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
摘要: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熱衷追求一種健康,綠色生態的住宅環境。室內空間微環境設計包括:光環境、風環境和熱環境等,是組成人們居住環境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對各要素之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符合人們對于健康舒適、和諧生態、綠色環保居住環境的要求。本文從小型住宅室內空間微環境設計原則出發,分析室內空間微環境設計要點和設計特征。
關鍵詞:小型住宅;室內微環境;節能減排
一.因地制宜,回歸自然
在中國古代人們一直接受“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所以古代傳統建筑都是講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建筑房屋時采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則。比如位于江南的一些私家園林中,他們根據不同建筑的功能劃分與院內的山、水、池相結合,各建筑之間用曲折的小路或長廊相連,達到步挪景移的效果,使得這些建筑可以與自己環境景觀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設計師在設計房屋時都很注重建筑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在設計小型住宅時就要考慮到回歸自然,在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以人為本”,人才是社會的主體,無論是設計房屋外形還是改善室內微環境,都不能忽視人的健康和舒適感。不能以犧牲和降低生活質量去追求高效的節約,應該以為人類提供更加舒適宜人的生活居住空間環境為最終目標。其次居住環境自然化,好的建筑是與環境相融合的,這就要求在住宅房屋選址時因充分考慮氣候條件和場地現有的資源環境。“盡可能利用天然熱源、冷源來實現采暖和降溫:充分利用自然通風來改善空氣質量、降溫和除濕;此外,還要考慮場地條件,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勢等,從而達到能源和資源消耗最少的目的。”在住宅周圍同時栽種花草樹木,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還可以防止熱島效應。最后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每個地方的氣候、朝向、地形、人們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以武漢地區為例,武漢位于江漢平原東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市區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是很明顯的夏熱冬寒的氣候。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西南風也是常見風向,冬季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所以在設計住宅時朝向因以面朝東南方向為宜,在房屋設計上西面盡量少設置窗避免夏季“西曬”使室內的溫度過高,在南北面應多開窗或在南北面都設置陽臺,以保證南北通透以獲得較多的自然通風機會。
二.微環境設計要點
2.1室內光環境設計。小型住宅室內空間設計中對光線的設計是非常的重要,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無法離開光線的,一般在室內光線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兩大類。“天然采光對人的視力和健康有利,為人們提供室外的天氣狀況以及空間定時、定向等動態信息。室內微環境的天然采光設計,要充分利用陽光的直射、反射以及透射的作用,盡量使室內光線充足,給人以明亮、舒適的光環境。”人工光源主要是夜間對室內空間進行補充照明使用,在選擇人工光源時也應本著節能環保的原則,比如室內燈具因選用高效節能的燈具、LED光源等。
2.2室內風環境設計。在住宅室內中應以自然通風為主,自然風是一種來自大自然中的天然風,可以為室內帶來新鮮的空氣,改善住宅內的空氣質量,提供人居舒適度。在對風環境設計中,同樣注意房屋的朝向,在平面布局上和立面設計上注意門窗的開啟位置,上文中提到過南北通透的房屋可以將更多的自然風引入到室內,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室內溫度,不僅使得人在室內感覺舒適涼爽,還達到了節約能源的目的,降低了因空調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同時還拉進來人與自然的距離。
2.3室內熱環境設計。室內熱環境是指影響人體冷熱感覺的環境因素,包括室內溫度、濕度、氣流速度及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輻射換熱。“人體對熱環境的溫度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直以來人們可以通過衣著、采暖、制冷等方式來調節溫度給人體帶來的負荷。”讓人感覺最舒適的熱度感覺應該具備適宜的空氣溫度、室內濕度、氣流速度及其熱輻射,讓人體保持整個熱平衡的環境。在設計時應該結合當地地理氣候,在設計采暖和制冷系統時應本著節能減排的設計原則。
三.小型住宅室內微環境設計特征
首先是整體性,包括室內空間與建筑外觀的整體性,室內環境與室外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室內各要素之間的整體統一性。它應該符合人在其空間內所有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特征,在對室內微環境的設計應與整體建筑保持一致性,所以在對室內微環境設計時要從組成室內空間各元素中的比例,均衡,色調,材質等不同角度考慮協調統一。
其次是可變性,可變性可分為人工調節和自然調節。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室內空間環境有著越來越強的可控性,人為的對室內環境進行干預可以提升居住的舒適度,但是并不符合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可再生性,協調共生和持續滋生的特點。我們應該更多的利用自然調節來滿足我們居住的要求。自然生態的可變性也要求建筑住宅能夠適應不同季節時期的氣候特點,與自然融為一體,使室內的微環境與自然界的大環境和諧相處。所以對住宅室內的空間劃分,室內陳設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改性,不斷的滿足室內環境的變化和人的需求變化。
最后是簡潔化,在對室內設計時本著“少就是多”的原則,去除一些“繁雜”的裝飾。讓整個室內空間不要被過度的裝飾品所占用。過量的裝飾會在室內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影響到整個室內環境中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效果,加重室內環境污染,產生能耗。在室內設計中應當本著以節能環保為基準,樹立科學的設計理念,通過功能和裝飾一體的構件來美化、改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