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程涅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往往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和進步,礦產資源就像社會發展的動脈一樣,強有力的推動著社會的持續發展、進步,在這過程中找礦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難題,于是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常用方法及原則在地質勘查工作中顯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當前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動力,本文立足于我國當前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分析了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常用方法,以期促進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地質找礦;勘查技術;方法;原則
1引言
礦產資源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于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并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它已然成為了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人口激增、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生產生活對礦產資源的需要越來越多,然而受限于當前的技術、礦產資源的較低利用率、地質環境的不確定等等因素,導致現在出現了礦產資源短缺的局面。雖然憑借新興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利用起水電、風力發電、潮汐能,甚至不分地區開發的核電等等,但是礦產資源以期廣泛的應用仍然處于能源消耗的重心,并且需求缺口越來越大。為了社會的發展,相比于傳統的礦產資源的粗放型開產和利用,必須根據現有技術水品,促進礦產資源開產的集約型發展。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巨大,相當比重的行業發展都離不礦產資源的支持,這些行業一旦離開礦產資源的支持將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從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現實來看,發達的東中部地區具體了大部分的產業,然而礦產資源的蘊含量大部分都位于中西部偏遠地區,復雜的地形加上技術的受限,種種因素對找礦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這樣的境況對社會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如果僅僅依靠進口,勢必會對我國的產業發展受制于礦產資源出口大國,從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上來講也是不可取的。所以,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我們最終需要從本國現狀出發,彌補當前找礦勘查技術的不足,從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的原則和常用方法入手,以期推動本國的礦產資源的開發。
2地質找礦勘查技術采取的原則
2.1提高創新意識原則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筑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在當前的地質找礦勘查技中,創新顯得尤其重要。在地質找礦勘查過程中,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意識,將科學發展的觀念深入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內心。當在探討重大的地質理論及其相關問題時,應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發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前人的經驗和技術手段,創新當前的勘查技術,加快地質勘查工作,同時保持和當前實際情況相一致,利用好區位優勢等,在促進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發展的同時推動勘查和技術兩者之間的完美結合,形成科學高效的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科技創新體系。
2.2合理布局原則
地質礦產資源的形成經歷了億萬年的自然生態演變,既定的生態分布狀況改變不了,只有通過合理的布局,綜合地質、生態環境、礦產蘊藏量、距離城市距離等因素,從戰略層面出發,從現狀出發,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采取產業、業務的趨向布置,實現既定環境和既定條件下的最佳布局,同時在布局中要尊重規律,尊重客觀實際,特別要針對地質資源和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形成對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和技術應用的合理布局。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呈現明顯的地域性,不同省份間的礦產資源儲量相差好幾倍。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分布狀況和經濟條件,要對地質勘查進行合理布局,結合現代化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目標,統籌規劃地質勘查的區域和時間,優化人力和物力的資源配置。
2.3適度超前原則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國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在多方面對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做出合理規劃,協調統一。高瞻遠矚才能發展的更加久遠,地質找礦勘查工作更應該如此,在勘查過程中既要做到統籌兼顧,綜合考慮,又要做到適度超前,立足長遠發展。因為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本就具有某種程度的超前性,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應用需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空間和范圍,為后續的勘查工作起到長期指導的價值和目標。科學高效地發展同時需要做好防范預警機制,在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過程中,針對重要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要提前部署,防患于未然,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
3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常用方法
3.1甚低頻電磁法
甚低頻電磁法,簡稱甚低頻法,這是一種強功率的長波電臺,其發射頻率為15-25kHz,工作采用這種電臺作為物探的發射場源,達到找礦或解決其他問題的一類電磁法。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資源的消耗速度也在不斷攀升,在離地表不遠的地方,原有的礦產尤其是露在地表的早已經被人們開采得殆盡,因此地質找礦勘查不得不不斷深入找礦以及勘查,這在給勘探和勘查工作帶來巨大困難的同時,也使得挖掘的步驟變得更加復雜,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地質找礦勘查人員想出了利用甚低頻電磁法,來勘查礦產資源。利用甚低頻電磁法的時候,首先對數據進行測量,其次對測量出的數據進行濾波處理,然后將勘探礦體的存儲規律和空礦規律結合起來,最后準確地找出掩蓋區內異常的地質以及礦區的分布狀況和規律,由此可以較準確的將地下深處的礦產探測出來。
3.2 GPS感應系統采集信息法
GPS誕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通過GPS,它能實現在任何地球上地方和時間的導航和定位,我們可以從中獲得精準的三維數據坐標。在采集信息的時候,不同的巖石由于其內部構造的不同,內部基團和離子晶體場的效應會有不同的光譜特征產生,因為通常情況下,不同的礦物質所具有的輻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利用GPS定位系統,通過對測量所得到的光譜和資源庫中的光譜進行對比分析,便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礦產資源的所在位置,從而實現礦產資源的高效勘查。
3.3地質填圖法
地質填圖法是運用地質理論和有關方法,全面系統地進行綜合性的地質礦產調倉和研究,查明工作區的地層、巖石、構造與礦產的基本地質特征,研究成礦規律和各種找礦信息進行找礦。它的工作過程是將各種地質特征填繪到比例尺相適宜的地質圖上,故稱為地質填圖法。因為本法所反映的地質礦產內容全面而系統,所以是最基本的找礦方法,無論在什么地質條件下,尋找什么礦產,都要進行地質填圖。因此,地質填圖法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綜合性的、重要的地質勘查方法,地質填圖搞得好壞直接關系到找礦工作的效果。地質填圖必須做好地質填圖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收集和研究有關的遙感資料及其進行詳細解譯、編出解譯圖,并在詳細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礎E做好調查區的現場踏勘:做好實測地質剖面,實測地質剖面是研究地層、巖體和構造的基礎資料。
結束語: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關系到礦產資源開發的各個環節,影響著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當前我國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足的地方,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大力推進找礦勘查理論創新,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促進我國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和方法的創新發展,不斷提升我國地質找礦勘查的水平,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