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茁
大連科技學院交通運輸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應用型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考核改革研究
——以大連科技學院為例
王 茁*
大連科技學院交通運輸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以大連科技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為例,分析應用型轉型新形勢下的本科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及要求,提出培養應用型交通運輸人才需要具備的實踐課程體系改革思路與設計理念,以及針對特色專業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方法,為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應用型;交通運輸;實踐課程考核
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都面臨應用型轉型的新形勢,交通運輸專業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從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實踐課程出發,研究更適合于應用型轉型期的本科高等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目前全國已有244所高校開設交通運輸專業,其中鐵路方向有北京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10余所。隨著國家高等院校應用型轉型進程的不斷推進,交通運輸業不斷發展,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也隨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致力于為城市發展培養高端、專業的應用型人才[1]。構建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服務于地方,應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從為促進經濟發展、推進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培養具備有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2]。
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從深化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強化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等方面出發,對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以深化基礎理論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聯系與應用,對本專業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動手應用能力的培養,從教學實踐中,潛移默化,逐步深入的提升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講書本知識應用到現實生產中的能力,探索并構建具有各高校自身特色的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一)創造應用型轉型的教學條件
傳統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往往采用教師下達任務、學生按照課程設計指導書按部就班地進行課程設計,這種教學會使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鍛煉和提升。以口試答辯為依托,采取理論引導的教學法,更多的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設計當中,要求學生先動腦、再動手。嚴格按照鐵路規范進行設計,也可加深對鐵路車站設計、施工及站內作業的了解,提高設計成果的準確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二)增加應用型實踐類課程設置
我校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安排,主要有鐵路行車組織課程設計、鐵路貨運組織課程設計、列車牽引電算程序設計、編組站實習、交通調查實習等。在接發列車實訓、編組站作業實訓、調車工作實訓等專業基礎課程中,采用現場模擬實驗教學、分組實訓,加深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在實踐環節中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切實鍛煉實踐能力。
《鐵路站場課程設計》是實踐性、知識綜合運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區別以往的實驗課程教學中,設立課程設計實踐課的目的不僅是為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不同于校外認知實踐課程為達到現場認知、將書本知識“活化”的目的,在教學方式上由教師下達設計任務,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完成設計,鼓勵學生將思路擴展打開,教師僅作為指導,通過該課程設計,為使學生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強的鐵路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打好基礎。
(一)課程成績構成結構
根據考核內容將課程考核分為四個方面采取百分制統計,總成績100分,包括:出勤成績10分,設計能力30分,設計說明書30分,設計比例尺圖30分,并折算為優良制,作為最終考核成績。總成績100分-90分為優,89分-80分為良,79分-70分為中,69分-60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
(二)課程評價基本要素
1.出勤情況:本課程共進行2周,每周28學時,合計56學時。其中曠課、事假、病假和遲到,以及無理由未出勤等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扣分。
2.設計能力:主要考察學生是否能夠跟隨指導教師按進度完成課程設計的情況,以及實踐課進行過程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對本學科理論知識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設計說明書:考察設計說明書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書寫是否規范,內容是否完整、結構思路是否清晰明確,涉及設計的部分是否合理、計算的部分是否準確、設備詳圖是否正確、詳圖的鋪畫是否清楚明確,以及車站設備的完整情況等。
4.設計比例尺圖:考察設計比例尺圖的鋪畫具體情況,包括站場比例尺圖的規范性和整潔性、圖中設備的符號表達是否正確、尺寸標注的正確性及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所設計鋪畫的詳圖是否能夠保證任務書中要求的相關行車和調車作業條件。
(三)課程考核評價標準細則
按照考核內容的四個方面,細化更為具體的內容及相應要求,按照學生完成情況制定分級評價標準,最終綜合給出課程設計成績。

表1 《鐵路站場課程設計》各基本要素的評價標準細則
本文根據大連科技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應用型能力要求,分析并論述了應用型新形勢的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條件、實踐課程設置以及特色時間課程考核方式,致力于探索應用型轉型的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考核體系設置。希望對其他高校鐵路類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能夠提供一定的借鑒。
[1]肖倩.基于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探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2):155-156.
[2]劉曉惠,孫慶峰.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2(03):89-90.
王茁(1987-),女,黑龍江鶴崗人,碩士,大連科技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工程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城市交通、軌道交通、交通安全及鐵路運輸等,近年從事城市公共交通規劃方面的研究。
F50-4;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