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目前臨床微生物檢驗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并探討其實施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與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行微生物檢驗的患者各200例,分別設為對照組與觀察組,于2014年5月開始實施檢驗質量控制措施,比較實施前后檢驗結果的準確率與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后,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為99.0%,高于實施前(88.5%),差異顯著,P<0.05。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后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為99.0%,高于實施前(89.0%),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標本采集與操作的規(guī)范性均會影響檢驗結果,針對標本采集、標本質量、全程管理等方面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誤,使檢驗準確率與患者的滿意度提高。
關鍵詞: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問題;控制措施;準確率
近幾年,我國的醫(yī)學檢驗技術發(fā)展迅速,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微生物檢驗能夠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水平。然而由于病原微生物體積小、種類多、培養(yǎng)難度大,加上工作人員專業(yè)水平低等因素的影響,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有所降低,影響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4年5月實施微生物檢驗控制措施,隨機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之間于我院行微生物檢驗的患者200例,設為對照組,包括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齡15~77歲,平均(34.5±4.8)歲。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之間于我院行微生物檢驗的患者200例,設為觀察組,包括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齡16~76歲,平均(34.8±4.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從以下幾方面實施了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措施。
1.2.1加強人員培訓 進行臨床微生物檢驗時,檢驗結果會直接受到檢驗人員專業(yè)素質的影響,所以為了控制檢驗質量,必須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引導檢驗人員不斷學習與生物學及檢驗學有關的知識,提供自身在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增加檢驗的有效度和精度。一些檢驗人員由于擔心、害怕標本帶有傳染性,經常帶著排斥意識工作,這種不正確的思想導致其責任意識不強。管理人員需要對微生物檢驗工作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巡視或現場管理向檢驗人員滲透醫(yī)學檢驗的地位與重要性。挑選技術職稱較高、專業(yè)性強、思想穩(wěn)定、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培訓,積極展開內部培訓與外部學習,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2]。
1.2.2標本質量的有效控制 標本質量控制是臨床微生物檢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著檢驗的精密度,因此檢驗人員在操作時需要正確采集、運送及處理標本,要求實驗室對標本質量進行認真評估后再培養(yǎng),仔細分離和區(qū)分致病菌與常居菌,以免發(fā)生誤檢。使患者的治療受到影響。
1.2.3嚴格采集與預處理標本 采集與預處理標本同樣對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在前期工作中,需要對實驗室情況進行實時控制,加強質量監(jiān)控工作。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實施各種方法,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設置專用的采樣間,集中培訓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納入標本的正確采集,使病菌的檢出率提高。
1.2.4加強管理全過程的質量 微生物檢驗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與最終得到的檢驗結果息息相關,在采集、標本運送、檢驗等全過程內實施質量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誤檢率,提高檢驗質量。為了達到該目標,應當改進檢驗結果,對臨床與檢驗間的聯系加以強化。將特殊菌株分離后正確保存,以備后續(xù)檢驗工作的使用。學習并吸收先進國家或者港澳地區(qū)的經驗,學習如何鑒定陰暗菌與常見菌,從根本上提高檢驗質量。
1.3評價指標 分析實施控制措施前后我院患者臨床的微生物檢驗結果,由于人為因素、設備因素等的影響而形成的錯誤數據或不明確數據均歸為不準確結果,計算準確率。向患者發(fā)放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其對醫(yī)院診斷、治療等服務的整體滿意度,問卷總分為100分,最低0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程度越高,其中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79分為一般,80~100分為滿意,計算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分析及處理相關數據,計量數據采用(x±s)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其組間比較則分別用t與χ2進行檢驗。若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實施前后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對比 實施控制措施后,200例觀察組患者的微生物檢驗結果中無錯誤數據,2例為不明確數據,準確率為99.0%,高于實施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實施前后患者對醫(yī)院服務的滿意度對比 我院患者對醫(yī)院服務的滿意度對比見表1,其中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9.0%,高于對照組(89.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臨床微生物檢驗能夠為患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現階段其檢驗環(huán)境比較復雜,檢驗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容易降低結果的準確性[3]。在標本采集方面,采集時間與處理方法通常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采用\"中段尿采集方法\"采集尿液,選擇中段尿作為標本進行采集,范圍在10~20ml之間,放置于無菌容器內。然而一些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時往往忽視了無菌操作,或者未采集中段尿,造成標本中含有外尿道的常居菌,從而受到污染,嚴重影響檢驗結果。在規(guī)范操作性方面,檢驗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與一定的實踐經驗,而且熟悉操作規(guī)程,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本次研究中,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后,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為99.0%,高于實施前(88.5%),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為99.0%,高于實施前(89.0%),差異顯著,P<0.05,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標本采集與操作的規(guī)范性均會影響檢驗結果,針對標本采集、標本質量、全程管理等方面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誤,使檢驗準確率與患者的滿意度提高。
參考文獻:
[1]帥麗華,胡志堅,孫曉紅,等.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保證和持續(xù)改進[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5):456-458.
[2]張菁超.控制與改進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策略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260.
[3]何夢林.探討臨床微生物檢驗中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S1):347-348.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