聯系政府相關部門、各村委會人員,從側面進行宣傳引導,讓客戶了解、認識其便利與實惠。
2.2 “智能電管家”電費結算協議的簽訂與實施
電費結算協議,是供需雙方進行供電結算的具有法律效力性文件,對維護供需雙方的正當權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基層單位在與每一位智能電管家客戶簽訂協議時,都將協議內容告知客戶,明確了供用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范了服務行為。
2.3 建立有力保障機制
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機制,細化分工,各負其責,理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供電所成立服務專班,安排專人巡視系統,以臺區管理員為責任人,采用短信平臺和人工服務相結合方式及時提醒欠費客戶、培養客戶新的繳費習慣,全天候的解決客戶用電難題。
2.4 增加多種繳費渠道
目前除了柜臺收費、銀行代收、銀行代扣、便民繳費點繳費等十余種繳費方式外,為配合智能電管家的應用,又開通了支付寶、農商行、供銷聯社代收代扣電費等多種繳費渠道。
3 智能電管家的優越性
極大地促進了抄表的準確性,徹底改變了幾十年來傳統、分散式的抄核收管理模式,解決了以往人為誤差大,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對電費抄表、核算的關鍵環節進行有效監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了優質服務水平
以往供電所每月從抄表到收費需近15天左右的時間,臺區管理人員主要的工作全部放在抄表收費上,智能電管家系統改變了傳統的抄表收費模式,從根本上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能使供電服務人員有更多的時間開展供電優質服務,有更多的時間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維護。
3.2 加快了電費資金歸集,規避了電費風險
開通“智能電管家”后,電力用戶的用電方式變成了購多少用多少,即購即用。這樣既能有利于電費資金的實時歸集,還能避免房屋出租后,租賃雙方因拖欠電費而引起的矛盾,使“歷欠電費”這一名詞成為了過去時。
3.3 提升了營銷精細化管理掌控力度
通過智能電管家進行業務全面監控,實時采集客戶的用電信息,避免了原來的人工抄表收費存在的估抄、漏抄、亂收費,抄核收流程智能化、自動化一目了然。
3.4 給客戶帶來了便利
及時的電費預警短信通知,支付寶、微信、掌上電力APP等多渠道的交費方式,使客戶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的交納電費,并對自已每月的用電情況有了清晰透明的了解。
4 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經過近一年來的推廣,逐步摸索和積累工作經驗,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完善。
4.1 “智能電管家”推廣缺乏政策支持
推廣“智能電管家”,需改變電力用戶原有的“先用電后交錢”的繳費習慣,從目前推廣情況來看,用戶一時難以接受,存在抵觸情緒,但省、市公司均無相關的文件規定,給推進造成了一定困難。
4.2 推廣過程中的缺乏激勵機制
僅僅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無法讓電力用戶體驗到使用“智能電管家”的好處。用戶積極性、參與感不強。建議能開展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激勵電力用戶與電力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4.3 繳費網點建設仍需加強
近年來,農村“村村有收費點”、城市 “十分鐘繳費圈”逐步完善,但老人、農村用戶、留守家庭等特殊群體,對新型的繳費方式知曉度不高、參與度不強。
4.4 技術支撐尚存薄弱環節
預警值設定不合理容易引發停電糾紛。如果預警額度設置太大,短信提醒次數太多;若設置太小,預警后沒有預留充足的時間續存電費,可能造成欠費停電。電費通知短信的相關內容不夠簡潔、明了,容易讓用戶產生歧義,導致對“智能電管家”失去信任,后期解釋很被動。
5 相關建議
一是爭取出臺智能電管家推廣相關文件。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向物價管理部門進行反饋,爭取早日下發智能電管家推廣的指導性文件。在推廣過程中建議優先對新建住宅小區、智能表改造臺區開通遠程費控,并做好智能電管家電費結算協議的簽訂與實施。二是適當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用戶繳費習慣需要長期引導,通過開展“智能電管家”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對開通“智能電管家”的用戶,可開展簽約送日化用品活動、對支付寶用戶開展繳費“滿立減”活動;針對在營業所的基層工作人員,可將其推廣情況與其績效工資掛鉤,調動其積極性。三是有針對性改善農村用戶體驗。對農村“村村有收費點”布點情況進行調整,利用農商行、移動繳費終端、供銷聯社、郵政便民點等網點為農村用戶提供多渠道繳費,通過對其收費情況進行監控,提升服務質量。還可以通過支付寶、掌上電力、網上銀行等互聯網方式、銀行和超市柜臺、供電營業廳柜臺、購買供電公司充值卡等實時到賬的繳費方式續存電費。針對老人、農村用戶、留守家庭等特殊群體,供電服務“網格經理”為其提供專屬服務如有疑問。四是改進功能完善系統支撐。在開通“電管家服務”時,工作人員應根據用戶的用電量水平為測算“預警額度”,待用戶自主審核確定,避免造成糾紛。建議用戶根據現在每月平均用電電費水平,再考慮季節性因素等原因,確定繳費金額,以減少頻繁繳費的麻煩。針對電費通知短信和預警短信要安排專人跟蹤,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對相關短信模版定期進行修正,消除用戶歧義。
6 結束語
鄂州公司全面推進智能電管家應用,既方便了客戶用電,又方便了客戶繳費。實現了居民用電智能化服務,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和金融代扣手段,改變現有的電費回收模式,確保電費按時結零,提高了優質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