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宮腔鏡電切術(TCRE)與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治療子宮粘膜下肌瘤的療效及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宮粘膜下肌瘤患者隨機分為TCRE治療組49例和UAE治療組49例。評價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觀察遠期復發率;并于術前、術后3個月及術后12個月檢測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標: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竇狀卵泡(AFC)數。結果 TCRE組近期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3.88%,UAE組為91.8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1年的觀察隨訪,TCRE組患者的復發率為6.12%(3/49),UAE組為14.29%(7/4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及術后1年,TCRE組及UAE組患者血清FSH、LH、E2指標值及AFC數較術前均無明顯變化(P>0.05)。但UAE組4例患者出現卵巢儲備功能降低,卵巢功能下降發生率為8.16%(4/49)。結論 TCRE與UAE治療子宮粘膜下肌瘤的近期療效相當,二者對患者的卵巢功能均無明顯影響;但UAE治療下卵巢動脈的誤栓易造成卵巢功能下降,且患者的遠期復發率較TCRE高,故TCRE的整體療效較UAE好。
關鍵詞:子宮粘膜下肌瘤;宮腔鏡電切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卵巢功能
子宮粘膜下肌瘤為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發病率高達20%~25%,臨床主要表現為下腹墜脹疼痛、月經量增多及鄰近器官壓迫癥狀(如尿頻、尿急等),甚至不孕,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因素[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宮粘膜下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在觀察TCRE、UAE臨床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比分析二者對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子宮粘膜下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超聲、宮腔鏡檢查確診。年齡26~52歲,平均(37.4±5.4)歲;病程1~34 個月,平均(12.4±3.2)個月;單發肌瘤60 例,多發肌瘤 38 例;已育者52例,未育者44例;肌瘤體積4 cm×3cm×2cm~9cm×9cm×7cm;病例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癥者;②合并子宮惡性腫瘤者;③有影響手術效果的合并癥者。隨機將本組98例患者分為兩組,即TCRE組49例和UAE組4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病程、肌瘤數量、生育情況及肌瘤體積等比較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倫理學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術前常規檢查,于月經干凈后3~7d行手術治療。
1.2.1 TCRE組49例患者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術前4h,于患者陰道內置入200μg米索前醇以軟化宮頸;術時,取膀胱截石位,行連續硬膜外麻醉或靜脈麻醉,全程手術于B超監護下進行。充盈膀胱,采用電切液予以膨宮,擴宮頸口至6.5號。置入宮腔鏡,對肌瘤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及與肌壁的關系等進行觀察。換電切鏡,逐次完全切除肌瘤,設置切割電極功率為 70W,凝固電極功率為 55W,B 超監測切割的范圍及深度,防止子宮穿孔。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術后2d常規抗生素抗感染。
1.2.2 UAE組49例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取仰臥位,全麻后采用 Seldinger 技術經右側股動脈穿刺,穿刺成功后留置導管鞘,采用5FCboar導管分別插入左、右子宮動脈,行動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分析子宮黏膜下肌瘤血供。定位肌瘤供血動脈后,采用聚乙烯醇閉塞子宮肌瘤的血供。栓塞后,再次行DSA,證實子宮動脈主干血流消失,腫瘤染色消失。予以穿刺點加壓包扎,制動24h。
1.3觀察指標
1.3.1近期療效 術后6個月,評價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標準為: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如痛經、月經量增多及鄰近器官壓迫癥狀等)消失或顯著改善,瘤體完全消失或體積縮小>80%;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25%≤瘤體體積縮小≤80%;無效:瘤體體積縮小<25%甚至增大。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瘤體體積=0523×A·B·C(ABC為三維徑線值)[2]。
1.3.2遠期療效 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觀察隨訪,統計患者肌瘤的復發率,復發診斷標準以超聲、宮腔鏡檢測為準。
1.3.3卵巢功能 于兩組患者術前、術后3個月及術后12個月月經干凈后的3~5d,分別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2ml,對如下指標進行檢測:①女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檢測。符合FSH>15U/L或 E2>293pmol/L或FSH/LH>3.6 標準之一者,診斷為卵巢儲備功能降低[3];②竇狀卵泡(AFC)數。經陰道超聲測定基礎竇狀卵泡(AFC)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計量檢測數據標準差用(x±s)表示,計數檢測數據以率的形式表示,組間兩均數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近期療效 兩組患者手術均取得成功,無中轉開腹者。手術近期療效如下:TCRE組治愈率38/49(77.55)、好轉率8/49(16.33)、無效3/49(6.12),UAE組治愈率36/49(73.47)、好轉率9/49(18.37)、無效4/49(8.16)。TCRE組近期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3.88%,UAE組為91.8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遠期療效 經2年的觀察隨訪,TCRE組49例患者中3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6.12(3/49);UAE組49例患者中7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14.29%(7/4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卵巢功能 見表1。
3 討論
子宮粘膜下肌瘤的外科手術治療方案主要包括以全子宮切除、肌瘤剔除為主開腹手術和以宮腔鏡、腹腔鏡、動脈栓塞治療、經陰道手術為主的微創手術。而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因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而被多數患者接受,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價值。TCRE與UAE是當前臨床上治療該病應用最為廣泛的微創手術方案,其中,TCRE主要治療原理在于借助熱能、電能,在熱效應的作用下破壞子宮內膜及淺肌層、實現肌瘤的完全切除[4]。而UAE則是通過對雙側子宮動脈的栓塞,直接阻斷子宮肌瘤的血液供應,最終實現肌瘤細胞缺血、缺氧直至壞死,而根除肌瘤[5]。
綜上,TCRE與UAE治療子宮粘膜下肌瘤的近期療效相當,二者對患者的卵巢功能均無明顯影響;但UAE治療下卵巢的誤栓易造成卵巢功能下降,且患者的遠期復發率較TCRE高,故TCRE的整體療效較UAE更好。
參考文獻:
[1]羅紅艷,張艷珍.子宮動脈栓塞術和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研究[J]. 腫瘤學雜志,2014,20(05):432-434.
[2]蘇德影,王亮.宮腔鏡電切術、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8):230-231.
[3]周華.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子宮動脈阻斷對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4,36(3):332-334.
[4]朱天波,呂燕玲,容俊,等.宮腔鏡電切術與經腹子宮全切術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的臨床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3,34(7):96-98.
[5]李靜,廖劍平.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12):1716-1717.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