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分析外傷性腦疝術后腦梗死的早期CT表現及CT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外傷性腦疝術后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CT掃描檢查,分析其早期CT表現。結果 ①腦梗死早期CT表現:35例患者術后CT掃描可見基底節及內囊區為橢圓形或圓形的低密度影,而腦葉病灶則呈楔形。梗死區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影區域與血供分支相一致。②CT診斷腦梗死情況:35例患者CT掃描檢出率為100.00%,其中CT掃描診斷出20例大面積腦梗死、15例小面積腦梗死。26例病情好轉出院,9例因梗死范圍太大病情嚴重而死亡。結論 外傷性腦疝術后腦梗死早期的CT主要表現在豆狀核輪廓模糊不清、橈動脈致密血管癥以及島帶、基底核消失等,通過其早期CT表現可以及早診斷腦梗死病情。
關鍵詞:外傷性腦疝;腦梗死;CT掃描
腦梗死是腦疝術后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在外傷作用下導致顱內血腫,手術治療后腦梗死的發生率明顯上升,而這種腦梗死癥狀又容易被外傷性癥狀表現所遮蓋,臨床極易誤診、漏診[1]。一般在外傷性腦疝手術后出現腦梗死時病情兇險,死亡率極高,早期發現診斷腦梗死對改善患者預后非常重要。CT掃描是一種常用的有效診斷手段,是腦疝患者術后腦梗死的首選診查方法[2]。現將我院腦疝術后發生腦梗死的35例患者早期CT掃描資料進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外傷性腦疝術后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25~78歲,平均(46.8±1.2)歲;致傷原因包括:墜落受傷8例、擊打致傷7例、交通事故傷16例、摔傷4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存在瞳孔散大、意識障礙。術前CT掃描未發現梗死病灶,發現15例腦挫裂傷合并膜下血腫,10例腦挫裂傷合并腦內血腫,10例硬膜外血腫;GCS(道格拉斯評分)3~8分,平均(5.2±0.5)分。35例患者都給予血腫清除術及去骨瓣減壓手術治療,術后接受抗感染、止血、腦細胞營養治療等。術后24 h接受頭顱CT掃描。
1.2方法 選擇Philips 16排CT掃描設備,基線選擇OM線,設置層厚及層距均為10 mm,掃描頭顱,對疑似存在梗死灶區域選擇層厚5 mm、層距5 mm薄層掃描。在腦疝術后24 h進行首次頭顱CT掃描,之后視情況酌情復查CT。對于CT掃描圖像不明確者進行增強掃描。大面積腦梗死判斷標準:梗死區域面積在20 cm2以上或超過同一側腦半球1/2或梗死范圍涉及兩個及以上腦葉。
2 結果
2.1腦梗死早期CT表現 35例患者術后CT掃描可見基底節及內囊區為橢圓形或圓形的低密度影,而腦葉病灶則呈楔形。梗死區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影區域與血供分支相一致。
2.2 CT診斷腦梗死情況 35例患者中8例在術后24 h CT掃描中檢出,15例在術后24~48 h CT復查中檢出,12例在術后3 d CT復查中檢出,檢出率為100.00%,其中CT掃描診斷出20例大面積腦梗死、15例小面積腦梗死。其中3例在術后24 h掃描中發現可疑的梗死灶,隨后癥狀惡化,進行CT增強掃描發現大腦動脈狹窄,術后3 d CT復查發現腦梗死。35例患者在CT診斷為腦梗死后更改治療方案,26例病情好轉出院,其中6例可生活自理、10例重度殘疾、5例中度殘疾、5例植物生存,另9例因梗死范圍太大病情嚴重而死亡。
3 討論
外傷性腦疝發生時,大腦血管受損及痙攣會壓迫頸動脈、損傷內膜、形成血栓,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持續性血管收縮痙攣引起腦部微循環障礙、激活凝血系統,阻礙血流,局部出現腫脹,繼而發生腦梗死[3]。腦疝手術治療后出現的腦梗死具有癥狀隱匿特點,極易被典型的顱腦損傷癥狀所遮蓋,早期腦梗死極易被誤診呈顱內血腫,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另外,腦疝術后還會進行脫水、止血、腦細胞營養等治療,對于術后存在腦梗死患者來說這些治療措施反而會加重腦梗死病情。綜合來看,早期診斷和治療腦梗死、盡量在治療時間窗內快速恢復組織血流灌注是提高臨床預后的關鍵。在影像學診治手段快速發展的今天,腦梗死早期檢出率明顯提高。與MRI相比,CT掃描分辨率更高、掃描速度更快,能清晰呈現顱內外病灶情況,并對其進行準確定位,現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4]。研究發現腦疝術后早期腦梗死的主要CT表現包括:①腦灰白質分界模糊、梗死其余腦溝消失、腦皮質為低密度影,者也是腦梗死超早期最敏感的預測指標;②大腦動脈及分支存在致密動脈征,動脈高密度征多為單側出現;③鄰近腦池有占位效應,且占位效應與梗死面積正相關;④豆狀核輪廓變模糊,島狀、基底核消失。本組35例患者早期CT表現與上述研究報道一致,對腦疝術后腦梗死的檢出率達到100.00%。綜合考慮腦疝術后腦梗死的高發性及其嚴重性,對于腦疝患者術后存在意識障礙或偏癱等癥狀加重、神經系統癥狀紊亂時要及時進行CT檢查,若確診存在腦梗死則要立即停用藥物治療,改為擴充血管治療或介入治療或血管搭橋治療。本組35例患者在確診腦梗死后更改治療方案,26例存活、9例死亡。
綜上所述,外傷性腦疝術后腦梗死病情嚴重、預后不佳,早期診治是關鍵,臨床可利用其早期CT表現特征進行診斷篩選,提高腦梗死檢出率,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
參考文獻:
[1]何衍晴.外傷性腦梗死的CT診斷價值及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3,(4):170-171.
[2]史旭波.早期腦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與臨床表現及診斷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2,6(2):1669-1670.
[3]溫劍峰,錢鎖開,柴長春.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腦疝術后并發腦梗死36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醫學院學報,2009,48(8):101-102.
[4]王洪峰.多層螺旋CT在腦疝術后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1):131-13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