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學
繡花,推崇精工細作,將繡品精益求精打造成珍品。思想教育要實現(xiàn)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的目的,就必須苦下“繡花”功夫,別具匠心構好教育的“繡圖”,精挑細遴選好教育的“繡線”,爐火純青運好教育的“繡針”,恰到好處做好教育的“繡記”,才能打造出讓真理見底、真情暖心、真實增效的教育珍品,為繪制改革強軍壯美圖畫凝聚強大能量。
精美“構圖”。構繪繡圖是繡花的前提基礎,唯有下足構圖功夫才能事半功倍。教育籌劃也須過好“構圖關”,即嚴格按照官兵真實的“心電圖”“腦電圖”構繪教育“設計圖”,為教育入心入腦深接地氣、廣聚人氣。抓教育從來都是從把準思想脈搏開始的,倘若底數(shù)摸得不清、情況掌握不準,教育就會如無本之木難有生機、似無源之水難有活力,任憑方案設計得再精美,也無法讓教育落底見效。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扎進兵堆、融入兵群真切“聞兵味”、深入“察兵情”,采取閑聊問詢、問卷調(diào)查、思想?yún)R報等方式,深入細致進行思想調(diào)查分析,全方位、多角度準確掌握官兵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要什么等具體情況和真實反映,定量定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全面拉表列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化解的憂慮,清晰明確教育主題和重點,才能為教育設計立起靶位、把好方向、定準基調(diào)、搭好架構,有的放矢讓官兵的關注點疑難點興奮點成為教育的切入點突破點共鳴點,切實推動教育直擊靶點、踏準鼓點、踩實落點。
精致“選線”。用于繡花的繡線種類繁多、色彩繽紛、粗細不一,但絕非信手拈來即可,必須嫻熟運用“火眼金睛”進行精挑細選。教育素材宛如繡線豐富多彩、琳瑯滿目,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隨意取材照本宣科只會適得其反,唯有細遴優(yōu)選素材、力推精品,才能使官兵自覺愛上教育,主動接受教育?!巴ㄆ渥儯煜聼o弊法;執(zhí)其方,天下無善教?!苯逃且环N與時俱進的精神“消費品”,備課選材必須精中選精、優(yōu)中選優(yōu),這樣才能弱水雖有三千,取一瓢而足矣。面對“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現(xiàn)實,不能總唱“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旋律。要注重研究官兵這個教育消費群體各有迥異、不盡相同的需求、喜好、特點,綜合考量個體因情隨事遷、心隨景動產(chǎn)生的不同思想反映,量體裁衣、因時制宜選準與之相對應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素材,既要前瞻“放眼看世界”,又要緊貼身邊人和事,既要主打“高大上”下料精烹“招牌菜”,又要著眼“草根味”簡樸做好“家常菜”,照顧主與次、調(diào)和眾品味,讓教育始終具有時代性感召性、富有親和力感染力。
精妙“運針”。刺繡的針法有齊針、套針、長短針等數(shù)十種,每種運針的方法必須根據(jù)需要恰如其分采用,不能失了準度精度。教育亦然,沒有固定的套路形式,也沒有特定的方法手段,“長篇大論講一課”“長年累月育一德”“大刀闊斧除一俗”是教育,“三言兩語說一句”“三五分鐘析一理”“抽絲剝繭治一病”同樣是教育;“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是教育,“屏對屏”“鍵對鍵”“點對點”同樣是教育。教育刮什么樣的“風”,官兵心田就會下什么樣的“雨”。好的教育決不能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而要不落俗套、不拘一格。為此,在組織形式和實施方法上要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堅決把“應景工程”“形象工程”從源頭上根除,無論是傳經(jīng)送寶,還是鼓勁加油,抑或是答疑釋惑,都要回到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這個教育初心上,靈活創(chuàng)新運用輔導授課、事跡報告等形式和討論辨析、談心交心等方法,情理交融扣動心弦、恰到好處撫慰傷痛、鞭辟入里觸及靈魂,切實提高教育說服力滲透力,務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精心“注記”。繡記是繡品的品牌標簽,常有繡師在繡品中精心作注讓顧客不經(jīng)意間就識別銘記,特別是蘇、湘、粵、蜀“四大名繡”,不用標記卻也馳名神州、深入人心。教育不僅要塑形育德樹起樣子,還要勵志鑄魂立起心神,把思想的印記潛移默化烙深烙實在官兵骨子里。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者擔當?shù)慕巧褪抢C師,理所當然要把光榮傳統(tǒng)、紅色基因在不經(jīng)意間鐫刻于官兵心中。若把教育隨意搞成“講起來重要、聽起來必要、忙起來不要”的假把式,是無法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的,絕無可能給人留下任何印象,在官兵心中烙實印記也只會是一種奢談。因此,抓教育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剛性落實,不能用插科打諢、嘩眾取寵的笑話來替代應始終堅持的理論灌輸,更不能短斤少兩、以點代面把教育惟妙惟肖的“全景圖”畫成粗枝大葉的“概略圖”,而要精心謀篇布局,如同繡師在合適的位置巧妙作繡記一樣,把各種需要必要重要的思想觀念于有形與無形中融入進去,兵言兵語以事論理精準施教,切實以教育思想性使人折服、令人回味,在“無聲勝有聲”“無形勝有形”中讓官兵如品香茗、口齒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