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成職教中心管委會,浙江 臺州 317000)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充分應用,中學黨組織建設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在中學校園中存在大量黨性修養不高、黨性覺悟較差的問題,不僅嚴重阻礙了和諧校園建設,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發展。主要結合當前社會形勢,從學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責任和作用入手,對現階段中學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中學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思路,以進一步適應新形勢,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 鍵 詞] 中學校園;黨組織;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 D267.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064-02
一、學校黨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作用
隨著“兩學一做”教育思想的不斷深入,中學校園也開始注重對教育工作者、學生黨性修養的培養。就“兩學一做”的基本概念而言,指的是要求每一位黨員都做到深刻“學習黨規黨章,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作為學校黨組織,在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學校黨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中承擔的責任
中學教育當以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為主。然而這就容易造成其他輔助性教育上的欠缺。以學校黨組織建設為例,仍有許多學校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只有具備統一的思想覺悟及較高的凝聚力,才能促進師生自身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構建和諧校園。同時,和諧校園建設是一個系統龐大的工程,“黨組織務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受到我國社會發展狀況的影響,我國和諧校園建設方面起步較晚,發展仍處于一個初級階段,這更加需要學校黨組織的規劃和監督,才能確保和諧校園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學校黨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它不僅是黨組織群眾、發動群眾、貫徹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者,而且還是黨調查民意、掌握民心、緊密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就學校黨組織在建構和諧校園方面的作用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1)形成指導方針。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更新,和諧校園建設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方面被應用到校園整體建設中來,黨組織的指導和引領,不僅能夠令學校從德育、智育等多方面培養學生,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這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對于學校的長遠建設都具有十分有力的促進作用。(2)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諧校園建設,能夠幫助教師改良教學方針,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同時,在師生關系的處理上,能夠給予更多科學、有益、先進的參考,幫助師生建立良性、互動、融洽的關系,促進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3)作為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面,學校黨組織不僅需要為教師、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方針,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自身的約束和規劃,嚴格自我要求,充分發揮榜樣力量,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二、中學校園黨組織建設中的現存問題
“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仍然是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黨組織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面對新的社會形勢以及教育教學目標的新要求,現階段中學黨組織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黨組織指導方針不夠全面
客觀來看現階段中學黨組織建設問題,總體工作目標非常明確,但是在具體問題的指導及規劃方面,卻還是不完善、不科學的,并且缺乏對新形勢、新問題的分析和研判,從而未能形成科學系統的指導思想。當代中學生,由于其知識來源較廣泛,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從而在意識形態的表現上也較為多元化,這容易導致政治思想不夠堅定,對黨信仰出現危機。因此,必須形成系統科學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調動起黨員的積極性和戰斗力,從而發揮黨組織對和諧校園建設的應有之義。
(二)黨內凝聚力、向心力有待提高
我們黨組織一直十分重視凝聚力、向心力建設。尤其是進入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更加注重以凝聚力來衡量戰斗力,以向心力來衡量革命力的指標建設。而學校教學壓力、課業壓力都較重,黨組織雖然也會定期召開及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但是帶有較重的形式主義色彩,質量不高且效果并不理想。為此,諸多黨組織成員對組織生活逐漸失去了興趣,黨組織的政治影響力便逐漸降低。不少年輕教師入黨積極性不高,這使得黨組織在校園中的影響力逐漸削弱,非常不利于黨組織的長遠發展。
(三)黨組織的管轄范圍亟須擴展
隨著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出現緊張、不足等問題。學校的師資力量、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惠及每一位在校生,這也導致了中學黨組織建設上的不夠科學性。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運行,中學黨組織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學教學結構及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革,校園民主制的建設,亟須中學黨組織的發展,以適應這種新的校園發展模式。現階段,不少學校黨組織缺乏部門實質性,其在“專業人才引進、專業知識運作上”,還相對欠缺,這導致了黨組織建設上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其在整個中學校園運行中的作用和意義并未能充分顯現。
三、加強中學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思路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建設好學校黨組織,務必將“十八屆六中全會”會議精神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全體教職工黨員、優秀學生干部務必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以黨員標準規范言行,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一)進一步推動黨內民主建設
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應當進一步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推動黨內民主創新力、團結力、凝聚力的形成。黨內民主制度的完善,能夠為中學黨組織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及科學的借鑒方針,確保中學黨組織建設的順利進行。主要表現為校園組織結構要素的和諧、教育環境的和諧、教師人際關系的和諧、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等。
1.以民主集中制為基本原則
貫徹落實黨內民主集中制,是實現公平公正、共同參與、民主權利的有效途徑,也是協調黨內各成員之間關系、確保權利落到實處的重要保障。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形成以和為真、以和為善、以和為美、以和為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提高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堅持暢所欲言、共同決策、深入探討、多方求證、實地考察等方式相結合的制度,增強黨內領導班子的執行力、凝聚力,確保黨內民主得到真正的貫徹及落實。
2.確保各項民主權利落到實處
學校黨組織要形成清正廉潔的作風,積極工作,關心黨員,解決黨員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還應當以公平、公正、平等為原則,保障黨員參與權、知情權、投票權、決策權的順利實現,尊重黨員在黨內組織中的重要地位,保障其積極性的落實。參與性提高了,民主權利落到實處了,黨內民主制度才會真正發展及壯大起來。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引導
1.加強黨組織干部隊伍建設
要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努力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為基礎,努力加強領導班子的治校能力。領導干部應當以大局為重,不斷提升自身駕馭全局的能力。同時,培養一批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經得起考驗的黨組成員,充分發揮其黨內領導及指揮能力。注重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強有力的指揮能力及作風。遇事抓重點、抓關鍵,杜絕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作風,定期在黨組織內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確保其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充分發揮優秀青年教師的作用
青年教師具備知識新穎、思想先進、接受能力更強等特點。因此,務必著重培養優秀青年教師,并發揮其主力軍的作用。黨組織可以通過在生活上關心、政治上引導、教學上互助等方式,加強對青年優秀教師的引導。同時,還應當堅持將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鼓勵并號召青年教師積極參加黨內活動、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隊伍中來,為形成一支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精、知識水平高的中學黨組織隊伍做好人才鋪墊。
(三)加強中學校園基礎設施建設
學校黨組織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引領者,而學校是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所以,學校黨組織要緊緊圍繞建設和諧校園這一任務,加強學校黨組織的思想、組織、制度建設,促進校園和諧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師生生活及教學質量的高低,也對黨組織建設、和諧校園建設產生較大影響。學校基礎設施范圍較廣,現僅就發揮網絡效應和干預師生心理健康方面談一談看法。
1.重視校園網建設,充分發揮網絡效應
充分利用好網絡媒介作用,以優秀的網絡文字、圖片信息、影音資料等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黨組織內部也應建立具備自身特征、代表自身使命的網絡運行系統,幫助學生調整思想意識形態,確保網絡效用落到實處。
2.建好心理咨詢室,正面干預師生心理健康
師生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其政治思想的發展情況。加強師生的心理干預力度,潛移默化地深入師生日常生活中來,化解存在的矛盾,解決突出的問題。同時,中學黨組織應當制定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對廣大師生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針對不同師生提供不同的心理干預路徑,在解決其心理問題的同時,增強其黨性修養,促進其自覺意識的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現象的出現,越來越多新鮮元素的注入,容易使得年輕師生的思想被干擾,黨性修養降低、政治覺悟變差,這對其自身發展、和諧校園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都是十分不利的。加強中學黨組織建設,從細處、實處著手,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黨建工作,提高黨員積極性,并將先進知識、先進經驗納入黨組織建設中來,為現代化校園建設、和諧校園建設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丹.淺談學校黨組織在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中的作用[J].教育藝術,2009(12):25.
[2]王仁武,范彬.學校黨組織在建設和諧校園中的新思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30):86.
[3]何孝英.鄧小平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理論與實踐[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4]劉川生.中學校園黨的組織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
[5]劉川生.中學校園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究[A].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黨建研究課題文集[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