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鳳



摘 要 目的:研究臨床護理管理實踐中應用護士分層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住院部2016年1—3月的100名患者和2016年4—6月的100名患者,作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研究組實施分層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檢查結果和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基礎護理評分(98.6±0.5)分,護理安全評分(97.1±1.2)分,病房管理評分(96.3±0.8)分,健康教育評分(97.6±1.1)分,護理文書評分(95.5±0.9)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評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7.00%(97/1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護理管理實踐中,應用護士分層管理方案可提高護理人員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健康教育、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的水平,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護理管理; 護士分層管理; 護理質量; 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24-0012-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and its value research
WANG Qinfeng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xiang County, Dongxiang 3318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chem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100 patients from April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in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randomly as the control and study groups.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was applied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for the study group. The result of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asic nursing score was(98.6±0.5) point, nursing safety score(97.1±1.2)point, ward management score(96.3±0.8)point, health education score(97.6±1.1) point, and nursing documents score(95.5±0.9)point of the study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mparison of the satisfaction for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patients,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7.00%(97/100,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cheme can improve the basic nursing, nursing safety, ward management,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documents and the level of nursing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nursing administration;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quality of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在醫療服務多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護理業務增多與護理人員緊張的激烈矛盾,且基層護士工作量較大[1],對護理質量有不良影響。護士分層管理作為一種以護理人員職責、職稱及工作能力為標準進行劃分的管理模式[2-4],有助于規范護理人員職責范圍,對提高管理水平、優化護理質量而言意義重大[5]。為研究臨床護理管理實踐中應用護士分層管理方案的價值,本研究以我院住院部患者為觀察對象,比較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與分層管理模式實施效果差異,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住院部2016年1—3月的100例患者和2016年4—6月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檢查結果和滿意度。
對照組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齡21~80周歲,平均年齡(48.6±2.3)歲;研究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齡20~80周歲,平均年齡(47.2±3.5)歲。對比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分層管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即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排班表開展護理操作。
研究組實施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其中助理護士層級納入標準為:護理專業畢業參加工作≥1年,尚未注冊護士執業證書,但經崗前培訓且取得合格證件;
初級責任護士層級納入標準為臨床護理工作經驗≥1年,已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并合法注冊,有護士及以上職稱,培訓資歷≥1年且考核合格;
高級責任護士層級納入標準為臨床護理工作經驗≥5年,已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并合法注冊,有護師及以上職稱,工作資歷≥2年;
責任組長層級納入標準為大專學歷且工作資歷≥10年或取得本科學歷且工作資歷≥6年,具有主管護師級以上職稱;
專科護士層級納入標準為工作資歷≥8年,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
將傳統方案中以責任護士組長、責任護士、低年資護士對患者各司其職的“小組三層”護理模式調整為包括護士長在內的小組內人人負責自己所包干患者的模式,每組由5名護士組成,5名護士分別來自不同層級。
各試點病區一般設立2~3個責任組,每名護士包干4~8例患者,負責其包干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期間的所有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工作。其中,助理護士以基礎護理工作為主,負責完成一些輔助工作,主要護理病情輕微患者;初級責任護士負責癥狀較輕患者的護理工作;高級責任護士負責癥狀較重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高級責任護士及專科護士負責癥狀較重且技術難度較大患者的護理工作(高級責任護士及專科護士不參與值夜,以確保危重癥患者護理服務的連續性與動態性)。小組內分工協作,上一層級護士指導、協助下一層級護士工作,責任組長監管本組的總體護理工作質量。
1.3 觀察指標
以護理質量檢查結果、護理滿意度為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
護理質量檢查項目包括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護理文書,單項評分值域為0~100分,分值高代表護理質量好,分值低代表護理質量差。
護理滿意度根據本科室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評分結果進行評價,總評分值域為0~100分,根據評分結果劃分3個等級,以90~100分為非常滿意,以60~89分為基本滿意,以0~5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單位:%)。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檢查結果
護理質量檢查結果顯示,研究組基礎護理評分(98.6±0.5)分,護理安全評分(97.1±1.2)分,病房管理評分(96.3±0.8)分,健康教育評分(97.6±1.1)分,護理文書評分(95.5±0.9)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2.2 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7.00%(97/100),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
3 討論
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工作壓力巨大,較高的離職率對臨床護理質量也有嚴重威脅[6-8]。護士分層管理模式作為一種以護理人員職責、職稱及工作能力為標準進行劃分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規范護理人員職責范圍,落實責任制度,對提高管理水平,優化護理質量而言意義重大[9-10]。表1顯示,研究組基礎護理評分(98.6±0.5)分,護理安全評分(97.1±1.2)分,病房管理評分(96.3±0.8)分,健康教育評分(97.6±1.1)分,護理文書評分(95.5±0.9)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護士分層管理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
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實施依托于對護理人員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具有扁平化特點的責任包干制工作模式,使學歷結構、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及工作職稱不同的護理人員能夠在適宜的層次擔任相應合理的護理工作,將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體現“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基本原則[11-12],層層把關與嚴格落實,進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水平。表2顯示,研究組總滿意率為97.00%(97/100),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護士分層管理可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護士分層管理模式能夠使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各盡其能,嚴格履行自身職責。每一位責任包干護士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有更多時間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特征及護理效果,主動向患者提供康復指導,及時向臨床醫師反饋患者病情,從而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管理實踐中應用護士分層管理方案可提高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水準,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愛平, 王六平, 胡潤珍, 等. 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6, 30(12): 1487-1489.
[2] 邵玉娟. 護士分層管理對消化內科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9): 2513-2515.
[3] 袁薇, 古啟啟, 楊明瑩, 等. 護士分層管理中晉級與降級標準應用的探討與實踐[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 21(33): 4069-4070.
[4] 章曉軍, 李信群, 黃群, 等. 產科病區護士分層管理對護士及孕產婦滿意度的影響[J]. 護理與康復, 2015, 14(6): 569-571.
[5] 劉俏俊, 朱元琴, 陳蘭英, 等. 縣級醫院護士績效二次分配方案探討—基于護士分層管理[J]. 衛生經濟研究, 2016,(6): 48-49.
[6] 陳紅梅, 彭燕, 張瑩, 等. 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績效考核在婦科病房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12(9): 81-82.
[7] 史作霞, 李馨, 張文彥, 等. 冠心病監護室實施夜班護士分層管理后護士心理感受的質性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10): 1165-1167.
[8] 馮靈, 汪銳, 楊蓉, 等. 護士分層進階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護理研究, 2015, 29(10): 3552-3555.
[9] 甘泉. 護士分層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探討[J]. 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4): 478.
[10] 薛梅, 李慶印, 石麗, 等. 心血管病醫院外科ICU護士分層管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 2013, 13(3): 172-173.
[11] 李馨, 史作霞, 張文彥, 等. 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與護士分層管理相結合在CCU病房的應用效果[J]. 繼續醫學教育, 2014, 28(9): 27-28.
[12] 竇方燕, 董云春, 王春燕, 等. ICU患者分級監測與護士分層管理相結合的效果評價[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4,(12): 172-173.
[13] 袁利琴, 李丹, 李玲, 等. 護士分層管理及彈性排班在心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與探索[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9): 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