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民生大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解決義務教育深層次矛盾、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需求,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是國家考核地方政府的剛性要求,是各級政府的法定義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馬山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持續加大教育投入,科學調整學校布局,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規范學校常規管理,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總結馬山縣近年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各項工作,我認為做到“三個到位”是確保目標任務完成的關鍵。
一、組織領導到位,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多,涵蓋范圍廣,不是教育部門單獨行動就能做好的,必須上下聯動,通力合作,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為此,馬山縣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2015年成立了迎接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四家班子分管和聯系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27個單位部門及11個鄉鎮政府有關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馬山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工作辦公室,由縣人大分管領導兼任主任,縣教育局局長兼任副主任,及時充實辦公室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協調、指導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工作。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馬山縣制定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量保質完成。
馬山縣強化統籌意識,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的組織決策能力。一是建立“一把手”工作機制。縣人民政府及各相關部門、鄉鎮政府、受評學校“一把手”負總責,具體抓本級均衡發展推進工作。二是堅持優先議教、定期議教。2012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審議教育工作議題達30次,位居各行業前列。三是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掛點聯系學校制度。縣四家班子、縣直相關單位、各鄉鎮政府領導經常深入掛點學校了解辦學情況,研究解決辦學難題。四是開展專題調研。2012年以來,縣四家班子領導不定期深入學校調研、視察;縣人大、縣政協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教育工作進行專題調研。五是強化部門協調配合。我縣將27個職能部門列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定期召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教育工作職責,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形成強大合力,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馬山縣突出整體規劃意識,做到全縣教育一盤棋,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創新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意見》《馬山縣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規劃(2011-2015)》等系列文件,啟動實施馬山縣教育發展“七大工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是其中之一),為全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章立制,確保全縣教育事業科學穩步發展。
二、經費投入到位,夯實均衡發展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馬山縣屬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經濟發展滯后,自身財力十分有限,但是,我們嚴格按照上級領導部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部署,用足用好各項政策項目,不斷加大經費投入,舉全縣之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真正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提出,要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等器材,著力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馬山縣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縣級財政投入,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加強專項經費管理,多渠道籌措資金,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2013—2015年,馬山縣共計投入資金2.11億元,用于實施校舍改擴建及新建校舍項目;投入資金3 500多萬元,用于校舍墻面“黑改白”、門窗修繕、校園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8 260多萬元,為學校配齊教學實驗儀器、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書和課桌椅;投入資金710多萬元,用于添置學校食堂設備。
2016年,馬山縣共計投入資金7 300多萬元,繼續大力實施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添置圖書、教學儀器等設備,進一步夯實均衡發展的根基,尤其是投入資金250萬元,為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并接入縣教育局和縣公安局的視頻監控網絡,率先在全區范圍內建成了“學校—教育局—公安局”三級視頻監控平臺,有力地保障了校園和師生安全。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馬山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一是縣財政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用于增設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二是縣財政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用于提高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三是2013年以來,全縣投入資金8 740多萬元,大力實施教師保障性安居工程、周轉宿舍建設,逐漸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三是2013年以來,全縣投入培訓資金870多萬元,用于完善培訓基地建設和教師培訓,完成各級各類教師培訓26 000多人次,參訓率達99.99%。
充足的資金投入,極大地改善了馬山縣各中小學的辦學條件,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督導行動到位,確保目標任務完成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導機構,加強督導檢查,推行義務教育督學責任區制度。馬山縣嚴格按照《意見》要求,充分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科學設置調整督學責任區,按照“依法監督、正確指導、及時反饋、深入調研、合理建議”的工作方針,對本責任區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行為和教育教學工作進行隨機督導,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馬山縣教育局督導室積極發揮督導作用,針對均衡發展各項評估標準,深入學校進行督導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時,縣教育局督導室適時把握好各級核查申報的時間節點,組織縣級自評工作,及時提交申報材料,確保如期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評估認定。
在督導工作中,馬山縣要求督導部門建立一校一檔,每個月深入哪些學校、督導哪些內容、存在哪些問題等,都進行詳實的記錄,同時開展“督導回頭看”,監督跟進學校的整改情況。
為了深化教育督學責任區建設,加大督導力度,馬山縣教育局于2014年12月對全縣教育督學責任區進行了調整,將以前的7個大片區調整為3個大片區,并挑選了6名在教育管理、教育督導方面經驗較為豐富的同志分別擔任3個片區的正副組長,組員由各相關學區兼職督學組成。各責任區督學定期或不定期進校開展督導工作,并在每月第一天集中至縣教育局督導室匯報前一個月督導情況并研究當月督導事項,做到有的放矢,督導到位。
馬山縣實行教育局領導班子牽頭督導制度,由教育局在職領導分別牽頭組成督導小組,分片包干深入全縣各中小學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工作,進一步提高督導工作的權威性和針對性。該項制度自實施以來,共開展較有針對性的督導66次,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由于組織領導到位、經費投入到位、督導行動到位,馬山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推進速度明顯加快。2015年11月,馬山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自治區督導評估,比原定計劃提前了4年。通過加大投入,統籌發展,全縣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校的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中小學差異系數不斷縮小,廣大農村學生享受到了與城里學生一樣的優質教育,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