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圍繞健康教育概念、內容、方法等,對健康教育進行全面剖析,彰顯健康教育對住院患者恢復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方法 健康教育通過入院、住院、護理、出院這四個方面的教育內容構成完整、全面的教育體系,同時也通過形式多變、靈活適宜的教育方法進行宣傳推廣,推動專業護理工作者對患者宣教工作的開展以及指導不同程度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護理行為。結果 健康教育作為護理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事護理工作人員的職責和義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結論 開展健康教育不僅有利于促進護理工作體系完善,提高護理隊伍的素質,建設專業的護理隊伍,也有利于普及健康教育知識,促進醫療效果提高,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形成科學、合理、文明、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促進全民身體素質提高。
關鍵詞:健康教育;概念;內容;方法
1 什么是健康教育
1.1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活動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1.2健康教育核心是積極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
1.3從2008年5月12日開始施行的《護士條例》中明確規定,護士有履行健康教育的義務。
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對健康的認識,使他們懂得一些基礎的衛生保健知識(基本的內容和實施方法),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2.2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愈加重視,與此同時,也更加重視健康保健。然而,人們尤其是一些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知識的缺失,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忽視病理禁忌,而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也足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治療。例如,一個心梗患者上廁所后突然死亡;糖尿患者不注意飲食經常吃稀飯,導致血糖增高,病情加重;正在接受頭孢類藥物治療的患者,使用含有酒精的飲品,則導致雙硫侖樣反應即戒酒硫樣反應,甚至導致死亡。諸如此類的病例屢見不鮮,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是我們護理實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護士的職責之一。健康教育已被具體列為晨間護理內容之一。良好有效的護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產生較強的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的感覺,正確認識自己的健康狀況,有助于他們自我調整,提高控制能力,提高參與治療護理的主動意識
3健康教育的內容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護理教育、出院教育。
3.1入院教育 入院教育包括病區環境;住院須知;管床醫生、護士,科主任、護士長以及安全制度的介紹(貴重物品、電器、外出管理);床頭呼叫器的使用方法等。
3.2住院教育 住院教育包括以下幾點:
3.2.1疾病相關知識指導,即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原則、護理要點等。
3.2.2飲食指導,即飲食與疾病關系的指導。如高血壓病患者忌食高脂飲食,腎病患者忌食高鹽高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忌食高糖飲食。
3.2.3衛生常識指導,即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3.2.4用藥知識指導,即用藥的重要性、適應性、禁忌癥、用法、劑量、副作用,尤其是口服藥的服藥方法。
3.2.5特殊檢查及相關知識教育,即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及結果的解釋。
3.2.6外科手術術前宣教,即手術準備目的、術前飲食準備及適應行為訓練等。
3.2.7術后指導,即帶引流管、翻身、有效咳嗽、排泄、活動等。
3.2.8心理護理,即了解患者心理特點及配合治療情況。
3.3護理溝通 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及護理模式的轉變,護患之間的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護士與患者良好的交談與溝通,更有益于臨床護理工作的展開。尤其在進行護理操作時,一定要有溝通,操作前有尊稱和問候,操作中有溝通,操作后有感謝,失敗后有道歉。
3.4出院教育 出院教育即指導用藥、復診、康復等自我保健、自我護理知識。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隨著整體護理的不斷深入開展,已日趨完善。但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也不可忽視,而出院教育則有效地彌補了這一層面的缺失。適宜的出院教育,使患者對出院后的治療、休息、飲食、活動、復診做到心中有數,也是獲得自我保健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復。
4健康教育的方法
4.1認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任何行為的促進都需要有思想上的認識為前提,只有從思想上認識了行為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因此科室管理者要重視科室護士對健康教育意義的認識。專業護士與所管床位患者接觸時間最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專業護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患者遵醫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專業護士的整體素質直接關系到健康教育的質量。專業護士可采取主治護師以上,每2個月輪流一次,2個月結束時,由護士長向患者發放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給專業護士評比,提出肯定的地方,指出不足,繼而修改。
4.2教育方法的選擇 針對科室患者的特點選用適宜的、簡便易行的教育方法。
4.2.1口頭,即一對一的口頭教育;
4.2.2書面的健康教育資料;
4.2.3科室墻壁上可粘貼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圖片,形象、簡潔、通俗易懂;
4.2.4利用當地新聞媒體,在報紙、電視上登載或介紹相關科普知識;
4.2.5用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現代信息手段發送健康教育知識;
4.2.6辦宣傳欄、黑板報等。
4.3實施健康教育的時間和階段性 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時間選擇合適的健康教育時間。病情穩定、治療妥當、長期陪護的家屬在場,此時進行宣教,患者及家屬更容易掌握。實施健康教育同樣需要對其階段性的正確認識,要根據病情的不同時段逐步按照需要進行指導,如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期間與穩定期間有休息、飲食要求的不同,需要根據不同的時段進行適宜的指導。護士可在每日下午治療完成后進行健康教育。當然,交流是一個相互的過程,不要強求在一個時間內,把所有的問題都談到。
4.4因人而異,靈活應用宣教技巧 南丁格爾曾概括護理工作的特點為\"人是各種各樣的,由于社會、職業、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和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人都達到治療或康復的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狀況,本身就是一項最精細的藝術\"。由此可見,健康教育也要因患者病情、病程、治療效果不同而異。同樣的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人開朗樂觀,坦然面對,積極配合治療,而有人悲觀、憂慮,對治療和愈合無信心。對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我們將專業知識講得深一些、面寬一些,還可以針對有些問題做一些探討;而對于文化程度淺的患者,我們要用通俗易懂的話或地方語言來進行宣教。
4.5對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價 要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就要進行工作效果的量化和評價。護士長每天晨間床頭交接班或午間床頭交接班時,對患者進行了解,及時發現問題。對健康教育質量差的,要及時與專業護士溝通,指導改進。對每位出院患者要進行意見收集,統計整理反映出的問題,及時改進,并在月護理質量分析會上總結。對存在的共性問題要進行持續改進,讓全科室重視。
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即患者掌握的程度直接關系到患者自我護理的效果。要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更有待于護士對其進行自我護理技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生命質量與健康保健,減少住院日,促進身體健康。控制好健康教育的各個環節質量,包括教育者、教育工具、教育方式、結果評價。通過健康教育增進護患關系,提高護士業務水平,提升醫院形象,增加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再次選擇醫院的意向,無論是對醫院、護士還是患者,都影響深遠。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