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海
試題解析與寫作指導
今年荊州的中考作文題目自由性與靈活性非常強,提示語有助于考生發散思維,傾情而作,而且用“哇,好香”這種感嘆句作為題目,更富有生活情味,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生活中有許多“香”值得我們留戀與珍惜,有物質之香如飯之香、花之香、書之香……也有精神之香如親情之香、人格之香……從具象方面,我們可以寫包含父母愛意的飯菜的香味兒,寫花的芬芳;從抽象方面可以寫親人關愛的芳香,寫同學善意提醒的芬芳,寫老師教誨的芬芳,寫社會大愛的芬芳……此外,還可以借花之香比喻人格之香,以物襯人,表現人格如花一樣美麗和芳香。還可以寫生活中美好的瞬間,散發如花一樣的芬芳,讓人心醉不已。我們可以從廣泛的材料和多重視角中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最擅長表達的一種“香”來寫。
比如寫自我成長過程中體味到的一種“香”。寫此文時,最好從小處切入,細細描摹那一種“香”,讓它吐露醉人的芬芳。只有這樣,文章才能收到于細微處攝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深入思考,步步追問:這是一種怎樣的香味,為什么令“我”陶醉,這種香味對“我”的成長有何影響……作文時,不單要突出其味之香,更重要的是要表現這種香對自我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深刻起來,勝人一籌,在讀者心中留下余香,永遠芬芳。
佳作展示一
哇,好香
荊州 一考生
吾師之教誨,猶如那一縷曾為我停留的芬芳,讓我如沐春風,暖意無窮,它喚醒了我生命的春天,讓我看到無邊的愛意與希望。
——題記
中考的腳步漸漸逼近,可我的狀態怎一個“糟”字了得,成績也跌入到了另一番境地。接二連三的模擬考試如冰冷而又堅硬的巖石,將我僅存的一點勇氣也消磨得一干二凈。陽光不喜歡我,難道我不知道?我在心里反復問自己:出路在哪兒?光明在哪兒?未來又在哪兒?然而回答我的只有無邊的寂靜和虛無。
直到那天她的到來。
原以為像我這種班級“邊緣戶”,早已被世界遺忘,更別提素來對我冷眼以待的英語老師了。可那節課臨近尾聲時,她卻徑直向我走來,彎下身子對我說:“晚自習后到我辦公室來一趟。”我有些興奮,甚至是受寵若驚,一個勁兒地點頭。然而當我回過神來才醒悟:也許這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高興的事,去了又能改變什么呢?想想最近幾次的模考,或許就是一頓臭罵罷了,我的心情又低落了下來。
時間像一根皮筋被拉得漫長,我的心情很忐忑,一切都毫無征兆。夜色降臨,鈴聲響起,我走出教室,冷月的光冰涼地灑在粗糲的墻上,透著無法言喻的凄清與寂寥。空氣里涌動著沉重的濕氣,鉆進我身體里的每一處毛孔。
我清晰地記得當時我是“飄”進去的。偌大的辦公室里只有我們兩個人,空氣在強烈的燈光下被催化成了有質量的鋼板。我低著頭走到老師身旁,什么也沒說。她轉過頭來仔細打量我一番后,樂呵呵地問道:“你最近狀態欠佳,是有什么不可說的難處嗎?”面對這突然而來的關心,我有種說不出的難過,但也只能沉默搖頭。“以前你可是非常優秀的呢,要相信自己!”她拍了拍我的肩。我心靈的冰在慢慢融化。“人人皆有得意日,失敗不亦是如此嗎?只要你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我相信你一定能在中考中再創輝煌!”老師的話,擲地有聲,讓我心中一振。那一刻,我突然嗅到空氣中濃郁的梔子花香,馥郁芬芳,哇,好香!我連忙深吸幾口氣,想要吸進這每一絲每一縷香氣。同時,一股源源不斷的“正能量”輸送到我身體的每個角落,我心靈的冰雪也徹底融化。我投給老師一個淡淡的微笑,在心中告訴自己:相信自己,相信未來!走出辦公室,涼風習習,卻再也吹不冷我的滿腔熱血,吹走的只是煩惱與憂愁,留下的是信念與希望。有時,一朵玫瑰花的芬芳可以召喚出整個春天。此刻的我,就奔跑在花香四溢的人生之路上……
我愿攜著老師的教誨,帶著那縷芬芳,去看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去征服學習中的每一個困難。在人生之路上,我將勇往直前,乘風破浪,直達我所要到的遠方。
簡評
這篇考場佳作亮點有二:
一是細節描述真實、生動。“我”成績糟糕,心情不好,英語老師找“我”談話,在充滿梔子花香的氛圍里,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師愛的芬芳,點燃自我的信念之光,讓“我”能夠“勇往直前,乘風破浪,直達我所要到的遠方”。文章表達出師愛芳香無比,暖意無窮,喚醒了“我”生命的春天,激起“我”去征服一切困難這一鮮明主旨。
二是表達方式多樣。本文融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很好地展現了花之香、師之愛。
本文不足之處是文章中間寫梔子花的香沒有伏筆,顯得突兀,應在文章開頭略作交代,這樣可以首尾呼應,抒情時水到渠成。
佳作展示二
哇,好香
荊州 一考生
院中有樹,樹上開花,花下飲茶。
一個簡樸的茶杯盛著淺綠的茶水,茶葉羞怯地悄悄舒展開來,在水中慢慢沉浮,單是這雅致的意境,便足以讓人陶醉其中。
低頭嘬了一口,微苦的滋味漫到舌根,即使有一股淡淡芳香也難以遮住這苦味兒,我終是頂不住,吐了吐舌頭:“真苦呀!”心中的苦悶再一次占據了我的心胸。
“喲,怎么跟個小老頭兒似的,還在這兒喝茶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父親用他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寧靜的氛圍。我皺皺眉,不動聲色地轉過身去,不作聲。
剛轉過去,便聽到有什么東西放在了身旁的桌上,忍不住好奇地偏頭望過去——一個果籃。籃里擠著幾個橘子,黃澄澄的橘子泛著淡淡的青色,胖乎乎、圓滾滾,堆作了小山狀。“吃一個?喝什么茶呀,苦!”似是沒察覺到我的冷淡,父親興奮地連連叫我吃橘子。我握緊手中的茶杯,眼前出現了不久前還和父親沉默對峙的畫面,只是,淡淡果香已經飄來,我咽咽口水,還是不理會。氣氛一下尷尬起來。
“唉——”一聲似有似無的輕聲嘆息傳入我耳中。
頭上大樹的影子映在漸漸清亮的茶水中,搖晃的枝條使得水面光影斑駁,我也漸漸松動了僵硬的表情……
“嘗嘗吧。”父親又主動打破了沉默,拿起一個橘子向我遞來,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我心下一驚,下意識地接過橘子,抬頭便看到父親緊皺的眉和那勉強挑起的嘴角。我心中有一點心酸,一點懊悔。
在父親驚喜目光的注視下,我剝開了橘子,汁水濺在鼻尖上,我嗅到了撲鼻而來的清香。趕緊吸吸鼻子,汁水順著指尖滴了下來。父親輕笑了幾聲。我也顧不上許多,一口塞進一瓣,甘甜的味道霎時滿溢開來。
此時,我有了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哇,這橘子好香啊!星星點點的綠,清清爽爽的酸,午時的炎熱立馬消失,隨之而來的甜占據了嗅覺,迷醉了心神。我猶如暢飲了瓊漿,芳香縈繞;又像親近了盛放的鮮花,那鮮花朵大、疏朗,可觀、可觸、可感。
心中苦悶消去大半,我又吃進了一瓣。“怎么樣?好吃嗎?”我不加掩飾的欣喜神情自然沒逃過父親的眼,他立馬問道,“我剛摘的,應該熟透了吧?”
難怪父親上午不見了一段時間,原來……結束這場無理取鬧的冷戰,我點點頭,挑了一個黃澄澄的橘子給父親。他愣了愣,趕緊接著,剝開皮分一半給我。再吃一口,這橘子像染上了蜜糖一樣甜。
又一個橘子很快就吃完了。微風拂過,似乎要帶走空氣中余留的橘香,我留戀地低頭嗅嗅指間,舒心地笑了——真香。
暮色四合,清茶不續,只有橘香仍溫柔地飄蕩著,久久不散。這橘香,一如父親的愛,溫暖了我的心。
簡評
小作者留心生活,從平凡的生活中發掘出真實的素材,以“父愛之香”這根紅線貫穿全文,并使之迸發出光芒來。文章最突出的亮點就是善于捕捉典型的細節,精心打造了“遞橘”的動人場景:一個是父親給“我”“遞橘”,一個是“我”給父親“遞橘”,把自己的態度與父親的態度做鮮明對比,細膩而傳神地展現了父親那深沉的愛。
文章開篇寫茶之苦味,不僅為寫“我”與父親冷戰埋下伏筆,而且還為后文寫橘香做了有力的鋪墊。接著細膩地描寫橘子色澤美,芳香誘人,可是“我”卻冷若冰霜,兩相對照,有力地推動情節發展。繼而傳神描繪父親誠摯地請“我”嘗橘的過程,尤其是把橘之香描摹得可觀、可觸、可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然后寫自己行為的變化,父子和好,芬芳滿室。文章詳寫自己的內心活動與情感變化,略寫與父親冷戰之事,使得文章詳略得當,主題突出。在敘述上,語言生動,長短句交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讀來情真意切,讓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