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摘 要] “工學結合”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內外部教育資源,將學生課堂學習的內容,通過實際工作的進一步檢驗,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關 鍵 詞] 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091-01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為了更加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實習、實訓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學環節得到大力加強。
一、“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的主要特點
1.突出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不能忽視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發揮引導作用,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為根本的目標和方向。
2.在“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方面,必須注重實用性和層次性,通過激發和引導學生社會實踐學習的熱情,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
3.提高學習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在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更加注重對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訓練和提高,避免呆板、定式化的教學。
4.教學方法的豐富和多樣性。為了實現“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目標,應對任務驅動、項目教學、調查研討、案例分析、模擬仿真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的組合,多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吸引力。
5.平等化的教學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學習伙伴式的師生關系的確立,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平等探討問題,互學長短,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二、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實施
(一)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內容
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有完善的教學內容作為支撐,這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印證。因此,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方面需要教師根據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為核心的課程學習內容,根據當前和未來用人單位對人才個性化的需求,設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以便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在課程設計上,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與統一,對部分深奧的理論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對實踐內容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學課程應作為重點,淡化財經類各個專業的界限,注重教學內容的深度聯系與銜接。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一方面進行通識教育的開展,另一方面強化專業內容的訓練與提高,以有利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與規劃為中心,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和知識點,進一步強化實踐環節再不斷總結經驗,定期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和提高。
(二)豐富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
在“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財務管理工作崗位以及未來工作任務的分析,將教學單元以某一項任務進行設計和教學,將未來真實的工作任務轉化為課程知識技能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組織方面,通過對工作場景的模擬,讓不同小組、不同人員分別作為任務活動中不同的工種和崗位,通過項目小組的分工與協作,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也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興趣。在這方面,可以根據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采取以下教學方式:一是情景模擬教學法,其主要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科學設計教學場景,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學生通過高度仿真化的實踐,達到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二是案例教學法,是以某個企業案例為基礎,通過重現企業經營中的一些重要場景,讓學生設身處地將自我納入案例中,通過進一步的研討來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應用此教學法時,教師也可以多設計一些問題和障礙,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方案,教師最后與學生一些參與討論和評價,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環境的能力,使學生面對未來工作中一些問題和困難時,有更多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三)創新實踐理論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理論,多引進國際上工學結合、產教結合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結合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實踐,不斷總結和研究國際先進的教學模式,同時立足于中國的國情,通過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的通力合作,從而達到推動和提升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三、結束語
通過高職院?!肮W結合”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職業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只有學生將知識與技能進行融合運用,才能為其職業生涯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趙麗.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財經類課程體系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3).
[2]陳繼元.“工學一體,梯次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