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00)
[關 鍵 詞] 分類管理;民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
[中圖分類號] G522.72;F812.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056-01
一、引言
改革開放之后的30多年間,民辦教育在我國迅速發展并逐漸成為補充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民辦教育的發展,相應的制度保障也在不斷健全,《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的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就對規范民辦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6年11月,最新發布的“關于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提出“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闭綄⒚褶k學校的分類管理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隨著“分類管理”的提出,對于如何給予分類后的民辦學校相應的政策扶持成為較有爭議的問題。“我國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扶持與獎勵,包括學校管理權限、用地政策、稅收政策、財政資助、學歷承認、招生就業、教師待遇等。”其中,“稅收政策”作為關乎民辦學校有效辦學的重要扶持手段之一,具有討論和研究價值。
二、當前我國民辦教育“稅收優惠政策”概況
單從制度層面討論,稅收制度的要素中有一條內容為‘減稅免稅’。減稅免稅是指稅法規定的對某些特殊情況給予減輕或免除稅收負擔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或特殊調節手段。其中,減稅是對應征稅款減少征收一部分;免稅是全部免除其稅收負擔。減稅免稅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有較強的政策目的性和針對性,是個重要的稅制要素。從稅制理論來看,民辦學校作為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特殊主體,尋求稅收優惠政策具有現實的理論依托。
此外,最新發布的《決定》中也對分類實施后民辦學校的稅收政策作出規定,“將第四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七條,修改為:‘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中,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對于營利性民辦學校來說,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稅收配套政策,對于其在實際中的實施情況,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三、典型國家的經驗借鑒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于私立教育機構尤其是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的管理,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分類管理制度,并制定了有區別的法律規范與政策扶持。其發展經驗對于分類后的“稅收優惠政策”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對民辦學校的命名往往存在差異。在我國,通常稱非公辦學校為“民辦學?!?,在美國則稱為“私立學?!薄5傮w而言,兩者所指代的教育組織形態沒有本質差別。
(一)美國對私立學校的稅收優惠政策
美國的民辦教育機構按照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劃分為兩類,依據不同的法律,非營利性私立學校遵循“教育法”,其所有權和管理權屬于董事會所有,在停辦或解散時剩余財產由法院拍賣,不得歸任何個人或營利組織所有;營利性私立學校遵循“商法”,完全實行市場化運作,可以轉讓、抵押或引進其他投資人。
在美國,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針對非營利性私立學校。“美國《國內稅收法》第501條規定“專門以宗教、慈善、科學或教育等活動為目的組織免交聯邦所得稅。”《美國慈善法》也規定了獲得免稅資格的條件“其成立完全處于非營利目的;其經營主要為達到規定的非盈利目的;不得為個人謀取利益”。而營利性私立學校同其他營利性公司一樣,非但不享有稅收優惠,其財產要交納財產稅,購買教學用品要交納消費稅,如有贏利分配還需要交納所得稅。
(二)日本對私立學校的稅收優惠政策
1949年,日本頒布《私立學校法》對日本私立學校進行分類管理。日本按照“學校法人”進行私立學校分類。學校法人包括依照法律規定、經主管當局批準的社團和自然人。學校法人和學校不同,學校法人是權利主體,分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其中,社團法人可以分為營利性或公益性社團法人,而財團法人只能為公益性質。
日本也存在大量的營利性學校,但是營利性的私立學校一般不能稱為“私立學校”,通常稱作為“學園”“私塾”等,他們是所謂“教育產業”的主體。就稅收政策而言,這類學校遵循商法而不是學校教育法,需履行納稅義務。
作為較早進行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的發達國家,美國和日本在稅收優惠方面并沒有給予營利性民辦學校相應的支持,但對于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提供的相關政策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美國和日本的有關經驗再一次證明了給予營利性民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問題在國際上沒有通行的標準,具有爭議性。
四、結論
從2015年《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法暫緩到2016年年底《決定》的發布,民辦學校的“分類管理”終于正式在法律中確定下來。這也使在該背景下不同類型的民辦學校的具體實踐產生了很多爭議性問題。就“稅收優惠政策”而言,當前在具體的實踐方面仍然缺乏必要且完善的配套措施。盡管就國外的經驗來看,不應該給予營利性民辦學校任何形式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教育的普及與均衡發展,教育質量的逐步提高仍然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需要民辦學校作為重要的補充。而發展民辦教育,吸引社會資本流入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就當前來看,在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的背景下關于如何給予營利性民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的問題仍然存有爭議,需要通過更加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實際調研來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吳高華.政府公共財政經費資助民辦學校:主要爭議及其反思[J].才智,2011(32):301.
[2]馬海濤,安秀梅.公共財政概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3]劉琳娜,張彥通.美國私立學校辦學經驗對我國民辦教育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1(6):150-152.
[4]毛聰穎.中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日本《私立學校法》的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宋詞(1993—),女,朝鮮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就讀于浙江大學教育學原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