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污染的加劇,人們開始關注自己周邊的生活環境,而污染源廢氣就成為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對于污染源的監測而言,特別是對廢氣污染源的監測,一直都是環境監測中不可忽略的一項。其中,針對污染源廢氣監測的采樣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文章針對污染源廢氣采樣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提升其整體的質量。
關鍵詞:污染源;廢氣;采樣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污染源廢氣日益嚴重,再加上其毒性偏大,污染區域較為廣泛,因此對人類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現階段應該關注怎樣做好污染源廢氣擴散的有效控制,從而減少對人類的危害,這就需要做好相對應的分析與監測,從而找到對應的措施來控制污染。
1 污染源廢氣采樣的現場調查與準備
在污染源廢氣監測之中,因為其本身毒性偏大,而且不容易掌握,所以,在前期的監測準備工作當中,首先需要對廢氣污染源的產生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中包含了生產工藝、原材料、產量、排放參數、可能產生的污染物、廢氣排放量以及后續的處理方法、凈化處理、處理效率等都需要合理的掌握,從而選擇相匹配的采樣方法。另外,還應該檢查采樣儀器運行、運輸條件以及應急電源等方面,同時,對于廢氣的易燃易爆以及廢氣之中含有的有害物質,都應該采取措施,注意采樣的安全性,這樣才可以做到防火、防毒、防爆等[1]。
2 污染源廢氣采樣方法的選取
污染源廢氣的采樣一般包含了直接與富集兩種采樣方法,可以按照監測的要求與目的、污染物的使用分析法以及污染物的理化性質來針對性的選擇采樣方法。一旦廢氣之中被測的物質濃度偏高,或者是所使用的分析法本身存在較高的靈敏度,尤其是當廢氣污染事故出現之后,一般都會選擇直接采樣的方法,這樣可以快速的分析其結果,為后續的污染處理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如果空氣之中所測物質濃度偏低,并且使用的分析法無法做到含量的直接測試,就可以選擇富集的方式來進行樣品的采樣處理,這一個方法因為耗時較長,不過可以得到富集采樣時間之內的平均濃度,這樣可以將污染真實情況反映出來。
2.1 注射器采樣法
本方法屬于直接采樣的一種,主要適用于有機氣體的采樣處理。在進行采樣的時候,需要先抽洗2~3次現場空氣,然后再進行取樣,同時對樣口做好封閉。這一種方法的使用無法保持樣品較長的時間,最好能夠當天帶回進行實驗。
2.2 溶液吸收法
本方法屬于富集采樣法,主要是通過吸收液對空氣當中以氣態存在,但是濃度較低的氣體進行采集。當通過吸收液之后,目標物質因為化學反應或者是物理的溶解,就會被吸入,然后富集。選取吸收液需要考慮到選擇的分析法和被測物質的理化性質,最理想的是理化性質相對穩定,才采樣的過程之中不會出現任何的變化,并且長時間的采樣也不會有揮發損失的出現,同時,還應該做好選擇性的吸收,這樣就可以做到被測物質的迅速溶解,確保其化學反應。目前,吸收液之中存在顯色劑,采樣量不同,其顏色也會有所差異,也可以對采樣時間進行控制,這樣才可以確保顯色強度能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2]。
2.3 固體吸附法
本方法類似于溶液吸收法。但是固體吸附劑是富集被測氣體的介質,主要包含交了纖維狀、顆粒狀以及篩孔狀濾料。在日常的采樣監測當中,因為活性炭本身的易解吸和良好的吸附能力,也被多余常規的吸附之中。
2.4 低溫冷凝濃縮
本方法主要是針對部分沸點較低的氣態物質采樣處理。在常溫之下,很難完全將固體吸附劑吸收,可以選擇制冷劑將其冷凝下來,這樣會獲取更好的濃縮效果。一般來說,包含干冰-乙醇、冰-鹽水等制冷劑。
3 污染源廢氣采樣實施注意事項
在污染源廢氣的采樣之中,應該注意到采樣點的布設、采樣器的放置以及對采樣系統的注意事項這幾個方面。
3.1 布設采樣點
針對污染源廢氣應該選擇一個氣流相對平穩的點位,并且采樣點的氣體還可以完全排放到空氣中,也可以進行安全性的操作。采樣點的選擇,應該避免粉塵較多或者是漏風的區域。在采集顆粒狀樣品的時候,應該選擇等速采樣的方式,也就是顆粒物在進入到采樣嘴當中的速度同氣流的速度是相互對等的,這樣可以滿足監測結果準確性的要求,無論是監測結果過大還是過小,都會造成結果誤差。
如果采樣的實際速度高于管道內部的實際空氣流速,邊緣之外的氣流就會進入到采樣嘴之中,導致粉塵進入其內部,使得樣品的采集濃度要比采樣實際濃度低。但是,如果采樣的速度比管道內氣體的實際流速小,那么所得到的結果就會相反,也就是樣品的濃度要比實際的濃度高。所以,在才起顆粒物樣品的時候,就必須確保等速的采樣處理。
3.2 放置采樣器
如果選擇兩臺采樣器進行平行的采集,兩者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短距離,否則就會對測定的結果造成影響。主要是因為兩臺采樣器靠的過于太近,就會出現電機或者是氣泵的磨損,使得碳粒等污染物增加,提高測定的結果。此外,如果兩臺采樣器距離過于太近,還會增加相互的氣流,影響到采樣的準確性[3]。
3.3 采樣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采樣系統包含了采樣儀器以及監測方法,也就是采樣加熱管、流量控制系統以及連接管等。加熱管是滿足氣體不會出現冷凝的情況,其溫度會受到被測氣體冷卻點以及氣體的濃度影響,不同的氣體采樣,所設定的加熱溫度也會有所區別,比如在氧化硫的采集之中,就應該將溫度控制在120℃,氮氧化物的采集,就應該將溫度控制在140℃。此外,采集管的材料也需要格外的關注,一般會選擇硬硅膠或者是聚四氟乙烯材質,因為這兩種材質本身的穩定性較好,不會同被測的氣體發生相互的化學反應,這樣才可以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在采集污染源氣體的時候,首先需要進行氣密性的實驗,確保采樣系統的氣密性,才不會對測定的結果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在采樣系統連接之后,負壓表讀數是6至7千帕,在半分鐘之內,其壓力會下降1.5千帕,這樣就表示裝置本身擁有良好的氣密性。另外,在采樣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做好采樣流量以及壓力的密切關注,并且通過實際的變化來做好相對應的調整與記錄。等待采樣結束后,不能直接關閉采樣泵,尤其是存在較大負壓的煙道,因為強大的負壓會導致采樣管當中的顆粒物重新進入到煙道之中,破壞樣品本身。如果內外部的溫差較大,應該將采樣泵關閉,這樣會到冷凝水流入濾筒之中,影響到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所以,等待采樣結束之后,首先要倒置采樣管,將泵的放倒吸功能開啟,這樣就能滿足結果的準確性。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污染源廢氣進行監測采樣是一個相對復雜、繁瑣的過程,采集樣品的準確性會對最終的測定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樣品的采樣之中,就應該從準備階段開始,直至采樣的實施,做好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測定數據的完整性與真實性,這樣才可以不斷的提高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在今后,針對污染源廢氣的監測問題還會存在,只有找準方向,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相應的解決,才能夠滿足環境監測的要求,為大眾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鄭雪松.環境污染源廢氣的監測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4):164.
[2]黎斌.小議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中的有關問題[J].低碳世界,2016(3):11-12.
[3]黃曉亮.污染源廢氣監測探討[J].綠色科技,2012(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