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發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項內容就是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若在這兩項環節中出現問題,則會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是新時期建筑工程質量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文章詳細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的現狀,進而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提高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水平。
關健詞:建筑工程;政府監督;管理
1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現狀
1.1 建筑行業缺乏規范的秩序
建筑行業混亂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規范完善的建筑施工工程質量法律、法規及專業的建筑行業執法隊伍、統一的行業執法機構等管理制度,主要表現在:目前我國建筑業的經營方式主要以承發包方式為主,建設工程類型繁多,生產經營業務不穩定,連續性差,變化因素多,機構人員變動大,企業難于實現有節奏的均衡的施工。建設單位內部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及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部分建設單位甚至違反國家規定的建設基本程序,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及國家現行驗收規范進行驗收,項目負責人和現場負責人隨意更換現象經常發生;建筑企業為了中標,通過降低施工造價來達到承接工程的目的。在施工過程為了減少工作量,將施工總承包工程分包給其他施工單位,由于施工條件不固定,不穩定,所以人員變動大,不同工程,不同時間,對不同工種的配合比例很不容易協調,再加上施工企業內部缺乏真正意義上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等諸多因素,這就造成了建筑企業內部管理混亂。
1.2 質量監督形式過于單一
質量管理是企業為了能夠以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進行設計、生產、服務,以生產出為社會和個人滿意的產品所進行的計劃、組織、監督、控制、協調等一系列活動和手段,是制定和實施質量方針的全部管理職能。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質量監督是我國目前在質量監督與技術管理中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出現有些企業忽視內部自檢,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質量體系。甚至將在建設工程中負責質量管理的責任方當成監督機構,這樣一來就混亂了建設方直接負責工程質量的規定與標準。此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單一化導致難于監督與控制各個參與方的行為,嚴重影響到了建設工程的質量。
1.3 工程防滲漏施工中的技術管理問題
建筑工程滲漏產生的原因很多,總體歸納起來主要有設計、施工、構造、材料、監管不利等因素。由于施工過程存在:(1)在應力作用下結構存在裂縫;(2)采用的技術措施不夠;(3)施工存在質量及技術水平問題;(4)防水材料的因素;(5)缺乏有效監督,所以地下防水工程,屋面、衛生間及廚房防水工程滲漏現象較為普遍。再有施工企業對已經施工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不加以科學養護。特別是住宅工程的衛生間驗收后,在進行裝修安裝衛生潔具后不進行二次防水施工。所以,在工程防滲漏施工中,施工質量經常達不到國家驗收標準要求。
1.4 施工材料及工程質量問題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材料物資是施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構成工程產品的物質實體,其質量是工程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由于有關責任主體對施工材料進場把關不嚴,不重視,特別是部分施工企業未建立施工材料進出場驗收交接制度,這就導致許多不合格的材料混入施工現場,嚴重威脅到了工程質量。
2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策略
2.1 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監督技術權威
建筑工程各相關人員應該強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分階段、分層次地去做好培訓工作,讓監管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相關規范標準及操作規程。加強培訓,提高監督水平,不僅要面向監管人員,還要對一線操作人員進行培訓,采取專題培訓與定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將培訓與現場檢查相關項目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工程建設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管理及責任意識和自覺性,明確其相關責任,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有效提高管理人員水平,切實把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增強技術監督管理工作的權威性。
2.2 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完善質量監督制度
工程質量安全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工程技術標準,工程領域內的技術標準必須嚴格貫徹執行。必須加強對建設各方對工程建設中相關的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培訓,增強有關人員掌握標準的能力。若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必須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應當不斷健全建設工程各方工程質量技術保證體系,將其作為質量管理工作的重心,監督施工單位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下,使質量管理工作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及制度化。
以保證“優質工程”為目標,不斷努力提高質量監督管理水平,科學合理地把握工作中的相關規律,針對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工程質量水平的持續提高。
2.3 強化建筑材料進場質量監督方式
材料物資是施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構成工程產品的物質實體,其質量是工程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因此,加強材料物資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創造正常施工條件、實現投資與進度控制的前提。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構配件等應進行現場驗收,并按規范規定進行復驗。
2.4 創新技術監管手段,改善質量監督方式
利用高科技儀器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督的效率。加快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保證能及時有效地提供真實、科學有用的信息服務。逐步健全及完善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搭建信息平臺,建立信息反饋機制。
依靠先進的技術,及時發現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針對現階段建筑工程質量的技術問題和薄弱環節,組織相關科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確保有所突破及前進。
利用科學提高檢測技術手段,確保工程質量檢測數據的科學性、真實性、可靠性。工程質量竣工驗收是靠工程施工全過程驗收資料和見證取樣、實體檢測報告記錄為依據的,這就說明了檢測機構所出據的檢測報告是認定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強化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嚴格根據國家現行相關規范標準進行工程質量檢測行為,杜絕弄虛作假等不良行為的發生,所以說工程質量檢測是一個很重要環節,應該將檢測機構納入建設工程參建責任主體之一。
重視工程檔案資料收集及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檔案管理體系。充分認識建筑工程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應該將建筑工程檔案工作納入日常的監管工作中一起落實。
3 結束語
總體而言,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就是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也就是說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重心。建筑工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都需要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與技術管理控制體系,督促相關人員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及國家現行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作業,發揮用戶監督的積極作用,從而有效提高監督管理水平,并且同時多開展有序的專題與系列講座,培養更多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質量安全觀念,增強他們的質量安全意識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判斷能力,在施工作業時嚴格遵守國家強制性標準及國家現行相關規范,保證工作的科學合理,進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鴻鈞.淺析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技術管理[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5(12):204-205.
[2]李少霏.淺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技術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3(19):143-144.
[3]平啟云.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技術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3,1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