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就為電力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通過對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技術特點、維護技術要求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了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建議。
關鍵詞: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
1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技術特點分析
在傳統500千伏變電站運行中,不能實現全程智能控制,而當前應用的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則完全實現了分布化的系統分層、數字化的數據采集、網絡化的信息交互、智能化的設備操作以及自動狀態檢修,完全改變了以往傳統意義上的變電形態。
1.1 信息利用率高
系統能夠對站內不同來源的信息進行處理,形成統一的建模模式,這就實現了變電站內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原來相對獨立、不相干涉、各自發展、分屬不同部門的技術,形成了統一的模式,通過集成控制,使變電站各類信息實現了充分的共享,使信息利用率得到提升。
1.2 消除通信壁壘
系統能夠使不同的通信模式形成統一的標準,對電站內各種類型的設備進行控制,這樣同一設備廠商或不同設備廠商生產的智能化設備就形成了串聯,能夠在協調中得到操作,相互之間能夠兼容,大大消除了以往不暢通的通信壁壘,提高了供電效率和穩定性。
1.3 有效解決鐵磁諧振問題
當前技術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技術能力,能夠通過電子式互感器完成一系列操作,通過對傳統互感器的優勢改良,實現了系統自動控制,有效解決了CT飽和、過載、開路和PT鐵磁諧振等以往無法解決的問題,使供電設備更加穩定的運行。
1.4 避免了二次干擾問題
變電站使用不同的設備,在不同設備之間形成轉換,通過之間的通信和光纜功能,大大避免了二次電纜在環境作用下的抗干擾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防屏蔽難等問題,使設備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1.5 能夠實現快速檢測
變電站內一次和二次電氣設備實現了智能化,除了能夠保證正常運轉外,還能在工作中實現在線監測和狀態檢修等功能,確保電力設備運行穩定可靠,減少了停電導致了設備磨損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要求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是一種全新的運行模式,新型設備得到應用,不同的電氣設備之間形成了聯結,這種全新的運行模式下,就對智能化變電站整體系統運維和管理,得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只有通過嚴格的管理,才能確保系統正常工作。
2.1 運行維護管理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的全新運行模式,對管理和維護上的技術要求更高,對各崗位人員的技術能力也提出了高標準,只有維護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強、檢測手段先進、認真負責、計劃合理才能確保運行穩定,使整個系統通過科學維護與管理,達到運行基本要求,在管理工作中,要有嚴格的計劃,合理的作業流程,保證各崗位流程精確到位,實現設備高效運轉。
2.2 系統和設備穩定性
要想實現設備的穩定運行,就需要確保系統能夠協調和諧,這是保證電力供應正常的關鍵,只有設備各種功能能夠良好發揮,才能有效避免出現死機、鎖死、重發和誤發等問題。
2.3 運行維護人員
在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中,一次和二次系統的關聯度相當高,完全實現了系統的融合協調,只有全面掌握知識,運行知識,才能實現對系統的有效維護,對人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只有運行維護人員具備了寬廣知識面、熟練業務能力,才能保證設備和系統的功能發揮。
3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重點
3.1 二次壓板操作與設置
維護人員要按標準化進行操作,不能隨意更改系統參數,確保務類裝置初始狀態,保持退出狀態和投入狀態壓板遠方控制。設備開關檢修,要把本間隔保護失靈啟動壓板及母差裝置本間隔投入壓板全部退出才可進行。對設備各智能組件置檢修壓板在設備從開關檢修轉為冷備用或保護啟用前需要取出來。不能采用投退智能終端斷路器跳合閘壓板方式進行操作,避免出現死機等現象。
3.2 電子式互感器直流工作電源
電子式互感器對電源的要求較為嚴格,如果沒有直流工作電源,就不能啟動,這就會使站內繼保和測控裝置不能發揮正常作用,對一次設備運行工況相關信息就無法準確判斷,反映不出真實有效的數據,導致了一次設備保護運行無法完成。按標準化工作要求,需要實現雙重化配置,在操作時,需要用2路直流電源分別為電子式互感器進行工作供電,如果出現了1路電源丟失,就會出現所對應元件保護和母差保護信息無法完成采樣,保護裝置則會形成閉鎖狀態。如果直流接地,千萬不可隨意對電源回路拉路檢查,如果不想使用,必須申請停用對應保護裝置,確保設備不出現損壞。
3.3 智能裝置就地布置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內會使用到大量微機和交換機行等設備,通過智能裝置就地布置實現自動控制,但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設備發熱的現象,導致了設備工作的環境惡劣,溫度過高,極大的增加了設備故障率。
4 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建議
4.1 重視運行維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在對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管理中,工作的主要方向是繼保、通信及自動化方面,這幾項內容是高度關聯融合的,維護人員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確保繼保裝置、智能終端、合并單元、GOOSE交換機等問題的有效快速解決,通過大量的專業知識實現對運行中出現問題的正確判斷,對較難處理的問題,要有一個初步原因分析,充分考慮到處理不當的后果。只有全面建立一支具備新思維、新觀念、新技術的隊伍,還要同時具備對繼保、通信以及自動化等綜合專業知識,才能有效應對故障處理,不能完全依靠廠家指導與技術服務,對培育自己的隊伍是相當不利的,如果出現了問題,就不能及時有效解決,影響了整體供電質量。
4.2 明確各專業分工分界面
由于技術上的高度融合,使技術分界點不清晰,對一些專業的精度要求則會降低。間隔層GOOSE交換機是設備的主要部分,功能上能夠完全保證對電纜的聯絡,確保各線路達到暢通標準,對這部分的維護要劃清職責與界限,能歸口的就盡量進行歸口管理。進行系統維護過程中,還涉及到設計、驗收與運行各環節,只有各環節相互配合、有效劃界,才能實現整體系統的運行穩定。
4.3 完善智能化變電站監控系統功能
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較為特殊,當前還沒有實現統一的標準化格式,監控系統功能存在不兼容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后臺廠家出廠時,設置監控畫面標準的不規范,相互之間還達不到統一標準。對系統檢測中需要實現信息及時上報,但在上報中,卻不能形成統一格式與標準,導致信息混亂現象。這就需要制定統一的標準及規范,全面提高運行維護的效率,確保設備運行穩定。
4.4 加強網絡交換機等設備運維管理
光纖的發展與推廣,已經成為智能化變電站各種屏柜之間連接的重要方式,設備交換機端口數量和光纖連接隨意性存在矛盾,在初始狀態下,每個端口連接光纖定位后,則會對今后的正常維護產生影響,帶來操作上的不利。這就要求施工方事前要定位端口光纖,在設計時進行標明,施工時,避免粉塵雜物進入光纖設備接口。
4.5 加強智能化變電站資料管理
相關電子資料要專人管理,保證完整性,需要定期進行備份,沒有特殊情況,不能挪做它用,確保資料不受病毒或惡意代碼侵襲。系統升級時,要嚴格程序,保證設備安全運行。
5 結束語
智能化變電站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關鍵環節,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在運行中暴露出許多問題,只有不斷總結探索,才能解決問題,確保日常運行維護管理的成效,實現智能化變電站安全、穩定、可靠、經濟運行。
參考文獻
[1]黃滿華.變電站土建設計要點[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
[2]陳正林.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內容和特點[J].才智,2009.
[3]鄭澤鴻.變電站幾個應注意的問題[J].廣東輸電與變電技術,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