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的臨床特征及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30例,作為研究組;隨機選取在我院同期治療的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導致的30例胎盤早剝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比觀察護理效果及胎盤早剝的臨床特征。結果 兩組比較,研究組死胎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余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對母嬰安全的危險性大,通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全面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母嬰結局,減少惡性事件發生。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盤早剝;臨床特征;護理方法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婦女妊娠中晚期較常見的疾病,發病率約在9.4%左右[1],如果不能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就會威脅母嬰安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導致胎盤早剝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合并胎盤早期剝離時病情危急、發展迅速,患者主要表現為休克、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是臨床上產科嚴重的并發癥。新生兒的死亡率高,產婦也容易出現產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本文通過對3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觀察,并給予積極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作為研究組,年齡22~36歲,平均(31.4±4.2)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4例;其中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不良反應后急診入院21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住院期間發生胎盤早剝9例。將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導致的30例胎盤早剝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21~38歲,(32.6±5.0)歲。胎盤早剝原因中,羊水過多12例,外傷3例,孕期性生活7例,胎膜早破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特征 兩組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痛、休克、腹脹,惡心嘔吐、面色蒼白、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研究組患者還有體重明顯增加、蛋白尿、高血壓、子癇癥狀;B超檢查表現為羊水內異常回聲、胎盤增厚、絨毛板向羊膜腔突出和血腫、胎盤后血腫、胎兒位于子宮前壁等。
1.3護理方法與評價指標 對所有患者采取待產、急救、術后護理措施,并對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知識培訓,觀察胎兒情況。研究組采取全面護理干預,內容如下[2]。
1.3.1基礎護理 護理人員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的護理經驗,對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臨床表現、病因病機、并發癥、急救方法有足夠的認識。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加強巡視,嚴密監視患者的胎心、宮縮、陰道出血、生命體征等變化情況。同時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對患者進行抗感染、補液、降血壓等藥物治療。根據患者需要進行吸氧、輸血治療,進行動態心電圖監測和胎心監測,觀察孕婦和胎兒的身體狀況。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進行分類,縮短對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的檢測間隔時間,觀察記錄患者的陰道流血量、腹痛情況,對腹痛明顯患者利用B超明確診斷,及時進行處理。對有子癇、羊水過多等危險因素的患者做好應急護理藥品準備,提高應對緊急情況的護理能力。對嚴重胎盤早剝產婦宜盡早采取剖宮產手術,減少死胎、胎兒宮內窘迫、產后出血等嚴重并發癥。
1.3.2心理護理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實想法,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給患者講解積極的心態對治療的輔助作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是可以預防和改善的,只要堅定信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就會康復。引導患者家屬安慰、陪同患者,讓患者感覺安全感,穩定情緒。
1.3.3并發癥護理 對采取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的患者采取特級護理,其他患者給予一級護理,對出血、腎衰、感染等并發癥提高警惕性,密切關注和記錄心電圖、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觀察患者有無皮膚出血、靜脈炎、水腫現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相關檢測,有利于采取下一步治療措施。在補液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心率加快、不適反應,及時調整藥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時,則表示有統計學差異性。
2結果
研究組發生死胎1例(3.33%),新生兒中度窒息1例(3.33%),輕度窒息5例(16.67%);對照組胎兒中未發生死胎,新生兒中度窒息者1(3.33%),輕度窒息者3例(10%);兩組比較,研究組死胎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余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屬于嚴重并發癥,威脅母嬰安全,盡早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至關重要[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患者有陰道出血、腹痛、腹脹高血壓、蛋白尿甚至休克等先兆癥狀,臨床上醫護人員在發現患者有上述癥狀時要提高警惕。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外傷、羊水過多、孕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導致的胎盤早剝要進行對癥處理措施,對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分類,對嚴重胎盤早剝患者立即采取手術終止妊娠,減少病情持續發展對母嬰造成的不利影響[4]。對無明顯癥狀的患者應采集血液標本、尿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查,同時采用B超檢查明確診斷,減少漏診和誤診。在孕檢期間,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重視,配合醫生采取對癥治療措施,避免延誤病情。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重視生命體征監測的重要性,提高急救護理能力[5]。
本文觀察結果顯示,研究組出現死胎1例,兩組患者中各有1例出現新生兒中度窒息,5例出現輕度窒息,說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胎盤早剝出現胎死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胎盤早剝,護理干預后新生兒出現輕、中度窒息,無生命危險,說明通過全面護理干預減少了不良反應,有改善了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袁麗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伴胎盤早剝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8):223-223.
[2]朱勤花,何玲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早剝的診斷及護理[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10):95-96.
[3]孫麗君,武軍,李靜,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及其對圍生兒預后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8):15-16.
[4]楊淑柳,黃瑩.妊高癥并發胎盤早剝與母嬰不良預后關系探討[J].西南軍醫,2011,13(5):852-853.
[5]許建坡,陳穎,李海英,等.高齡產婦并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圍生期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5):2268-227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