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習主席反復強調,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指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黨員。這些重要論述向我們發出鮮明信息,就是要把正風肅紀反腐的壓力壓勢傳導下去,真正在基層這個“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部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上,全方位打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撐起官兵干事創業的凈土藍天,不斷凝聚部隊投身改革強軍、忠誠使命作為的意志力量。實踐中感到,不斷傳導壓力壓勢深入推動基層風氣建設,要在“思想、責任、隊伍、紀律”上善用抓手、持續發力。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傳導正風肅紀反腐壓力壓勢,首先是形成內在壓力,強化思想自覺。這種內在的壓力,最根本是源自于對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廉政篇”“作風篇”的真學、深思、篤行、明悟,真正領會精髓要義,掌握蘊含其中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通過學習,抬升思想認識新高度。引領官兵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領會習主席的戰略意圖,充分認清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的新要求,緊緊跟上習主席親自部署推進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的堅定步伐;充分認清強軍興軍提出的新要求,立足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這個大舞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落實到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科技興軍和練兵備戰的全過程、各領域;充分認清軍隊調整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研究正風反腐工作新形勢、新特點、新規律,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形成“初始即嚴、一嚴到底”的高壓態勢,不斷增強堅定不移推進正風反腐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破冰攻堅新進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意志,帶領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正風肅紀、懲貪反腐,扶危定傾、激濁揚清,篤力打造政治上的綠水青山,黨風政風煥然一新。但感受新常態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長期性、緊迫性,教育引導官兵深刻感悟習主席“不正之風樹倒根存,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完全破解,病原體并沒有根除”的重要判斷,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問題上的清醒、使命上的清醒,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習主席決策部署上來,始終做到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在抓常、抓細、抓長上持續走深走實。拓展壓力傳導新維度。習主席反復強調,“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可謂“吸血”不多、其害如“虎”。諄諄告誡為我們再次劃出紅線、敲響警鐘。將黨風廉政建設落到基層,既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客觀要求,也是正風肅紀工作進一步延展和深化必須完成的工作。每一名官兵都要站在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高度,從夯實基層建設基礎的客觀需要,不斷深化對基層風氣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切實把基層風氣作為部隊的元氣,作為部隊的精神底色,作為事關凝聚力戰斗力的基礎工程,持續推動、強力抓建。
習主席指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所謂“全面”必須覆蓋基層,所謂“責任”必須向下傳導,只有在“治”上用全力,在“嚴”上鉚足勁,才能夠以責任歸位促進履職到位。一是抓好責任分解。責任分解既是落實正風肅紀反腐責任制的基礎,也是搞好檢查考核和責任追究的前提。實踐中,必須厘清各級黨委、紀委的責任界面,建立健全覆蓋軍、旅、營、連四個層級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清單,不斷強化各級黨委正副書記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細化明確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要求;不斷強化各級紀委正副書記對維護黨章黨規、紀律規矩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意識,細化明確紀委成員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具體職責,真正確立“抓風氣建設是本職、不抓風氣建設是失職、抓不好風氣建設是瀆職”的理念,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對一級負責,把正風肅紀反腐的責任層層壓緊壓實。二是科學責任考核。對正風肅紀反腐責任的考核要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結合起來抓好落實。根據不同崗位權責清單,具體量化考核內容,定期述職述廉、公開承諾踐諾、發動群眾監督,在完成日常工作、擔負大項任務的過程中充分檢驗,根據實績形成組織鑒定,載入廉政檔案,作為各級評功評獎、干部講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堅決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堅持原則處理失職、失責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達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切實以從嚴問責倒逼責任落實,自上而下釋放壓力,上率下隨促進治本深入。
軍隊調整改革,軍以上單位紀委實體獨立運行,軍以下單位增設紀檢監察科,紀檢監察力量擴充加強,是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制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保障紀委更好地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結合部隊工作,感到要著重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明晰職責權限。嚴格按照黨章規定,把職責定位在抓正風肅紀反腐的職能部門、黨內監督的專責部門、反腐敗工作的協調部門上,堅持“紀委姓紀、在紀言紀、執紀嚴紀”,對紀委擔負的職責、參與的工作、擁有的權限清查清理,擺正角色定位,不干“貼標簽”“發路條”“簽字背書”甚至充當“保護傘”的事,真正讓職責定位回歸黨章要求,讓職責履行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按照忠誠擔當、干凈干事的標準選配基層紀檢干部,不斷充實基層紀檢力量。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中加強黨性錘煉,在開展系統集訓培訓中提升基本素質,在經常監督執紀問責中積累工作經驗,真正以過硬的素質、良好的作風展示形象,通過紀檢監察隊伍職能的發揮,帶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在基層、扎根人心。三是整合監督力量。結合這一次部隊調整改革,積極探索實踐與新形勢、新體制相匹配的紀檢監督工作模式,著力改變以前工作模式下的各顧各家、單打獨斗、力量分散的局面,把各級履行紀律監督職能的人員,特別是黨支部紀檢委員、基層風氣監督員的力量整合起來,既能凈化“一畝三分地”,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真正讓監督有規模、有手段、有力量,增強權威、形成震懾。
習主席強調指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純凈基層風氣,就是要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綜合運用“四種形態”,通過嚴格的教育監管,防止克服紀律意識上的膚淺淡薄、紀律養成上的寬軟松散、紀律監督上的失察失管、紀律維護上的打折變通、紀律執行上的避重就輕,以一磚一瓦的嚴實過硬,確保戰斗堡壘的鞏固堅強。一是讓“檢查鏡”如影隨形。堅持抓好“學法規、用法規、守法規”和“法治軍營”創建活動,突出條令條例學訓、作風紀律整頓、深化連務公開、強化機關督導、暢通監督渠道,切實讓軍隊法治建設的成果在基層充分體現,讓官兵身邊的不正之風及時驅散,讓每名官兵時時處處都感受到身處管理之中、監督之下、約束之內,讓違紀苗頭及時發現、消于未然,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二是讓“高壓線”過電加壓。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對于違反黨紀軍規的人和事,必須以“零容忍”態度,按照《紀律條令》《廉潔自律準則》《黨紀處分條例》等,從嚴問責、依法懲處,在敢于擔當、敢于較真、敢于斗爭中,不斷提高紀律規矩的威懾力、執行力,讓官兵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三是讓“潛規則”無處藏身。打破“約定俗成”、改變“固有模式”、點破“心照不宣”,讓明規矩戰勝潛規則,讓講正氣成為主旋律,讓那些與新形勢有代差、與新體制相制約、與新職能不適應的陳規陋習,在戰斗堡壘中徹底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避免“微腐敗”形成“大禍害”,營造新風正氣充盈部隊、浸潤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