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管理在控制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血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顧性的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進行中心靜脈置管的260例ICU老年患者資料,比較中心靜脈置管的部位與血液感染(CRBSI)的發生率以及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在加強護理管理前、后CRBSl的發生率。結果 頸內和鎖骨下靜脈CRBSI的感染率明顯低于股靜脈CRBSI的感染率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加強護理管理前比較,加強護理后CVC患者CRBSI的發生率明顯降低,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加強護理管理在控制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血液感染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液感染的發生率。
關鍵詞:護理管理;中心靜脈置管;血液感染
重癥監護室(ICU) 的老年患者,基本上都伴有基礎性疾病,病情復雜,因此需要給予導管置入法的治療[1]。對于危重搶救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來說,中心靜脈置管具有安全、便捷以及無痛性靜脈通路的優勢。然而隨之產生的導管相關并發癥逐漸的增多,尤其是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2](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一般指的是患者在放置導管時或導管移除后48h內出現細菌性或真菌性血液感染的情況[3]。因此,護理管理在控制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血液感染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護理管理的加強,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的方法,對我院2012 年3月~2014年3月進行中心靜脈置管的260例ICU老年患者資料回顧,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00例,年齡62~85歲,平均(65±11.35)歲,部分病例有多部位留置。頸內靜脈120例,股靜脈80例,鎖骨下靜脈60例、PICC 22例。
1.2方法 穿刺方法部位:為了避免CRBSI,行中心深靜脈置管時,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靜脈置管前,對患者要進行查體,了解患者靜脈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及靜脈的情況選擇合適靜脈行穿刺。
1.3統計學分析 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檢測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中心靜脈置管的部位與血液感染發生率比較 頸內和鎖骨下靜脈CRBSI的感染率明顯低于股靜脈CRBSI的感染率,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中心靜脈置管的患者在加強護理管理前、后CRBSl的發生率比較 與加強護理管理前比較,加強護理后CVC患者CRBSI的發生率明顯降低,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3.1關于CVC的規范操作 ①對于CVC操作的人員實行資格準入,對人員的有關解剖知識、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評估、培訓和考核,考核通過之后具有CVC操作的資格。置管時間的長短和感染的發生率與CVC的操作密切相關[4];②對CVC操作流程進行完善,根據回顧分析本院CRBSI的發生情況及其相關的因素,進一步的完善CVC操作流程,在操作的過程中,注意目的、禁忌癥、適應癥、手術器械的準備、規范操作步驟、應注意事項;③注意置管的部位,置管的部位與血液感染具有密切的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了頸內和鎖骨下靜脈CRBSI的感染率明顯低于股靜脈CRBSI的感染率。
3.2容易形成污染的導管部位和操作主要有:導管連接部位;導管附近形成的帶菌血栓;中心靜脈導管進行注藥、輸液、測壓等操作;進而引發CRBSI[5]。護理細化管理措施:①在進行CVC操作時,盡最大可能在已經消毒潔凈的治療室或換藥室進行操作;若患者病情不允許情況下,需在病室進行操作時,避免無關人員或過多的人員干擾。醫護人員在行中心靜脈置管時,應對手(包括前臂)徹底的清洗消毒,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帽子;患者行穿刺的部位必須用消毒棉球消毒,其部位的直徑要大于15cm,待時間30s后可進操作;②置管后的護理規范準則。使用前后應對應微泵清潔消毒。對肝素帽需要做到每周換、及時換。對輸液、推注藥物的接頭、和肝素帽等易產生感染的部位要嚴格消毒;③密切注意患者穿刺部位的變化情況、以便早期發現感染[6]。對穿刺部位原則上是隔天換一次藥,若發生污染需及時更換,若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應該及時報告醫師,必要時拔管,且需要做血液與導管尖端細菌學培養。
3.3完善培訓機制,提升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護理綜合技能:管理層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針對性地對護理人員進行CRBSI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和知識的全面講解、對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進行強化和指導,不斷地提高護理綜合技術水平,培養院感科學的管理思維,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葉萍.ICU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36):3439-3440.
[2]任志慧,馮偉.ICU老年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學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76-79.
[3]朱桂菊,張麗紅,譚麗萍,等.組合干預管理在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7):107-108.
[4]黃海,劉娟,董振海,等.重癥監護室老年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4,20(1):49-52.
[5]張細江.基層醫院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3):18-20.
[6]李駿,張久之,萬獻堯. ICU內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3,12(01):23-24.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