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對健康教育措施在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過程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探究。方法 選取在我疾控中心接受疾病篩查的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措施管理,試驗組進行健康教育,對比分析兩組傳染病的發病情況以及患者對疾病相應知識的知曉率與滿意程度情況。結果 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措施在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過程中的效果顯著,有利于避免結核、艾滋病等傳染病的發生,提高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滿意程度較高。
關鍵詞:健康教育;傳染病;預防;控制
傳染病主要是指有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引發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1]。因此,導致人們對傳染病的恐懼心理逐漸增加,嚴重影響廣大患者的生命與生活質量[2]。近幾年來,環境平衡破壞嚴重,各種新型細菌、病毒等不斷滋生,傳染病的發病人數日益增多,故而我國制定了明確的傳染病防治辦法,提高對傳染病的重視程度[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疾控中心接受疾病篩查的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14~45歲;試驗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16~46歲。兩組患者均對本次研究方法和目的知情同意,并主動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等臨床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在15~50歲;②精神狀態正常,可以自行配合完成研究;③患者無其他疾病,對研究結果無任何影響。排除標準:①患者年齡在15歲以下,或50歲以上;②患者精神狀態異常,無法配合完成研究;③患者患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影響研究結果。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措施,如:傳染病的傳染人群、傳播途徑等知識講解等。試驗組給予健康教育,主要方法為以下方面。
1.2.1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結合艾滋病對人類和社會造成的影響,積極的向患者宣傳國家的相應政策法規,使其了解國家對疾病的重視,提高患者的責任感;加大對艾滋病發病原因、傳播途徑以及易感人群等知識的講解,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并積極的接受治療;提高對醫務人員工作責任的要求,使其正確對待患者,指導患者配合治療,并做好自我保護工作,排除其對患者的偏見,關心愛護患者等。
1.2.2結核的健康教育措施 整體宣教,為患者講解有關結核的生理知識與基礎知識,健康教育的內容與作用,鼓勵并指導患者接受正確的治療,講解結核有關的基本護理知識以及防治措施等;個人宣教,針對個別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實施個人宣教,由護理人員耐心為患者講解有關知識,緩解其內心的波動情緒,提高患者與護理人員的親密度,另外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降低其他肺部疾病,甚至肺癌并發癥的發生率等。
1.2.3預防接種的健康教育措施 為家長解釋并說明接種的原因及目的,及時為兒童及其家長解釋其疑慮,可采用幻燈片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活動,指導家長如何護理及處理免疫接種后遇到的問題,給予有效的安慰、呵護等,也可通過廣播及講座等形式對兒童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工作。
1.3觀察指標 分別對兩組出現結核、艾滋病以及乙肝的情況進行統計與觀察,并記錄分析。同時,觀察兩組研究對象對疾病相應知識知曉率以及滿意程度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疾病發生情況 試驗組研究對象結核發病率(6.00%)、艾滋病發病率(4.00%)、乙肝發病率(10.00%)與對照組結核發病率(34.00%)、艾滋病發病率(36.00%)、乙肝發病率(40.00%)相比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疾病知曉率與滿意程度對比 試驗組研究對象疾病知曉率(94.00%)、滿意程度(98.00%)與對照組疾病知曉率(56.00%)、滿意程度(66.00%)相比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健康教育對策開展的過程中,強調了患者自身在改善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對艾滋病、結核等相關傳染病疾病的重視程度,定期協助患者完成疾病復查,確保防治措施效果,避免了結核等傳染病的大面積發作,提高患者的生命與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4-5]。健康教育措施實施后,需要對評估、診斷、計劃以及實施、評價五個步驟的護理程序不斷的調整。在患者接受治療時,對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準確掌握患者的生命體征、臨床資料、疾病表現等信息;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疾病病情發展特點,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調整得當后,準確實施每個計劃的內容,以便于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使患者對護理的效果更為滿意,提供患者的依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在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意義重大,降低了傳染病的發病人數,提高患者對傳染病相應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周文剛,瞿艷,王文廣,等.入戶訪問健康教育在瘧疾預防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4,26(5):517,521.
[2]陳強,熊霞鸝,陳思禮,等.在少數民族大學生中開展艾滋病預防和生殖健康教育的效果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5):887,890.
[3]謝群,池益強,馬姍姍.廈門市開展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與實踐[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6):617,619.
[4]隋鳳湖,張艷玲,李振玲,等.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在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4):2098,2100.
[5]武小梅.全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回顧與建議[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4,32(4):289-291.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