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摘 要] 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探索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策略,以加快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170-01
創新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但是,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在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創新能力培養以及專業結合度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經成為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各高職院校積極研究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科學方法。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僅能夠提高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而且對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體系不規范
現階段高職院校還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課程之中,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很多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都是集中在某一兩周進行,教師的講解完全按照自己搜集的教學資料進行,學生沒有相應的教材,只能一味地聽教師的講解,做相應的筆記。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作為專業必修課,但是還沒有形成規范化和本土化的課程體系。
(二)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大多數情況下由專業教師或輔導員擔任,但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知識和創新創業經濟形勢的了解,只能根據自己從網上搜集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料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甚至有些課程只是應付上級檢查,隨意選擇課時數較少的任課教師為學生講解創新創業知識,教師本身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與專業結合度不夠
當前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選擇的創業項目多為技術含量較低的項目,而且這些項目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結合程度不夠,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在借鑒其他學校創新教育的基礎上選擇相似的創業項目。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創業項目競爭壓力大,成功率不高。
(四)教育理念不科學
有很多高職院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企業家和創業者,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強調學生創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都認為創業才需要接受創業教育,如果畢業之后不選擇自主創業就沒必要接受創業教育,學生對創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長期性的教育,加強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應充分了解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式,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將學生的專業教育、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創業所需要的技能、知識、品格、意志、文化修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其次,高職院校應正確定位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之中,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本校的人才培養特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二)加快課程建設
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使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的,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技能與專業技能的融合;其次,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干課程,并積極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高職院校應增加創業選修課的比例,增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選擇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學習。
(三)加強教師培訓
首先,高職院校應積極招聘兼職教師,使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這是因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時數較少,教學任務大,需要充足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但是,現有的高職院校教師數量不足,需要從企業積極招聘兼職教師。并且,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較強,需要擁有充足實踐經驗的企業人士進行指導。其次,高職院校應加強教師培訓,組織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引導創新創業教師學習最新的創新創業教育知識和教育技能,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另外,高職院校應組織創新創業教師參加創業實訓,豐富創新創業教師的實踐經驗,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艷.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途徑[J].江蘇高教,2010(3).
[2]劉寶存.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
作者簡介:尹長源(1970—),男,漢族,湖南株洲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