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管理對策。方法 回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發生的50例不安全護理事件,分析護理相關的不安全因素,并總結出針對性的管理對策。結果 通過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后,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僅發生3例不安全護理事件,與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護理不安全事件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護理不安全因素,給予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最大化消除護理不安全性及患者的不安全感,不僅保證了護理措施的有效實施,并且促進了護理安全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真正意義上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滿意的優質服務,有效的預防護理差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護理;安全因素;管理對策
護理安全是實施整個醫療護理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護理安全作為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臨床護理質量的保證,保證臨床護理安全是一個永久性的問題。醫院應該重視護理工作,從根本上消除存在或者潛在的不安全因素[1]。為了提高護理安全,促進醫院良好形象,應該不斷的結合臨床經驗發現護理不安全因素,從而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護理管理,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和護理安全?,F將護理不安全因素和護理管理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發生的20例不安全護理事件,探究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014年4月~2015年4月護理人員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護理不安全因素
1.2.1.1質量管理因素 質量管理是針對護理是否達到質量要求進行管理的活動。部分醫院缺乏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且質量管理也流于形式,從而造成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質量管理不力導致護理工作分配不合理,護理職責不明確,從而嚴重影響護理質量,并且容易誘發護理不安全事件。
1.2.1.2護士行為因素 護士作為護理的主要實施者,扮演者多重角色,并且工作繁重,使護理人員長期處于身心疲憊的狀態。同時,加之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護理服務不到位,其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感染。在護理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并且護理操作不能嚴格按照規則制度執行,導致患者不信賴護理人員,給患者身心帶來不安全感[2]。
1.2.1.3護理技術管理因素 專業的護理技術管理是對護理工作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管理,保證護理工作準確、及時、安全、有效的實施,從而不斷的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加之部分護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護理水平低下,不能預見性的發現護理問題,從而增加了護理不安全因素。此外,護理人員不能主動學習,提高自我護理知識和能力,從而導致護理操作過程中出現差錯,造成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1.2.1.4患者行為管理因素 在護理過程中,通?;颊邥捎诟鞣N原因不積極配合治療,擅自離院,導致常規護理不能正常完成。例如在用藥后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需要留院觀察,部分患者因為經濟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或者患者由于不良反應的影響,不遵醫囑,出現抵抗治療的情緒。同時護理人員不能與患者有效溝通,從而彼此不能理解,缺乏足夠的信任和耐心,從而導致護患之間矛盾升級,最終容易引起醫患糾紛。
1.2.2護理管理措施 根據分析存在的護理不安全因素,從而針對性的應用護理管理措施,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2.2.1應該綜合評估護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正確識別不安全因素,從而針對性的實施護理管理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1.2.2.2針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過有利的質量監管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并且積極對待和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通過良好管理制度,規范護理,保證護理質量,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同時相對的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強護理人員安全護理教育,積極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安全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從根本上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促進護理業務的的不斷熟練,總體上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3]。
1.2.2.3重視護患溝通,加強對護理服務態度的監督管理。在護理過程中提倡人性化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真實需要,并且尊重患者的隱私,在實施各項護理操作過程總取得患者的同意。護理人員要正確引導患者主動配合護理措施的實施,盡量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最大戶的降低和預防護理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1.2.2.4針對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的的操作水平,并且定期進行考核和培訓,實施有計劃、有組織的護理培訓。例如缺少護理經驗或者護齡較短的護理人員,可以有護齡高的護理人員帶領并教育。通過激勵機制鼓勵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考試學習,提升自我護理專業知識水平[4]。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記錄數據全部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通過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后,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僅發生3例不安全護理事件,與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護理不安全事件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機構,其本身的服務質量決定了醫院的發展。所以,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護理安全是患者選擇醫院最直接、最重的因素之一。提高護理安全,可以有效降低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提升醫院整體護理水平。護理安全的實現需要在嚴密的護理監管制度下實現,只有這樣才能將護理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醫院要采用現代化科學手段,堅持科學化的管理,促進護理服務趨于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放心、最便利的優質服務,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消除護理不安全因素,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5]。護理人員要積極對待護理工作,主動和患者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這樣在護理過程中患者會主動配合護理人員,有效的減少了不良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最大化的降低了護理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護理人員要正確的識別護理不安全因素,這是良好應用護理管理措施的前提。我院通過不斷加強護理管理,減少護理安全隱患,有效的減少了各種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綏生.醫院護理管理安全隱患因素及管理對策[J].航空航天醫藥,2012,25(09):218-219.
[2]張越秋,趙彥霞.淺析護理安全隱患與管理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2(04):121-122.
[3]董文華,伍歆卉.探討普外科護理安全隱患及風險管理對策[J].兵團醫學,2012(09):141-142.
[4]楊水蘭,曾靜.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J].現代臨床護理,2007,6(3):66.
[5]林曉榮.人力資源重組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6,5(4):65.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