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圖書館,廣西 欽州 535399)
[摘 要] 圖書館是高校信息教育資源整合的場所,蘊含著數目極其龐大的各種教育信息。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方面的快速發展,圖書館所能容納的各類信息資源快速增長。信息的增長為管理帶來種種難題,也為怎樣更好地進行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創造難題。進行圖書館資源的整合對于圖書館及高校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現階段,如何更好地促進圖書館資源的整合與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關 鍵 詞] 圖書館;信息資源;資源整合;信息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185-01
高校教育發展,知識資源是其根本,知識資源整合是圖書館為促進高校未來昂首闊步發展所必須實現的環節。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學術之間的共享交流更為親密,圖書館對于知識資源的整合又面臨著新的問題。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為解決圖書館所面臨的矛盾提供了出路。當前的高校圖書館在資源整合方面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其未來又該怎樣更好地促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如何保證其在未來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是本文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
一、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現狀
信息資源整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傳統圖書資源的整合,另一種是對于新出現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傳統資源的整合隨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相對矛盾沖突較小,且傳統信息資源的增長速度尚處在高校圖書館可控制范圍之內,高校對于傳統資源的整合都有其完善的處理體系。但對于第二種數字信息資源,目前高校圖書館整合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高校數字資源圖書館針對數字信息資源整合所開展,其基于現有的因特網之上,但現有的數字資源數量龐大,在管理、檢索與儲存上存在很大困難。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系統在設計中相互獨立,多個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十分困難。且同類信息之間的放置松散,如果對于信息進行管理檢索有很多不便之處。極大地浪費了讀者對于信息檢閱查找的時間,使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通過對國內一些重點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整合分析總結出如下幾種問題:
1.中外文獻與各學科之間信息資源整合工作不均衡,缺乏有效性。
2.缺乏資源組織的規范與標準,檢索效率低下。
3.資源整合后的欄目目錄設置不合理、不明確,存在檢索漏洞。
4.功能上缺乏人機之間的交互,功能設置尚不合理。
5.信息資源整合技術不先進、不完善,在進行新資源的整合時效率低下。
6.圖書館整體的業務發展不符合現有需求,改革不積極。
7.缺乏對系統的宣傳推廣。
二、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整合方法
(一)在整合中通過目錄方式整合
現有圖書館信息資源中,各種資源種類多樣尚未形成統一,既有圖書資源、磁帶資源、光盤資源等實體形式的信息資源,又有電子版、網絡版、數字版的音視頻文字資料。多種多樣的形式只能依靠編目和著錄來對需要相關信息資源的讀者提供明確清晰的目錄。
(二)改善檢索方式
現有的數字信息資源往往存在于多種系統之中,對于同類型資源的檢索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一站式瀏覽檢索機制可以使用戶最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優化其中的檢索方式,從而對越來越龐大的數字信息進行更加快速的檢索。
(三)對數據庫之間的檢索方式進行統一
上文提過當前的信息資源存在多種形式,每一種形式往往都有其專門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各種數據庫之間的檢索方式差異明顯,用戶在不同平臺之間進行檢索容易混淆。所以開發一種新的系統,創建一種統一的檢索方式,可以實現更加準確且快速的檢索體驗。增加查重機制,實現數據信息的精煉化,整體提高對數字資源的利用,實現信息資源的整體增值。
(四)實現傳統資源與數字資源的整合
數字資源增長迅速,能夠涵蓋絕大多數的知識內容,但傳統信息資源同樣有著重要的價值。將兩者協同共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完善當前的整合系統,增加傳統資源與數字資源的共同檢索并排除其中的重復內容,進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數字資源組織形式,為讀者提供一種更為方便、更為全面的信息檢索服務。
綜上所述,未來圖書館想要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就必須兼顧新資源與舊資源之間的協調,既能夠妥善地吸收容納越發龐大的新資源,又能將傳統資源與數字資源進行很好的協調。最終為讀者創造更加良好優質的閱讀體驗,實現信息增值服務的
提高。
圖書館對于高校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且保證圖書館健康穩定的發展意義重大。但在當前的環境下,圖書館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對于現有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及在未來如何處理好更加龐大的數字信息資源。本文針對現有的圖書館發展現狀就顯示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并提出一些建議,在解決當前整合問題之后圖書館還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問題,處理好當前的問題對于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可以為以后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邱春蘭,楊桂榮.關于復合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整合研究[J].中國市場,2008(39):21-26.
[2]高宇偉.關于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