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勛 馬 波
由士官選晉量化考評個案透析基層黨支部建設突出問題及對策思考
鄧艷勛 馬 波
某旅炮兵團為推動士官選晉科學化公正化和透明化,研究制定并試行了《士官選晉量化考評細則》(以下簡稱《細則》)。該《細則》采用千分制,囊括政治理論、共同課目、專業課目、加分項目以及民主評議、現實表現由定性轉量化等創新性內容。經過試行,大部分優秀士兵在“大排隊”中脫穎而出被選晉為初級士官。當然,由于初次創新嘗試,難免會出現一些缺陷和不足。但筆者看到,隱藏最深、危害最大、最難發現與剔除的并不是《細則》“問題本身”,而出在“問題之外”,即基層黨支部建設突出問題。
“聰明反被聰明誤”——原則標準這把尺有所傾斜。在《細則》中,“現實表現”一項由支部打分,“按照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進行綜合排名。優秀為120至150分;良好為90至120分;合格為60至90分;不合格為0分。各等級內依據排名再次評定分數”。機關收集評分結果:竟有為數不少黨支部對所屬全部選晉申請人評分均為滿分——150分。機關與支部交流評分結果并提出改進方法,但某些支部仍然以規定無“硬性”為由拒絕更改分數。經調查,支部“一刀切”打高分是搞所謂“一碗水端平”,不想造成支部與申請人矛盾,以及“鉆制度空子”提高本單位人員總分排名。
各支部利用《細則》漏洞對申請人不分良莠類別、不分素質高低、不分落后先進,主觀采取取悅、照顧、平衡、不負責任的矛盾上交,這不只反映某個黨員干部為官品行發生偏差,更暴露出某些黨支部作為戰斗堡壘原則性的缺位,至少說明在商議和決斷單位建設大事要事中不能完全起到把關定向、堅持標準、錘煉黨性的作用。孰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得小便宜失大節,拾小實惠喪大德,以小見大暴露黨性不堅、立場不穩的劣源,并以此推斷,在更多的利益和敏感領域里,很難有信心有底氣有保證做到是非分明、不偏不倚。
“事后諸葛亮”——主動作為這股勁有所消減。選晉士官結束后,首長機關征求各支部對《細則》意見,不少支部黨員一股腦大發牢騷,主要集中在“只要申請就可參加機關考核,某某思想品質差反而留下了”“專業類型不同,某某小專業一開始就占據優勢”等等。分析發現,很多問題完全可以在《細則》實施過程中適時提出立即解決、當面交流立刻化解,完全不必事后扼腕嘆息和亡羊補牢,但都以“正式文件已經下發,我們左右不了”“首長自有首長考慮,我們位卑言輕”為由選擇緘口不言和“壁上觀”。
支部成員此種明哲保身、“事后諸葛亮”以及不善發聲、不敢諫言的習慣性做法,著實反映了個別支部班子主位意識、主導觀念、主動思考有鈍感,不能夠站在為部隊建設健康發展、為戰斗力良性生成的高度思考問題,不能夠站在“帶頭人”“掌舵手”的角色定位上挺身而出、主動作為;更缺少“哪怕是錯的,我也要提,哪怕不被采納,我也要說”的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這種把自己當“死棋子”,思維怠惰、不求建樹的思想認識和定位在基層還有一定市場。
“為官避事平生恥”——堪當大任這腔志有所懈怠。該《細則》較大偏頗是嚴重削弱了支部的審查、測評和推薦權的重要法定職能,實質上只剩余“300分”的影響力,不僅不符合士官選晉法定程度,而且降低了支部集體領導威信。團黨委立即決定“還權”“放權”,沒想到的是有極少數支部并不贊成,理由是“有了權力就有‘招呼’,我們不愿頂,有時也頂不住”或者是“權力上交,我們沒意見”。
說到底,有的基層黨支部不愿面對和承擔因履行權力而帶來的壓力,不愿在“矛盾網絡”“利益中心”里碰釘子、堅持真理、以正壓邪,只想當太平官,過太平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存在此種思想的支部成員和班子,個人政績和連隊建設一般都平平淡淡,官兵精神面貌低迷,團結力向心力領率力疲軟。為何?挪威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班斯騰·班生講:“一個人越敢于擔當大任,他的意氣就越風發。”同理,一個班子越敢于擔當大任,他的隊伍意氣就越風發。
“邯鄲學步亦步亦趨”——創新能力這堂課有缺位。在《細則》試行前后,機關專門召開書記座談會以及分方向、分建制與各黨委(支部)交流意見建議。尤其是在《細則》實施后,首長機關隨時跟蹤問效,但反饋效果并不佳,主要表現在:有的支部粗略閱讀研究,上下一般粗;有的不能依據單位實際提出切實可行建議;有的完全照本宣科,“你怎么制,我怎么辦”,精準細化工作不會做。
由此可以看出,某些基層黨支部在日常工作、完成大項任務中,“等、靠、要”思想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尤其是獨立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時,少數支部在創新方法、精益求精上缺乏后勁,只能錦上添花,不能另辟蹊徑;只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趨,不能產生真知灼見形成自己的東西。
通過一份《細則》試行暴露的基層黨支部建設問題不是偶然的,它與不少支部黨員和支部“一班人”頭腦中某些重要思想觀念缺失有著必然聯系,這也是今后需要著力培塑的。主要是:
“位卑言不輕,責任重如山”。革命隊伍一釘一鉚、一位一職都是部隊建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從根本性質宗旨上說是一致的,不存在孰輕孰重、孰尊孰卑的問題。基層黨支部是名副其實的戰斗堡壘,是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基石和單元,是官兵賴以信任和依靠的核心。官兵思想精神狀態、心事心理心緒、利益愿望訴求等都需要黨支部靠上去了解、貼上去傾聽、深入進去研究解決,很多時候要為上級黨委決策指示提供“第一手資料”,為上級制定科學合理、長遠管用的計劃規劃和制度措施奠定堅實的事實和群眾基礎。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黨支部每一個建議、每一次獻策皆關乎部隊建設長足發展大計,關乎官兵切身利益和成長進步。
“斗爭在身邊,警惕和平官”。黨支部勇于擔當主要體現在堅持原則、堅守黨性、堅固信念上,可以說“無堅持無發展、無堅持無勝利”。堅持意味著斗爭,包括在日常工作事務中與不良行為和風氣作斗爭。一次士官選晉,要控得住、化得了來自內部的“戾氣、怨氣、無名氣”,堅持原則標準不動搖,堂堂正正、光光明明理事辦公;要抵得住、受得了來自外部的“說情風、加壓泵”,堅持支部議事制度、條令法規不動搖,絕不以私情駕馭支部決議、以歪風扭曲官兵價值導向。堅決摒棄和平積習下安安穩穩當官、平平安安處事、不分是非隨波逐流、不辨真偽隨聲附和的思想和行為。
“時代新浪潮,不進必自退”。現階段,全軍各部隊正處于軍事組織體制改革、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政治生態濯清換顏的關鍵期,各項工作務必要以全新的觀念、前瞻的眼光、科學的思維進行運作籌劃。一份《細則》的推行實施提醒和警示我們:務必要促動和強化基層黨支部的主動開拓創新能力。實現強軍目標,不能全靠頂層設計、上層領導從上至下解決所有問題,更多的困難需要下層尤其是支部一級的凝合聚力、攻堅克難,更多的成果經驗需要基層營連的實踐孕育、發揚傳承。因此,正確面對和篤實解決基層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是適應新發展新要求的必經之途。
【作者系77678部隊部隊長、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