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江蘇 常州 213164)
[摘 要]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補充高等教育,培養社會需求的具有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機構。社會不僅需要管理型的人才,同時也需要一線職業崗位人才,要求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面向基層和生產及服務和管理的人才。因此,在高職院校學生班級管理中,需要面向企業管理模式,引入企業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關 鍵 詞] 高職;人性化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162-01
人性化管理是一種趨于理想化的管理方法,是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種管理方式。與傳統的管理方式相比,更具人性化,是一種在尊重學生基礎上實施的一種管理模式,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一、人性化管理概述
在企業管理中普遍重視人性化管理,因為這種管理模式和企業效益是聯系在一起的,能夠充分重視員工的人性需求、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更好地創造企業效益。而在高職學生班級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拉動學校整體管理水平,培養符合社會及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人性化措施分析
(一)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在學生人性化管理中首先需要學會尊重學生,這是班級管理的前提。尊重不僅需要尊重其過去,還有現在,并科學引領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積極引導和避免他們走入人生誤區。班主任教師要成為學生思想及日常行為規范的良師益友,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品質及人格力量,從而幫助他們成就健康的燦爛人生。師生相互尊重,讓高職學生能夠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學會班級團結,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會理解和接受。在尊重基礎上,使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都得到顯現。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及態度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加強鼓勵和引導,使得他們能夠快樂地完成這一時期的學習。
(二)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實施個性化管理
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有不同的自信及創造力,因此,在開展教育中也需要實施個性化的教育,缺乏個性的教育稱不上是素質教育,如果學生的個性及特長得不到認可及發展,所謂的素質教育、成才教育就只是空談。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更好地培養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日常管理中,教師要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斷促進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的發展。當然對于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的學生,要正確地加以引導和扶持,推動其個性發展;而對于學習不認真、缺乏奮斗目標的學生,也不能簡單粗暴進行批評、處罰等,而需要在詳細了解他們情況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
(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促進學生的行動自覺性
真正的教育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具備行動的自覺性。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強對學生這一方面的引導。在學生取得學習進步時,積極給予表揚和肯定,在學生學習不理想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標;在學生犯錯或出現失誤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積極思考修正的辦法和措施;尤其是學生出現困難或壓力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困難及壓力的來源,找出原因,并學會找出解決措施,學會如何緩解壓力,積極面對。
(四)采取合理的評價方式,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學生的表現需要正確的評價,但是評價不能僅僅依靠成績,而需要采取多樣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根據不同層次對學生進行評價,盡可能公平合理。對于評價結果要反饋給學生,注意采取激勵的方式,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采取激勵方法時采取多種靈活的方式,講究時機,恰當利用,從而取得良好的
效果。
(五)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及班級文化
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班級文化是班級的核心競爭力,實施文化管理是做好班級管理的重要途徑。班級文化不僅僅是指班級內所提倡的表層文化,更是一種被班級學生廣泛認可并積極踐行的發展精神。只有營造一種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養成良好、一致的行為規范,從而發揮良好制度對人的管理和促進作用。
總之,在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實行人性化管理,要以學生為本,從尊重學生出發,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加強理解和信任,從而建立起互信、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成就欲望,積極參與教學及實踐活動,更好地完成學業,開創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殷海芳.試論高職院校人性化管理與教職工幸福感提升[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1).
[2]蘇曉琳.和諧高職學校管理模式:教師人性化管理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