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談論青春是非常危險的,容易流于心靈雞湯,我所能講的僅僅是一些我在大學的生活。其實,還有一種危險的情況,談論青春會引起誤會,一般青春已逝的人會談論青春,可我還沒有。我的青春沒有逝去。
青年時代容易迷茫,但迷茫是自我認知的開始。我在中學的時候,基本沒有太多的想法,真正的迷茫是在來清華之后,那時我才開始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樂趣——唱歌。
想起當年,我和盧庚戌彈琴時,他問我:“李健,你有錢想干什么?”我說我有錢想去秀水買衣服,買高領毛衣和皮靴——這些幻想給了我很多快樂。后來我有了歌迷,我幻想開演唱會,再后來,當這些幻想實現的時候,那就是生活的饋贈。
可以說,我的樂趣一直是我的支撐。我曾經在一個寒冷的四合院里住了五年,我受夠了北京的冬天,它的冷總讓我感到無甚善意。但生活里的小樂趣能夠驅走寒意。比方說,在四合院里我弄一個小鍋爐,研究一下鍋爐的運作方式;再研究一下水泵,看看如何將水泵放在水管里。這些東西看似無聊,但在研究的過程中,屋子漸漸暖和起來,寒意漸漸消散,北京的冬天似乎也有些美好了。在最冷的時候,我也會寫一些抗拒寒冷的歌曲,我寫過一首歌叫《溫暖》,多年以后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寫這首歌,非常簡單,因為我住的地方太冷了,溫暖是我當時的渴求。所以說,真正的智慧來自生活,生活藝術家是真正的藝術家。
在這個大時代里,每個人的一生短暫,我們對個人生活的經營似乎顯得尤為重要。我想每個人真正的樂趣并不會太多,但要看重它,要對之經營和投入,盡量把它培養成更大的樂趣。我一直都看重自己的樂趣,可能也是因為悉心地經營,才會讓我成為一個歌手吧。作為歌手,我是這樣經營自己的樂趣的,比如:我給自己訂做了一把吉他,但是它需要很久才到,這段時間支撐我的就是這把吉他。當我演出累了,有煩惱了,我會想想過些日子我的琴就要到了,就釋然了。
我們都會羨慕那些把自己生活經營得有趣的人,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有著青春的狀態和屬于自己的樂趣,即使他們深陷困境,但他們所擁有的青春狀態和對樂趣的探尋都會減輕他們所經歷的苦痛。有人可能會認為,年歲的增長會磨滅這樣的狀態與樂趣。我曾唱過《當你老了》,其實我覺得老了并不可怕,在我看來,最可怕的是老無所依——精神上沒有了依靠。
我還賴在青春里不走,只有在青春里才能體會到樂趣。借用凱魯亞克的一句話來說,便是“愿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