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貴陽市310家社區社會組織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孫 暢 明 慧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社區社會組織的自主性研究
——以貴陽市310家社區社會組織為例
孫 暢*明 慧*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本文以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為中心,通過歸納組織自主性概念和總結影響組織自主性的相關理論研究,試圖分析其自主性狀態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組織自主性。主要從制度、組織、政治三個層面對其進行實證分析,運用調查問卷及實地訪問的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根據調查結果了解貴陽市社會組織的自主性強弱,挖掘出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本文望能對地方治理創新實踐中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方向提供些許借鑒。
社區社會組織;自主性;貴陽市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組織迅速發展,國內外學術界對中國社會組織研究的興趣不斷增強,并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在中國近年來興起的新一輪地方治理創新實踐中,許多地方出現了以參與治理為導向的新型基層社會組織,他們活躍于公共領域,擁有地方政府以及基層權力機構和自治組織所缺乏的多種社會資源,同時又嵌入地方政府所主導的治理結構之中,使原有結構發生了深刻微妙的變化,[1]并且帶來了特定的效果。其中,尤其社區社會組織是基層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社會組織形式,它們除了具有非政治學、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社會組織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活動面向社區,服務對象主要是居民,影響限于社區等特征,社區社會組織最能夠體現共同體的思想,在社會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2]學術界的共識是:社會組織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功能:他們可以彌補政府和市場的不足,提供各種社會服務(葛道順2011);也可以促進多元社會整合,推動社會管理創新(關信平2011、馮剛2012);還是推動當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系轉型的重要力量(王名2009、鄭杭生2011)。
以上的文獻研究表明:學術界共享有同一種假設,即:社會組織得以發揮上述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其具有一定自主性。綜觀已有相關文獻,本文發現雖然自主性已進入學界視野幾十年之久,[3]本文試圖通過對組織自主性進行操作化,從制度、組織、政治三個層面為切入點進行實證分析,以文獻收集的方式找到能對組織自主性產生影響的因素,提取出有關自主性測量標準的若干指標,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貴陽市社會組織自主性情況進行分析。由此了解貴陽市社會組織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或許能對地方治理創新實踐中社會組織的發展方向提供些許借鑒。
關于自主性的定義并不多見,就現有文獻資料來看,國內學者在討論社會組織自主性時往往有獨特的問題意識,指的是政治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自主行動行為。在實際研究中的每個案例都有各自的關注點,[3]因此對于自主性的操作化定義也有所不同,有的將自主性視為社會組織有選擇地確定服務項目(姚華,2013);有的將這種自主性行為視為是其自主決策和自主決定內部事務的過程(范明林,2010);[4]以及研究從社團領袖的產生、日常活動的獨立性及財政獨立等角度來理解自主性(陳健明、丘海雄,2002);還有的研究對自主性的定義是:“按照自己的目標來行事”。[5](王詩宗、宋程成,2013)。
本文根據文獻分析將自主性水平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制度層面、組織層面、政治層面(圖1)。

圖1
(一)制度層面
1.資源來源:在王詩宗等人提出假設社會組織在資源層面的相對獨立性越大,其受政府的影響越小、相對政府的自主性就越大,在后文通過定量測量方法的驗證了該假設成立,[6]則我們可以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組織的重要資源越依賴于政府,其受政府影響的可能性越大、活動空間就越小、保持自主決策的可能性也越小。
2.專業技術:有學者提出命題:社會組織受專業主義導向觀念的影響越大,其自主性更強。文中對于專業主義的定義是:強調市場導向,雇用專業的管理人才、專職人員來運作組織。[7]因此我們可以將一個社會組織的專職人員、社工人員的比例大小,是否擁有正式外部咨詢顧問以及是否具備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作為測定組織自主性水平的證據。
(二)組織層面
1.工作領域:黃曉春對社會組織的自主性提出了三個維度,作者提出政府對提供不同社會產品的社會組織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這樣就會影響社會組織在選擇活動領域時的自主性生產,而社會組織作為基層社會訴求的承載者同時試圖根據自己的意愿或所代表群體的預期來提供產品。[8]這一過程中折射出來的是社會組織與社會的價值、需求之間的關聯,在這一維度上的自主性越強,這些組織基于社會訴求自主提供社會產品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我們從中提煉出一個社會組織的自主性水平可以通過衡量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決定提供產品的范圍來測定。
2.活動地域:根據1998年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的規定,正式登記的社會組織都需要由登記管理部門核定其章程,尤其是“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并據此進行管理。根據這一條例,如果某個社會組織了其章程規定的活動地域,社團管理部門會對其進行必要的管理。[9]由于上訴條例的規定形成了具有較強國家法團主義特征的社團管理體系,它決定了社會組織的規模和社會動員能力,由于受到制度環境的制約前者只能在有限地域范圍內活動,通常只能保持較小的社會影響力,也無法產生跨區與其他社區力量互動合作。因此,我們可以將一個社會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決定活動的范圍來作為測量該組織自主性水平的標準。
(三)政治層面
1.政治關聯性:首先,有學者提出假設即:“非營利性組織自主性的體現與該組織高層管理者政治關聯以及知識構成有關”,在后文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對假設進行驗證,該研究認為,“經由高管的只是知識和做事方式的作用,政治關聯會影響到非營利組織在正式的、資源分散及決策權威等自主性獲取方式的選擇。”再者,王詩宗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國社會組織中,領導者有無政府機關的工作經驗,對于組織能否設立及組織實際活動的自主性有很大影響。”故而提出命題:“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共容利益越大,組織既有的獨立性受到損害的可能性就越小,社會組織的自主性越強。”[10]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一個組織其高層領導者的政治關聯程度作為評價該組織自主性水平的標準,即:組織內領導者的政治關聯程度越高,其自主性水平越高。
2.自我決策權:黃曉春認為政府部門和黨群組織都試圖引導社會組織發展,這種引導通常表現為對后者內部運作過程施加壓力,“一個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決定組織內部運作過程”這一維度呈現了多重力量交織下社會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和治理過程,揭示了保持其社會學目標、方法和運作過程一致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一個組織保持社會屬性具有重要意義。[11]因而我們可以將一個社會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擁有自我決策權作為評定其自主性水平的標準,如果該組織在運行過程中易受到外部干預,則認為其在該維度的自主性水平較低,反之,亦然。
本次研究對象我們選擇的是與居民生活聯系最緊密的社區社會組織,通過對貴陽市310個社區社會組織進行調研來得到現階段貴陽市社會組織自主性程度。主要采取兩種形式,一種是摸底統計調查,另一種是問卷調查。(1)摸底調查:通過摸底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貴陽市共有社區社會組織601家,其中,登記的有324家,未登記的有277家;(2)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共設計調查問卷兩份:一份是《社區社會組織調查問卷》,包括社區社會組織及負責人的基本信息、社區社會組織的運作及資源情況、社區社會組織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情況、社區社會組織的活動開展及其功能等內容;另一份是《社區負責人調查問卷》,主要包括社區成立的時間、社區類型、社區居民的相關概況、社區主體實際參與討論和決策的治理事務的情況、所轄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與發展狀況等內容。其中,《社區社會組織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320份,回收316份,有效問卷310份,問卷有效率達98%;《社區負責人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93份(每個社區1份),回收93份,有效問卷93份,問卷有效率達100%。
綜合上述統計調查的結果,具體結論如下:
(一)制度層面
1.資源來源指標:我們通過該組織獲得資金支持的力度來進行考評,若資金來源大都依靠政府支持則認為其資源獲取自主性較弱。調查結果顯示:29%的社區社會組織認為政府和社區沒有對其提供過資金支持或很少為其提供資金支持,25.2%的社區社會組織認為得到過政府的資金支持,但不能夠滿足組織發展需要。[12]僅有11.5%的社區社會組織認為政府和社區提供的資金支持能夠滿足組織發展的基本需求。
2.專業技術指標:我們通過該組織是否得到專業的技能培訓、專職人員的多少以及是否招募社工來考評,若其擁有較少技能培訓活動以及專職人員較少則認定該組織專業技術自主性較弱。除了從政策、項目、信息等方面幫助社會組織發展之外,政府和社區還從技能培訓方面對社會組織進行扶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3%的社會組織認為政府和社區沒有對其提供過培訓;21.6%的社會組織認為政府和社區為其提供了較多的培訓。從專職工作人員人數來看,有38家社區社會組織擁有20人以上的專職人員,占組織總數的17%,僅有81家社會組織曾經招募過志愿者,這一比例只占到調查總數的26%。
(二)組織層面
1.工作領域指標:我們通過該組織是否參與在社區開展活動及提供社區服務來考評,若其很少在社區開展活動或提供服務,我們認為該組織工作領域自主性較弱。調查結果顯示:66.7%(74位)的社區負責人認為社區社會組織并沒有參與社區事務治理;總的來看,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事務治理的廣度、深度和效度不夠。在訪談中發現,社會組織參與社區事務治理的欲望也不是很強烈,始終抱著一種無所謂的姿態,認為社會組織參與社區事務治理的意義和作用不大。
2.活動地域指標:通過活動場地的范圍及與社區或周邊其他社會組織互動程度進行考評,即若該組織能自主決定開展活動場域范圍較小以及鮮有與周邊組織合作,我們認為其活動地域自治性較弱,73家表示幾乎沒有互動,只有11%的社區社會組織表示互動很頻繁:在與組織周邊社區內負責人的互動程度上也呈現出弱互動性,認為幾乎沒有和比較少互動的達到78%:同時與周邊社區的代表(如有威望的人士)和組織周邊學校的負責人互動都是弱互動性,只有不到20家社區社會組織表示與上述兩類人群有很頻繁的聯系。
(三)政治層面
1.政治關聯指標:我們通過該組織自我認知來評價政府是否對本組織的發展提供幫助,以及對其負責人是否存在政府的工作經歷進行考評,若其與政府有相關聯系,并因此能夠為本組織帶來某些支持則認為該組織擁有一定自主性。調查結果顯示,59%的社會組織認為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項目對其自身發展作用較大,此外,超過50%的社會組織認為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對其自身發展幫助較大,僅有不到7%的社會組織認為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對其自身發展毫無幫助或作用較小。
2.自我決策權指標:我們通過該組織負責人任命方式、受到主管單位何種問責以及在與社區合作中是否擁有決策權作為考評標準,若其擁有較大決策權我們認為該組織擁有較強的自我決策自主性。在實地調研中發現負責人產生方式是組織直接選舉任命的比率占59%。在組織受到主管單位何種程度問責問題上,28%的組織表示沒有上報任何事項.在承擔社區具體事務方面,社區與社區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多于參與社區決策方面的合作。
從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知:首先,從制度層面我們可以看出,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對政府和社區并不具有強烈的資源依賴性。政府較注重對社區社會組織的技能培訓,并對其提供較多幫助,但組織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仍然不高。首先,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獲得地方政府和社區資金支持較少,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低,有近30%的組織認為政府及其他部門沒有對其提供過資金支持或很少提供資金支持。其次,從專業技術來看,有近70%的組織表示他們得到了較多來自政府或企業的技能培訓,但組織擁有的專職員工數量少,調查結果顯示,有20人以上的專職人員的組織只有38家,僅有53家組織擁有正式的外部咨詢顧問。同時,據統計只有26%的社區社會組織招募過社工,甚至,有少數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社工。[13]
其次再從組織層面進行考評,我們可以發現,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事務治理方面表現并不突出,仍有很多組織沒有開展社區活動或提供社區服務,并且缺乏與周邊其他社會組織互動合作。這多是因為根據各組織的類型規定了該組織只能從事于屬于自己工作范圍內的活動,不能參與工作范圍以外的其他服務活動,因此在工作領域上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的自主性較弱。同時,在調查中發現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整體上與周邊社會組織合作開展活動的次數很少,在與其他社會組織領導人的互動程度上,認為幾乎沒有和比較少互動的組織達到78%。因此,在活動地域上也呈現弱自主性。
最后,政府對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幫助較大,但是組織負責人與政府關聯并不突出。雖然有近60%組織表示自己得到了政府較大的政策及項目支持,實際上組織與政府部門間的互動很少,僅有17家認為與政府部門有很頻繁的聯系,只有不到20%的組織負責人有過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經歷。從自我決策權來看,組織的負責人產生方式大多數是組織直接選舉的,鮮有政府直接任命的情況,在問責程度問題上,只有五分之一的組織會定期上報所有事項,整體上報情況不是很顯著。[14]因此,在政治層面,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在發展方面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而且在本組織領導選舉及自我承擔問責上都有較大自主性。
總的來說,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總體上規模小,數量少而且服務能力較弱,在很多行業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組織的自主性程度較弱,主要表現:其一是專業人才的缺乏,組織內部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在實際工作中也缺乏規范的工作標準,這就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辦事能力也不強,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將會由于其工作能力的欠缺從而失去很多發展的機會,組織本身也很難爭取到機會。其二是活動范圍及參與服務的不足,調研中發現大多組織都沒有與其他社會組織展開合作,也沒有出現跨區提供服務的情況,這是由于受主管部門的約束,組織自身不能自主承接跨區服務或是自主決定是否開展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合作。同時,貴陽市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事務治理方面表現并不突出,很多社區社會組織并沒有實際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去,這表示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的并沒有起到預期效果,這一點仍需不斷完善。其三在于與主管單位以外部門的聯系太少,不能讓上級部門及時了解到本組織的現實狀況,從而缺少來自政府或企業的幫助,也難以獲得發展所需的資源。但是現如今社會組織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貼近人民生活的社區社會組織更是在社區建設、社區治理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在這種情境下讓社區社會組織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就能夠使得他能夠有能力有權利在社區開展更多的利民的活動,[15]彌補政府和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保證社區社會組織一定范圍的自主性能夠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如:組織在工作領域有更大自主性,就能夠開展多種類型的活動,而不是局限于某種單一的活動類型。若在活動地域有更大自主性,就能夠跨區或者與其他組織合作開展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居民間的友好往來,營造和諧的生活環境。
[1]顧昕,王旭,嚴潔.公民社會與國家的協同發展——民間組織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對其公共服務效能的影響.開放時代,2006(05):103-112.
[2]Chris Ansell,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Research,2007,18:543-571.
[3]紀鶯鶯.當代中國的社會組織:理論視角與經驗研究.社會學研究,2013(05):219-241.
[4]Brock,Davidm,2003."Autonomy fin dividualsand organizations:Towards Strategy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l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1):57-73.
[5]張沁潔,王建平.行業協會的組織自主性研究以廣東省級行業協會為例.社會,2010(05):75-95.
[6]王詩宗,宋程成,許鹿.中國社會組織多重特征的機制性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4(12):42-59.
[7]王詩宗,宋程成.獨立抑或自主:中國社會組織特征問題重思.中國社會科學,2013(05):50-66.
[8]張緊跟.從結構論爭到行動分析:海外中國NGO研究述評.社會,2012(03):198-223.
[9]黃曉春.當代中國社會組織的制度環境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15(09):146-1647.
[10]唐飛.政府轉型背景下社會組織的自主性問題研究.浙江大學,2013.
[11]郭月楠.中國非政府組織自主性研究.西北大學,2008.57.
[12]陳路.中國非營利組織自主性問題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14.
[13]郁建興,李慧鳳.2011:“社區社會組織發展與社會管理創新——基于寧波市海曙區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1(5):28.
[14]張立民.日本一半國民參加過社區志愿活動[J].社區,2012(1):62.
[15]陳洪濤,王名.“社會組織在建設城市社區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基于居民參與型社區社會組織的視角”.行政論壇,2009(1).
孫暢(1993-),女,漢族,江蘇無錫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組織;明慧(1993-),女,漢族,貴州安順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區治理與社會組織。
D669.3;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