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鐵路工程建設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征拆難度大、工期緊、施工斷點多等實際困難條件下,傳統鐵路架橋機和鋪軌機的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文章通過對公鐵兩用DJ180架橋機實施技改,經過鋼結構、電氣等局部技術改造,把單一的架梁功能拓寬為鐵路架梁和鋪軌并行,既保留了設備運輸轉場便捷的優勢,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架橋機;改造;鋪軌;架梁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DJ180架橋機屬單臂簡支型單導梁架橋機,能實現全幅機械橫移梁片,達到一次落梁到位,在同行業中,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運輸組裝方便、性能優良、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跟傳統軌行式鐵路架橋機相比,該機型具有轉場方便、架設雙線T梁不需人工移梁等優點,但是也明顯存在步履式架橋機過孔及鋪軌效率較低,不適合單線長大線路施工的缺點。
邯黃鐵路是一條新的東西大動脈,西南端與京廣、邯濟鐵路相連,并預留和邢鐵路接入條件,東北端引入黃驊港港區,修建聯絡線與既有石德鐵路相連通。邯黃鐵路三標段鋪架工程,施工區間為棗強站(不含)至渤海東站,管段架梁任務1339孔,其中特大橋14座、大橋12座、中橋22座,鋪軌任務正線215km,站線74km,初始施工組織設計為火車運輸,鐵路架橋機架梁,鐵路鋪軌機鋪軌。由于線下單位征拆影響造成施工進度緩慢,斷點較多,無法形成鐵路架橋機和鋪軌機連續施工作業,更由于邯黃鐵路為新建單線鐵路,與既有鐵路接入點較少,鐵路架橋機和鋪軌機轉場作業也無法實施。滄州地區現場較多溝渠河道,如果采用路基段人工鋪軌、橋梁采用架橋機架設,無法滿足節點工期要求。為緩解施工壓力,施工單位立項改造自有公鐵兩用型DJ180架橋機以及架橋機配套的運梁車,使其具備邊鋪軌邊架梁以及收軌的能力。
1.2 DJ180架橋機、運梁車簡介及架梁工藝流程
1.2.1 架橋機簡介
DJ180架橋機用于架設公路、鐵路32m及以下跨度的橋梁,可鋪設25m鐵路軌排,最大額定起重能力180t。DJ180架橋機主機部分包括:主梁、曲梁及橫移機構、0#柱、1#柱、2#柱、3#柱、吊梁行車、橫移軌道、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組成。(圖1、表1)
1.2.2 運梁車簡介
YT180運梁車是DJ180型公鐵兩用架橋機配套運梁設備,整機由前運梁車和后運梁車組成。采用直流電動機、減速機構驅動,其中后運梁車設有兩根動軸,前運梁車設有一根動軸,前運梁車和后運梁車可分動、聯動。配備電控操作系統,重載采用集中操作,空載可單獨操作。設備體積小、重量輕,采用普通半掛平板車即可汽運到位,解體運輸方便,使用成本低。(表2)
1.2.3 DJ180架橋機架梁鋪軌工藝流程
(1)架橋機過孔
a.前跨T梁架設完畢后,整機狀態。(圖2)
b.收0#、3#柱體、穿銷軸,以1#、2#柱為支點,吊梁行車帶動機臂及0#、3#柱前移13.8m。(圖3)
c.支3#柱,收2#柱與2#柱走行軌離地,1#、3#柱為支點,2#吊梁行車帶2#柱體前行19m。(圖4)
d.收3#柱,支2#柱,1#、2#柱為支點,用1#吊梁行車,2#吊梁行車驅動機臂前行18.7m。(圖5)
f.支3#柱體承力穿銷軸,以0#、1#、3#柱為支點,收2#柱與2#柱走行軌,2#吊重行車帶2#柱體與走行軌前行13.7m。(圖6)
g.收1#柱柱體與1#柱走行軌,0#、2#、3#為支點,1#吊重行車帶1#柱與走行軌前行32.7米。(圖7)
h.將曲梁與機臂銷接,解除行車與機臂銷接,行車后退至吊梁位,架橋機橫移試驗,過孔完畢。(圖8)
(2)架橋機架梁
a.運梁臺車將梁片運至2#柱后側。(圖9)
b.1#吊梁行車與后運梁臺車同步前進到2#吊梁行車吊梁位,捆梁、吊梁。(圖10)
c.1#、2#吊梁行車同時前行至落梁位置,落梁,移梁,穩梁。(圖11)
d.吊梁行車落鉤摘繩、后退。
e.重復以上(2)-(3)步驟,架設第二片梁。
f.焊梁。
g.架梁完畢。
(3)橋面鋪軌
同架梁工藝,不同的是吊裝物為軌排。
2 技術改造
2.1 連續鋪軌設想
由于架橋機原設計行進方式為步履式,操作循環周期時間較長,要想實現連續鋪軌作業,必須改變成軌行式行進。即:在架橋機1#柱、2#柱底部增加輪軌驅動裝置,調整兩柱體間距,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機體內部存儲軌排;(2)滿足前段吊放軌排互不干涉;(3)整機縱向穩定性。經研究,確定了以下設想圖(圖12)。
2.2 改造技術要點
2.2.1 架橋機鋼結構改造
在主梁最前端增加等截面主梁7m加長節1根,架橋機總長度由54m增加至61m(不含尾部托架)。
從零號柱3位置計算,在機臂2上距零號柱32m、47m處各增加一個曲梁銷接孔及定位銷套,滿足存儲軌排和吊放軌排對整機長度的要求。
鋪軌時拆除DJ180型架橋機一號柱、二號柱的橫移軌道,架梁時恢復。
2.2.2 運梁車結構改裝
增加一套同型號運梁車,摘除運梁車頂面轉盤,進行加寬處理,改裝為支撐柱體的前臺車和后臺車;改裝后前臺車車身長4.4m、寬2.1m;改裝后后臺車長身4.4m、車寬2.6m;在前臺車橫向兩端下側對稱安裝兩臺螺旋千斤頂鎬。(圖13)
將改裝后的前臺車安裝在1#柱下端,使1#柱下端的1#走行梁與前臺車的前車橫梁通過高強度螺栓固定連接(見圖14);后臺車安裝在2#柱下端,使2#柱下端的2#走行梁與后臺車的后車橫梁通過螺栓固定連接(見圖15)。
2.2.3 鋪架機電氣改造
前臺車和后臺車的電控柜安裝二號柱托架上,該電控柜電源與架橋機電源連通,更換架橋機尾部托架內PLC程控器為雙PLC控制器。前、后臺車的行進主電路和控制電路分別有原1#柱、2#柱橫移電機的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改造而來,由1臺PLC控制器保證行進同步。(圖16)
3 改造后架梁
3.1 架橋機穩定性計算
(1)改造前懸臂工況(圖17)
q-機臂均布荷載 1t/m
P1-0#柱重量 P1=2.75t
P2-1#柱曲梁重 P2=17.9t
P4-2#柱、曲梁及橫移軌道重 P4=25.8t
P3-吊梁小車 P3=8.9t
P5-3#柱重量 P5=5.65t
P6-發電機組及托架重量 P6=3.2t
傾覆力矩
M傾=P1*33.2+q*34.22/2=2.75*33.2+1*34.22/2=676.2t.m
平衡力矩:當RB=0時
M平=q*19.82/2+P4*16.9+P3*16.9+P5*19.4+P6*22.5
=1*19.82/2+25.8*16.9+8.9*16.9+5.65*19.4+3.2*22.5=964t.m
穩定系數:n=M平/M傾=964/676.2=1.43>1.3
(2)改造后懸臂工況
增加7m加長節后,全長變為61m,相當于懸臂過孔時P4與P5間距離增加為9.5m。
q-機臂均布荷載 1t/m
P1-0#柱重量 P1=2.75t
P2-1#柱曲梁重 P2=17.9t
P4-2#柱、曲梁及橫移軌道重 P3=25.8t
P3-吊梁小車 P4=8.9t
P5-3#柱重量 P5=5.65t
P6-發電機組及托架重量 P6=3.2t
傾覆力矩:M傾=P1*33.2+q*34.22/2=2.75*33.2+1*34.22/2=676.2t.m
平衡力矩:當RB=0時
M平=q*26.82/2+P4*16.9+P3*16.9+P5*26.4+P6*29.5=1*26.82/2+25.8*16.9+8.9*16.9+5.65*26.4+3.2*29.5=1189t.m
穩定系數:n=M平/M傾=1189/676.2=1.76>1.43。
(3)由改造后懸臂工況縱向穩定性較改造前為向好趨勢,故可推算出柱體移動位置時,穩定性亦為向好趨勢。
(4)其他工況時,主要考慮支點支反力,因增加的7m加長節總質量為7t占比較小,支反力計算在此略去。
3.2 改造后架梁鋪軌工藝流程
(1)過孔
a.前跨T梁架設完畢后,整機狀態。
b.收0#、3#柱體、穿銷軸,以1#、2#柱為支點,吊梁行車帶動機臂及0#、3#柱前移13.8m。
c.支3#柱,收2#柱與2#柱走行軌離地,1#、3#柱為支點,2#吊梁行車帶2#柱體前行19m。
d.收3#柱,支2#柱,1#、2#柱為支點,用1#吊梁行車,2#吊梁行車驅動機臂前行11.7m。
e.支3#柱體承力穿銷軸,以0#、1#、3#柱為支點,收2#柱與2#柱走行軌,2#吊重行車帶2#柱體與走行軌前行13.7m。
f.收1#柱柱體與1#柱走行軌,0#、2#、3#為支點,1#吊重行車帶1#柱與走行軌前行32.7米。
g.收3#柱,支2#柱,1#、2#柱為支點,用1#吊梁行車,2#吊梁行車驅動機臂前行7m。(圖18)
h.將曲梁與機臂銷接,解除行車與機臂銷接,行車后退至吊梁位,架橋機橫移試驗,過孔完畢。
(2)架梁和橋面鋪軌同改造前,不再贅述。
(3)架梁操作要點
a.機組操作人員應熟悉掌握設備各按鈕功能,經培訓持證上崗。
b.機組操作人員應熟悉倒裝龍門架倒裝梁片、運梁車運梁、架橋機過孔、架梁及橋間轉移的步驟與操作要點。
c.架梁狀態曲梁與機臂銷接,過孔狀態曲梁與吊梁小車銷接,且應先插好下一工序的銷軸才能拔掉上一工序作業的銷軸。
d.過孔時各柱體位置應派專人操作與監護,支墊應平實可靠,1#、2#柱伸縮時應保持兩側平衡,均勻升降。
e.架梁、過孔工況保證機臂水平,嚴禁機臂傾斜作業。1#、2#柱橫移軌道分別水平,三根軌道要平行。1#、2#柱橫移軌道墊墩或硬雜木必須支墊在梁梗及橋臺的胸墻處,嚴禁支墊在擋砟墻上。
f.操作過程中發現異常時應首先按下急停開關。急停開關位于0#柱、1#柱及操作臺處。
g.要有專人監視吊梁小車絞車鋼絲繩的盤繞情況,如有不規則排繩必須重新盤繞,無誤后方可起吊梁片。
h.吊梁小車起吊梁片時,吊梁扁擔要隨時調平。嚴禁扁擔體傾斜吊梁。
i.運梁車嚴禁非緊急情況下緊急制動,要緩慢起動,減速后制動。運梁車運梁接近架橋機時應減速慢行,2#柱后面應安放固定止輪器。
j.倒裝龍門架支墊要平實可靠,起吊梁片時起重梁要隨時調平,嚴禁傾斜吊梁。
嚴格執行《鐵路架橋機架梁規程》中的要求。
3.3 架梁與鋪軌模式轉換
(1)架橋機架梁完成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1#、2#柱位置。0#柱與1#柱距離32m,1#柱與#號柱距離15m,穿好曲梁與行車銷軸。拆除1#柱走行電機減速機,將泵站移至柱體外側。
(2)將運梁車開到架橋機尾部,將前運梁車吊至1#柱后面。支撐零號柱、2#柱,收縮1#柱拆除橫移軌道。行車驅動1#柱落在前運梁車上按圖紙要求連接托架與1#柱。移動到位穿好曲梁與機臂銷軸,支撐好1#柱。
(3)收縮2#柱拆除橫移軌道。行車驅動2#柱落在后運梁車上按圖紙要求連接托架與2#柱。移動到位穿好曲梁與機臂銷軸,支撐好2#柱。將運梁車配電柜安裝在2#柱托架上。
(4)將架橋機發電機組的電源連接到運梁車配電柜上。
(5)將吊軌排掛鉤安裝到吊梁扁擔上。轉換工作完成。
4 改造后鋪軌
4.1 鋪軌機穩定性計算
(1)懸臂工況(圖19)
q-機臂均布荷載 q=1t/m
P1-0#柱重量 P1=2.75t
P2-1#柱曲梁重 P2=17.9t
P4-2#柱曲梁重及臺車重 P4=25.8t
P3-吊梁小車 P3=4.45t
P5-3#柱重量 P5=5.65t
P6-發電機組及托架重量 P6=3.2t
傾覆力矩:M傾=P1*32+q*332/2=2.75*32+1*332/2=632.5t.m,
平衡力矩:
當RB=0時,M平=q*282/2+P4*15+P3*15+P5*27.6+P6*32.1=1*282/2+25.8*15+4.45*15+5.65*27.6+3.2*32.1=1104.41t.m。
穩定系數:n=M平/M傾=1104.41/632.5=1.8>1.3。
結論:通過理論數值計算,DJ180架橋機改造為鋪軌機是安全可行的。
(2)鋪軌工況:鋪軌作業時,前端0#柱為支立狀態,屬于靜定結構,支反力計算在此略去。
4.2 鋪軌作業流程
(1)過孔
a.將前行車后退至1#柱位置處,后行車退至2#柱位置。
b.摘除1#柱下側兩臺鑼旋鎬。
c.拔出0#柱銷軸,起升150mm;收起3#柱(距離底面100mm)。
d.撤掉1#、2#柱走行系統鐵鞋。
e.架橋機前行23m;支立0#、3#柱;安放鐵鞋。
(2)鋪軌
a.運軌車將軌排一次將4組軌排喂進3#柱。
b.前后行車將軌排起吊前進;放置在1#、2#柱上,摘繩;運軌車退回鋪軌基地,進行下一次運輸。
c.前后行車將最上側軌排起吊,前行22米下落開始軌排連接。
d.鋪設完畢后,進行過孔作業。
4.3 鋪軌與架梁模式逆向轉換
(1)鋪架機鋪軌完成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1、2號柱位置,穿好曲梁與行車銷軸,將吊軌排掛鉤從吊梁扁擔上拆除。
(2)拆除運梁車配電柜,恢復運梁車獨立供電,與架橋機1#柱、2#柱分離,將運梁車開出架橋機尾部,取回1#柱、2#柱橫移軌道。
(3)支撐0#柱、2#柱,收縮1#柱安裝橫移軌道,電源恢復連接到橫移電機上,恢復泵站及液壓系統,支撐好1號柱。
(4)支撐3#柱、1#柱,收縮2#柱安裝橫移軌道,電源恢復連接到橫移電機上,恢復泵站及液壓系統,支撐好2#柱。
(5)橋頭對位,調整1#柱高度。轉換工作完成。
4.4 鋪軌操作要點
(1)鋪軌機2#柱處能橫移,橫移量為350mm。鋪設曲線軌時,吊梁行車將軌排吊運至落軌排位后在2#柱處橫移機臂使軌排到位。鋪設小曲線半徑軌排時如橫移不到位可人工用撬棍將軌排撥到位。鋪軌作業時任何時候嚴禁橫移1#柱。
(2)鋪軌作業架橋機過孔時,需安排專人盯控前后臺車是否異常,走行速度應控制在1km/h之內。
(3)鋪軌作業時,摘除1#柱加長節;平坡狀態下0#柱插第9個孔,1#柱插第4個孔,2#柱插第3個孔。整機高度為7.7m,凈空為3.5m(大臂底面至橫梁頂面)。
(4)此鋪軌機是分車體輪軌式簡易鋪軌機,底盤自重輕。鋪軌時需支撐0#柱,0#柱的支墊必須墊平墊穩。鋪軌作業時0#柱,下側枕木支墊采用450mm*20mm*20mm硬雜木。支墊完畢后用水平尺,觀測0#柱支立情況,左右高差≤15mm,垂直度≤5‰(垂直檢測方法:在0#柱側面劃中心線,各安裝1鉛垂檢測柱體垂直度)。
(5)機臂調平的標準:作業機臂高差范圍:0#柱處與1#柱處機臂高差范圍-50~+150mm既0#柱可比1#柱低50mm或高150mm之間。3#柱與1#柱處機臂高差范圍0~+100mm既3#柱可比1#柱高0~100mm之間。架梁作業機臂高差范圍:1#柱處與2#柱處機臂高差范圍±100mm既1#柱比2#柱高100mm或低100mm之間。
(6)鋪軌作業時,鋪軌機走行系統;必須用鐵鞋“對穿”方式緊固,以免防止溜車。
5 區間轉移
(1)運梁車及轉運托架用吊梁小車吊至圖示位置。
(2)銷接吊梁小車與曲梁,拔去曲梁與機臂連接銷。
(3)2#柱按架梁位置不動,按圖20調整1#柱、2#柱及前后運梁車位置,將零號柱折起。
(4)收1#、2#、3#柱將機臂落在轉運托架上,并使柱體離地。將運梁車與機臂用倒鏈鋼絲繩捆綁牢固。
(5)運梁車馱運架橋機至下一工地,按相反順序調整架橋機為架梁狀態。
6 經濟效益分析
(1)未改裝前架橋機鋪軌方案,鋪軌效率150m/d,過孔1次需要1h,每次鋪設25m,鋪軌單價接近20萬元/km,基本不可行。
(2)架橋機改裝為鋪軌機以后,鋪軌效率由原來的150m/d提高到1000m/d,每組軌排鋪設平均0.5h(包括過孔),鋪軌單價6萬元/km,架梁影響微乎其微。
(3)人工鋪軌方案:相同數量人工鋪軌效率200m/d,鋪軌單價11.5萬元/km。
綜上所述:此改造施工技術的實施,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可降低施工成本,并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作者簡介:陳永剛(1974,10-),男,籍貫:河北省武邑縣,現職稱:高級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