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樂山地區兒童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的應用前景。方法 通過對樂山市兒童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特點以及實踐情況的介紹,評估實施效果。結果 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的應用基本滿足免疫規劃信息化的要求,全市使用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的接種點為267個,共接種一、二類疫苗794461針次,接種點上網覆蓋率全市為100%。實現免疫接種規范化,接種資料信息化,接種管理現代化,接種數據網絡化[1]。結論 系統的實施有效地解決了現階段樂山市免疫接種的基本問題。提高了免疫接種率,方便查詢和管理;建立免疫規劃公眾服務平臺,方便兒童家長;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實現數據安全儲存和多系統共享;使全市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免疫規劃;預防接種;信息系統
因國家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2]服務器關閉,我市20多萬兒童預防接種個案信息無法實現共享。此后,全市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仍停留在用接種卡(簿)、登記本等傳統手工方式上,不僅工作量大,手續繁雜,且易發生漏種、重種、超期接種等現象;同時兒童異地接種困難,流動兒童[3]接種管理問題突出;接種基礎數據和統計報表邏輯錯誤多,數據可信度、時效性差。計算機系統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一個標志工程,故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規范統一的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4](以下簡稱\"系統\")成為必然。我市于2014年正式啟用自主研發免疫規劃信息平臺。應用體會報道如下。
1 免疫規劃信息系統
1.1系統構架 系統采用B/S經典三層架構 (數據庫服務器、應用程序服務器、瀏覽器),依托樂山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非常便于大范圍的區域性覆蓋使用,避免了傳統C/S架構軟件客戶端安裝及軟件維護的繁瑣并且完全避免了數據零散維護的風險。同時所有的數據由市政府信息中心進行維護,并由二臺服務器備份及云空間備份,建立了安全的數據庫。
1.2硬件要求
1.2.1安裝部署服務器及軟件要求 浪潮NF5280M3兩臺;外型:2U機架式服務器;處理器:4顆E5-2670(2.60GHz/8c)/7.2GT/15ML3;內存:32GB DDR3內存;硬盤:5*300G 10k轉2.5英寸SAS熱插拔硬盤;電源及外設:雙電源,功率≤700W;DVD光驅、導軌;短信貓設備一臺;Windows server 2003/2008;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2008;JDK 6.0;Apache 2.X;Tomcat 6.X。
1.2.2接種點軟硬件要求 個人計算機: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IE8瀏覽器;接種證打印機一臺;條形碼打印機一臺;條形碼掃描槍一支。
1.3系統的功能
1.3.1短信提醒功能 系統同時提供按固定周期發送短信通知的功能和手動即時觸發短信的功能。可靈活運用,及時提醒家長關于兒童的接種流程,下次接種時間及疫苗種類。有效的避免了因家長的疏忽而導致的漏種、重種、超期接種等現象。
1.3.2用戶管理 系統提供四類用戶:系統管理員、市級用戶、縣區用戶及接種點用戶。采用逐級用戶管理的解決方案,即系統管理員可以管理所有用戶,市級用戶可以管理所有縣區用戶,縣區用戶可以管理轄區內所有接種點用戶,接種點用戶沒有用戶管理的權限。
1.3.3疫苗管理 系統針對不同級別的用戶提供不同的疫苗管理功能,系統管理員只有維護數據字典中疫苗字典的權限,市級用戶可以選擇疫苗字典中的疫苗進行市級入庫操作,縣區用戶根據市級用戶疫苗下撥推送情況選擇入庫,接種點用戶根據縣區用戶疫苗下撥推送情況選擇入庫。系統向除系統管理員之外的其他類別用戶提供疫苗的進銷存操作以及詳盡的疫苗管理報表。系統采用OCX插件式文檔控件,直觀明了地以EXCEL方式展示報表,以word方式展示各類公文及報告,大大提升了用戶體。
1.3.4新生兒登記和預防接種 接種點用戶可進行新生兒信息登記。系統使用條形碼掃描槍快速檢索已登記兒童并自動識別當前兒童本次應該接種的疫苗,接種完成后系統結合證卡打印機打印接種記錄到兒童接種證上。對于在接種點服務范圍內居住不滿3個月的外來流動兒童,系統提供臨時接種的功能。臨時接種兒童信息檢索支持全市范圍查找且兒童臨時接種只需錄入兒童姓名等基本信息即可進行疫苗接種。
2 結果
截止2014年5月5日全市使用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的接種點為267個,占100%(包括乙肝首針接種的醫院),共接種一、二類疫苗794461針次,其中一類疫苗60多萬針次。接種點上網覆蓋率全市為100%。全市2005年以后出生的30多萬兒童預防接種個案信全部錄入新的數據庫。使用兒童免疫規劃信息系統量較大的是市中區、犍為縣、峨眉山市、井研縣、夾江縣計505459針次,占63.62%,市中區占18.82%(詳見圖1)。
圖1 2014年1月~2015年4月樂山市各區、縣使用免疫規劃信息接種疫苗針次數
但是仍然有部分區、縣的部分接種點信息平臺使用率不高,其中以金口河區最低。金口河區共9個點使用信息平臺的,共接種14282人次(其中流動針次為459)(見圖2)。
圖2 2014年1月~2015年4月金口河區使用免疫規劃信息平臺各接種點接種針次數
3 應用效果
3.1提高免疫接種率,方便查詢和管理:從新生兒出生登記接種第一針疫苗開始便納入了系統的免疫流程管理范疇 。系統根據新生兒基本信息結合短信功能定期發送短信及時通知家長攜帶兒童進行疫苗接種。每名登記兒童具有唯一的編碼對應綁定條形碼。通過掃描條碼可查詢起接種情況同時完成本次接種。從而使兒童不論在全市哪個接種點都能掃碼接種,實現一地建卡,異地接種的功能。隨著經濟發展,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使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管理難度增加 ,本系統解決了異地接種和漏種的問題,方便對全市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的管理。
3.2建立免疫規劃公眾服務平臺,方便兒童家長:家長可通過樂山市政務網絡平臺登錄系統,根據兒童編碼或者家長聯系電話主動查詢兒童接種檔案。建立疾病控制、預防接種、免疫防病知識宣傳欄目,擴大免疫規劃知識宣傳途徑。及時公布免疫規劃相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政府與群眾互動平臺,及時回答家長關心問題。
3.3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打印式接種簿、接種證(卡)的使用,避免傳統手工方式的的繁雜 ,系統將全市免疫規劃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各級用戶的工作大部分由系統自動運算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地減少了誤種、錯種的發生。
3.4實現數據安全儲存和多系統共享:系統建立了數據安全的兒童接種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實現兒童接種信息全市共享和免疫規劃工作的一體化管理。各級用戶可以隨時在平臺上采集利用系統上傳的數據。并利用平臺上的自動統計功能,自動生成各級需要的統計表。首先可了解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情況,在市、縣(區)、接種點網上均可查詢。其次能及時的對各縣區內的兒童預防接種率進行評估,能比較客觀的反映當地兒童的接種情況。
4 討論
樂山市部分地區系統使用率仍低。可能是因為①這些地區仍屬于相對落后的山區,經濟較落后,電腦、網絡普及使用率較低。而使用兒童免疫規劃信息系統需引用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投入足夠的資金,這對經濟水平低的落后地區和單位有一定困難。故應加強邊緣山區的財政投入,為各邊遠山區接種點配置系統所需計算機硬件;②基層計免工作人手不足,基層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計免工作人員普遍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足,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基層工作的投入,擴大培訓對象范圍,讓基層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系統的操作,將更有利于衛生防疫系統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樂山市部分兒童接種信息錄入不完整,可能是因為一些地區對兒童免疫規劃信息系統的宣傳普及力度不夠,導致計免工作人員對系統認知度不夠,故忽略系統的使用,未及時錄入接種信息。應加強對系統的宣傳,使廣大市民了解系統的各項功能及優點。統一對各地計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功能及使用的培訓,強調系統的優點,爭取每一位計免工作人員都能熟練的運用該系統。
參考文獻:
[1]喻同琦,彭公德,徐勝平.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的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7,27(12):903-905.
[2]曹玲生,袁平.中國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思路[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0(06).
[3]李欣娜.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模式及對策探討[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9(6):455-456.
[4]Groom H,Hopkins DP,Pabst L J,et al.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to increase vaccination rates:a community guide systematic review[J].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2015,21(3):227-248.
[5]趙巧玲.基于B/S架構的軟件項目開發[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7(24):130-131
[6]張隆明,等.實施兒童免疫接種網絡化管理的功能探討[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5,16(4):80.
[7]李怡秋,等.石家莊市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評價[J].河北醫藥,2012,34(10):1562-1563.
[8]董桂華,等.沈陽市免疫規劃信息系統應用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8,10(3):170-171.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