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一詞經常閃現在各個角落,但我從來沒有品味它的實質。偶爾想起浪漫,不過是風花雪月的情事,或是無病呻吟的矯情。
街面有家歌廳叫“浪漫貴族”。每當夜幕降臨,大大的招牌閃著傲慢的燈光。有時就想也許浪漫只是屬于貴族們消遣的事,而我們普通人只有匆匆的腳步,慢不下來,也浪漫不起來。后來“族”字的燈不亮了,于是夜幕下閃耀著更加招搖的“浪漫貴”,我更堅定地認為浪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與尋常百姓無關。再后來,“漫”字也壞掉了,一切就變得更加直白——“浪貴”。我想的確如此,若要瀟灑地浪起來必定花大把錢,的確很貴。
由于多年職業習慣,我走路如風,用餐神速。經常是身影在食堂掠過,等其他人再抬頭我已經用餐完畢,轉眼不見人影。后來即使我不做原來的工作,也還是老樣子,盡管我經常提醒自己,要學會從容。
那日清晨,我又要急急用餐。忽然想起時間不緊,提醒自己慢慢去吃。這時想起一個學生,如今在英國留學,她在空間里說“在泰晤士河邊喝咖啡確實是一件浪漫的事”。泰晤士河畔,慢品咖啡,的確浪漫。但言外之意,或多或少除此之外,不再浪漫?
那不曾去過泰晤士河畔的人很多,他們浪漫了嗎?
怎么忽然覺得,能穩穩當當地吃頓早餐也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情呢?抬頭看看,食堂依然是從前樣子,雖然走過十年,墻壁依然雪白,窗外,那顆年代久遠的槐樹雖然花期已過,但枝葉正值茂盛,就在此刻我還聽見遠處傳來若有若無的啾啾鳥鳴。
我對自己的時間奢侈起來。我用很長時間去思考浪漫到底是怎樣的一件事。剎那間頓悟,其實我們經歷的很多事情都很浪漫,只是不曾慢品回味。
我記起,那年游三峽。夜晚,我端坐在甲板的長椅上,抬頭仰望繁星點點,側目岸上燈火倒映在水里,被照亮的岸邊的水宛若一條長龍依岸棲息。品嘗著從船靠岸的地方買來的烤魚,風味獨特;愛人和一個廣西人閑聊著;那個金黃頭發的外國小伙在不遠處安靜地坐著,白天看的小說放在桌子上,想起白天我們用英語交流很久,最后他居然用標準的漢語說,其實我會說漢語的,然后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還有那個夜晚,白天喧鬧的古鎮仿佛睡去了一般的安靜,坐在河邊,遠處的橋在燈光下若有若無,河水兀自流淌,輕微地泛起嘩嘩的聲音。我欣賞著青花瓷茶壺的精巧,啜一口清茶,聆聽著旁邊的一位打扮精致的女子輕柔地吟唱蘇州彈詞。生活若此靜美安柔,豈是一個浪漫了得。
油菜花盛開,帶著幼犬去游玩,稍不留意,它倏地鉆進油菜花地,在一個噴水的水管附近盡情打滾,我千呼萬喚,它才出來,渾身濕漉漉,眼神懵懵懂懂,這或許也是它經歷過的最浪漫的事。
然而,生活注定就是平凡,我們終究不能整日去那些浪漫的地方做浪漫的事情。如果只有游走在外才是浪漫,也許浪漫永遠不在。而其實浪漫不一定是遠游,更多時候,漫步芙蓉樹下,遠觀若粉雪落枝,近行清香入脾。更多時候,暖一壺普洱,靜靜地端詳著琥珀色的茶湯,仿佛訴說茶馬古道上也曾經浪漫的味道。
浪漫不一定是良辰美景,浪漫不一定是金錢奢侈,浪漫是生活的點點滴滴,浪漫是生活的慢品細酌。
浪就是極致的美好,漫就是淡泊心靈放慢腳步。極致的美好需要耐心地品味,經典的浪漫需要時光的打磨,但凡急躁起來,縱使最美好的世間之事也會大煞風景。
浪漫的事情是一次從容的等待,是一場慢品的過程,是一幀美好的回憶。浪漫無關金錢,浪漫無關美景,浪漫只是一種恬靜的心情,浪漫只是一種人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