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貴州省清鎮市麻風病的流行情況,評價近5年的麻風病防治效果。方法 對清鎮市2011年~2015年麻風病疫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011年~2015年共發新現麻風病患者15例,患病率從2011年的1.74/10萬下降至2015年的0.79/10萬。結論 清鎮市麻風病的各項防治指標均已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標準。
關鍵詞:清鎮市;麻風病;效果評價
清鎮市位于貴州省中部,距省會貴陽23公里,土地面積13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46.88萬人;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豐沛、氣候濕潤、雨熱同季、暖濕共節;全市轄9個鄉鎮、5個社區,有187個村委會,39個居委會。自1986年實行WHO推薦聯合化療方案后,我市麻風病的發現率和患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近5年已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標準。為了解新發現麻風病的流行規律和特征,評價其控制效果,為我市進一步控制疫情并最終消滅麻風病危害提供科學的防治對策,現將我市2011年~2015年麻風病流行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清鎮市2011年~2015年麻風病患者登記治療管理的原始資料,包括病歷、各年度麻風病防治報表及LEPMIS系統;人口資料來源于清鎮市統計局。
1.2方法 對以上資料進行流行病學統計分析,麻風病診治按照\"麻風病診斷標準\"[1]。
1.3評價標準 新發現麻風患者2級殘疾比控制在20%以內;麻風病患者開始聯合化療后2年內新發生畸殘者控制在10%以內;麻風患者密切接觸者年檢查率達到95%以上;麻風病聯合化療規則治療率達到95%以上;嚴重麻風病不良反應治療率達到100%[2]。
2 結果
2.1流行狀況 清鎮市麻風病患病率由2011年的1.74/10萬下降至2015年的0.79/10萬,發現率由2006年的1.16/10萬下降到2015年的0.19/10萬。見表1。
2.2性別及年齡情況 5年間累計新發現15例麻風患者中,男性7例,占47%;女性8例,占53%,男女性別比為0.88:1。患者發平均發病年齡為46.63歲,其中以25~45歲年齡組患者占多數,占37.5%,無15歲以下兒童發病。
2.3發病類型及2級畸殘情況 15例病例中,多菌型患者10例,少菌型患者5例,多菌型占總數的66.67%,型別比為2:1;累計發現2級畸殘患者7例,其中2013年和2014年新患者畸殘比為0。見表2。
2.4發現方式 發現患者的主要途徑是線索調查和密切接觸者檢查,15例患者中11例為主動發現,2例為自報、2例為綜合醫院皮膚科轉診。見表3。
2.5地區分布 從2011年~2015年,我市新發麻風患者散在分布于我市的8個鄉鎮和3個社區,涉及全市85.71%的區域。現癥患者鄉鎮數由2011年的5個鄉鎮下降到目前的4個鄉鎮。
2.6治療情況 對15例新發麻風病患者進行規則的聯合化療,治療率100%,均完成規定療程,無1例復發。
2.7不良反應 對2011年~2015年治療的患者進行追蹤隨訪、監測,未發現麻風反應病例;發生神經炎3例,藥物不良反應3例,治療率為100%,隨訪監測顯示,患者愈后良好,未發生畸殘。見表4。
2.8關愛保障 我市社保部門為51人辦理新農合;民政部門給予34人低保補助;殘聯為22人辦理殘疾證;教育部門為1例患者子女解決入學問題。
3 討論
麻風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控制與消滅,除了醫療因素外,尚涉及策略與措施、經濟水平、生活習慣、人群易感等各種因素。我市經過多年的綜合防治,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使患病率降為0.79/10萬,達到《貴州省消除麻風病危害五年行動計劃(2011-2015年)》的消滅指標。
3.1本組麻風病患者發病以壯年居多,平均發病年齡為46.63歲,其中以25~45歲年齡組患者占多數,占37.5%,這可能與成人社會交往頻繁、流動性大、接觸麻風病傳染源機會多有關,而在這些病例中未發現兒童病例,表明我市麻風病的流行趨勢得到有效的控制。
3.2從患者的發現方式來看,積極開展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者和線索調查工作不失為一種主要的發現途徑,但是采取全民普查、重點鄉鎮村普查等方式也是必須的發現途徑。隨著疾控機構不斷加強與綜合醫療機構的信息互通和業務培訓后,皮膚科門診疑似病例報告也是發現患者的重要途徑。本組麻風病患者的地區分布以偏遠鄉鎮為主,這些地區氣候潮濕、經濟基礎差、衛生習慣差,這些都是影響到麻風病發病的客觀因素。
3.3自1986年起對全市麻風病患者推廣使用聯合化療方案后,治愈患者的療程大大縮短、治療效果顯著。本組15例患者接受聯合化療后,無1例患者復發,表明使用聯合化療方案能確保治療效果。
4 結論
經過多年的努力,清鎮市目前已實現:總目標麻風病患病率﹤1/10萬;對需納入社會生活保障體系的麻風病受累者全部得到落實;麻風患者開始聯合化療后2年內無新發生畸殘者(指標為<10%);患者密切接觸者年檢查率患者規則治療率100%(指標為>95%);嚴重麻風不良反應治療率100%,達到基本消除麻風病危害的各項指標。
參考文獻:
[1]麻風病診斷標準(WS291-2008)[S].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貴州省消除麻風病危害五年行動計劃(2011-2015年)(黔府辦發[2011]114號)[S].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