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醫學部,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 基礎醫學畢業生主要從事醫學院校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學生需要具備自然科學、醫學理論等知識。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因此,高職院校中教師需要自覺提高人文教育的意識,以此提高人文教育水平。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制訂教學計劃,提高職業素養。
[關 鍵 詞] 高職;基礎醫學;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099-01
人文教育指為提升學生道德素養、促進其理想人格塑造、建立正確社會觀與價值觀的教育,其核心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高職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還應具有人文精神。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將文學、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滲透入基礎醫學教學中。本文將以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使其具備優秀的職業素養。
一、提高滲透人文教育的意識
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基礎醫學教育延續著臨床醫學的教育模式,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沒有意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對人文教育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根據調查,基礎醫學教學課時少、內容多,教師往往忽視人文教育,認為基礎醫學教學與人文教育毫不相干。可見,要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先要提高教師的滲透意識。首先高職院校領導成員需要轉變對人文教育的認識,了解人文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亦可培養其職業精神,并能加深學生對醫學知識的理解。然后需要提高基礎醫學教師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度,重視在基礎醫學教育中開展人文教育課題的研究。同時教師亦要明確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課堂引導作用,利用課程重點內涵,將人文教育滲透入基礎醫學教學中。
二、提高滲透人文教育的水平
(一)創新學生思維模式
學生與教師皆受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思維模式較為單一,亦不擅長利用人文精神與辨證意識進行思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著影響。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辯證能力,創新其思維模式,培養其人文精神,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科學表明,將哲學知識滲入教學中,可有效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具有科學性亦具有辨證意識。在基礎醫學教學中亦是如此,例如,在免疫學課程中,在介紹免疫血清時,著重講解動物免疫知識,使學生明確動物免疫血清雖能治療病癥,卻也可以導致病癥。將醫學中同時具有“利”與“弊”的事物向學生講解,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了解哲學中的“對立統一規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需要教師一一探索,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滲透人文精神,以此逐步引導學生具備獨特的思考能力,創新其思維模式,建立起與基礎醫學適應的思考方法。
(二)提升學生責任感
大學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責任感的重要時期。在傳統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著重講解考試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影響了學生價值觀、道德觀、責任感的塑造,學生的職業素養也因此受到制約。基礎醫學畢業生主要從事院校授課、研究等工作,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提升學生的責任感是滲透人文教育的一個策略,亦能保障基礎醫學學生具備職業意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關注人體結構的基礎上,了解人體生理結構、心理活動等知識,利用心理學、哲學等內容加強學生對生命的敬畏感,切實做到對工作認真負責。并將心理學與哲學中的生命問題貫穿入課程始終,利用醫學實例引起學生的重視。例如,在講解免疫學超敏反應一章時,告知學生由于忽視是病人過敏史及過敏體質,不按照規定做好抗過敏準備,從而導致病人過敏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并告知學生不應用生命作為粗心大意的代價,以此強調醫學工作責任感的重要性。
(三)創新教學手段
以上兩點需要在教師具備正確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滲透人文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并根據其制訂教學計劃,根據教材尋找與人文教育相關的內容,以此弘揚與基礎醫學相關的人文藝術特性與人文教育思想。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利用職業需求設計教學方案。切實將基礎醫學知識與人文教育融為一體,提高學生人文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責任感。
三、提高教師人文素養
基礎醫學教師滲透人文教育的成果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因此加強教師的人文知識、構建人文精神是滲透人文教育的關鍵。筆者建議基礎醫學教師要著重了解哲學、心理學、法學、文學、藝術等相關知識,并切實提高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利用正確的語言與行為進行教學。此外,作為基礎醫學教師還具有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等義務,利用正確知識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切實提高學生人文精神。例如,在講解病原生物學時,將非典期間醫生的艱苦奮斗、晝夜工作的事例引入課程中,使學生明確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而使其意識到工作的責任與樂于奉獻的重要性。
總之,高職院校具備專業化的教學理念,因此需要將哲學、心理學、法學等人文教育滲透入基礎醫學教學中,培養出具備高素養、高能力的優秀人才,既可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又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謝蔚,方國敏.醫學人文教育與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6(1):34-35.
[2]時統君.醫學人文教育功能簡論[J].醫學與哲學(A),2014(1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