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評價《循證護理學》課程設計及實施效果,為今后能更好開設循證護理相關課程提供參考。方法 將65名2013級護理本科生(大二下學期)作為教學對象,課程結束之后,以作業形式進行考核,并對這65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評價課程的設計及教學效果。結果 證據的分級及質量評價、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臨床實踐指南的評價和應用這些內容分別有55.38%、46.15%、47.69% 的學生理解,大部分學生覺得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了文獻檢索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結論 《循證護理學》課程的開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在課程的設計及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還有待于進一步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課程;設計;循證護理學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related courses. Methods The 65 in the class of 2013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2nd term) was the object of teaching, to assess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work and the questionnaire after the end of the course, for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esults The students who understand the grading and quality evaluation for evidence ,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spectively accounts for 55.38%, 46.15%, 47.69% , most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through the course of learning, improve their literature retrieval ability,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research ability, team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nalyzing problem ability. Conclusion \"Evidence based nursing\" curriculum has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re are still to be further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Course;Design; Evidence-based nursing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是一種以\"實證\"為基礎的護理決策模式,這種護理思維和理念對護理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決策的產生必須建立在科學的證據基礎之上,而具備循證護理的思維和決策理念及進行循證實踐的基本素質是開展循證護理實踐的基礎。為適應學科的發展對學生素質的要求,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已將《循證護理學》課程作為護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我校對于此課程的開設尚處于探索階段,并未正式開設,為豐富我校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筆者首次嘗試在2013級護理本科生中,以限定性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循證護理學》課程,現對課程設計及實施效果進行分析,提出建議,為今后能夠更好地開展《循證護理學》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1課程設計
1.1 教學對象 我校2013級護理本科生,共65人,其中男生2名,女生63名,年齡20~22歲,開課時處于大二第二學期。
1.2 教學師資 課程全部內容的教學由3名教師承擔,共1名副教授,2名講師。
1.3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達到以下學習目標:①掌握循證護理的涵義、實踐步驟,理解循證護理實踐模式對于護理學科發展的意義。②能正確提出循證護理問題。③能夠運用循證護理相關資源查找證據,對證據進行分級,并進行證據的評價。④理解系統評價及Meta分析的涵義及其之間的聯系與區別。⑤能夠針對具體的護理問題,運用循證護理的思維方法,查找相關證據,解決問題,做出護理決策。
1.4 教學計劃 根據循證護理實施的具體步驟為主線,確定教學內容及教學計劃,系統介紹循證護理的概念、循證護理的實施步驟、護理證據的分級及評價方法、循證護理實踐舉例等內容,具體內容及學時安排見表1。
1.5 考核方式課程結束之后,要求每位同學按照循證護理問題PICO的格式提出一個具體的臨床護理問題,按照循證護理實踐的思路,以文獻檢索的方式尋找相關證據資源,并對查找到的相關證據進行分析和評價,保留最佳科學證據,進行分析和綜合,最后得出一個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得到最佳護理決策。
2教學效果評價
2.1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相關研究的[1-3]基礎之上,自行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分別從課程教學內容各個方面調查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狀況,問卷由少數簡單的客觀選擇題構成,學生只需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回答\"是\"或\"否\"即可。共發放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問卷有效率100%。
2.2 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合相關研究[1-3],設計問卷,同樣由客觀選擇題構成,由學生根據自身感受進行回答,選擇\"贊同\"或\"不贊同\"。學生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為主管問答題,可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共發放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問卷有效率100%。
3結果
3.1 證據的分級及質量評價、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臨床護理指南的評價及運用這些內容學生的掌握率偏低,見表2。
3.2 大部分學生認為,循證護理課程的學習,有助于提高他們文獻檢索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等綜合能力,見表3。
4 討論及建議
4.1合理設計課程內容及形式 限于選修課的學時,本次實踐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及學時的分配上還存在問題,從表1、表2就可以看出,很多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在學時的安排上和授課形式的設計上還存在欠缺,這就導致學生對很多內容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影響學生運用能力的提高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今后在課程內容的編排,課堂形式設計等方面還要進一步提高,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統計軟件、查詢文獻的能力等,使學生能更多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4.2根據課程內容調整學時 從表2可以看出,在\"證據的分級及質量評價\"、\"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臨床護理指南的評價和運用\"等內容上,學生的掌握程度不是很高,這些都是循證護理實踐的重點和難點,熟練掌握這些方面的知識,需要扎實的文獻檢索知識基礎及科研素質、統計學知識。本次開設此課程,是和《護理研究》及《護理論文撰寫》這兩門課程同步進行的,學生的護理科研基礎比較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某些知識的理解。今后開設這門課程時,需適當延長某些重難點內容的學時,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并增加實踐學時,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同時將開設這門課程的時機適當延后,使學生能夠在掌握了一定的護理科研知識、醫學統計學知識、文獻檢索知識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這門課程,效果可能會更好,循證實踐的前提是發現并提出一個合理的循證護理問題,若學生未接觸過臨床護理相關知識,提出循證護理問題也較難,只能從閱讀大量的文獻中去提出問題,今后開設此課程,盡量在學生接觸了臨床護理知識以后進行,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可能會更深刻一些。
4.3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表3可以看出,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循證實踐是一種科學解決問題的思維決策方式,對于學生質疑習慣的養成及思維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4,5],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評判性思維的習慣,今后在授課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案。
5結論
促進護理措施的革新、護理學科的發展及護理科研成果的轉化,\"循證實踐\"決策模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切有賴于具備較強科研素質和綜合素質的護理實踐者,只有合理設置循證護理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等,并科學實施,才能更好地滿足高等護理教育的需求,為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護理研究等護理領域相關工作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賀芳,趙遇輝,張金華,等.對護理人員開設循證護理微型課程的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474):2793.
[2]胡英鳳,胡雁,賈守梅,等.線上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高級循證護理》設計與教學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1):968-971.
[3]胡雁,周英鳳,邢唯杰.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循證護理能力培養的實踐與反思[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0):734-737.
[4]馬國平,牟英君,張艷,等.構建循證護理教學體系的探索[J].護理研究,2012,26(9B):2490-2491.
[5]何靜,李幼平,張璐姣,等.護理本科教育中引入循證護理理念的必要性與現實意義之我見[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1):151-153.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