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傳霞
養護我們的海灘
——《中國海灘養護技術手冊》出版發行
撰文|楊傳霞


陽光、沙灘、海浪,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隨著濱海旅游的興起和海灘經濟的發展,海灘因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已經成為現代人休閑的主要目的地。海灘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娛樂活動、心靈陶冶的場所,海灘經濟在我國已悄然來臨,這就對我國的海灘養護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海岸工程建設、近岸挖沙以及河流建壩等種種自然和人類活動原因,對我國海岸帶變化產生重大影響,近30年來我國50%以上的砂質岸線遭受侵蝕,海灘質量顯著退化,影響了海灘的美麗景觀和旅游者的舒適體驗,給海灘旅游經濟發展帶來明顯不利影響。
因此,加快海灘保護技術及管理技術的研究日顯重要。海灘養護作為我國近年來新興的海岸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手段,因其實用性、生態性和社會經濟、效益性等多方面的優點,得到了沿海地區管理部門和公眾的認可,過去十多年來在我國得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海灘養護作為一個正式的技術體系,是相當新穎的,在最近的一二十年來才形成堅實的物理基礎和預測能力。在這方面,我國的研究相對薄弱,尚沒有一套適合我國海岸特征的成熟理論。為了適應今后我國海灘旅游經濟發展需求和海灘養護工程的要求,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主任蔡鋒帶領他的團隊,以艱苦的海灘實地調查為基礎,結合豐富的海灘修復案例,編著了《中國海灘養護技術手冊》一書。
本書集合了國內相關領域的一批長期從事海灘動力地貌學研究和海灘養護工程實踐的科學家和海岸工程學家的智慧,同時還吸取了大量國內外前人研究成果,美國工程院院士、佛羅里達大學Robert G.Dean教授和日本東京大學宇多高明教授幫助審閱了手冊大綱,并在編寫過程中給予許多有益的指導。


我國海岸線曲折復雜,動力條件也相差較大,因此,亟需對海灘養護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以便于指導日后我國越來越多的海灘養護項目。本書針對我國海岸自然環境特征、海灘開發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滿足未來我國海灘旅游經濟發展需求和海灘養護工程要求為宗旨,吸取了歐美等技術先進國家的養護技術和理念,結合我國海灘養護工程實踐經驗,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適用的海灘養護技術體系。手冊共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篇海灘環境與動力概述,介紹了我國海岸、海岸帶的構造格局、成因類型和基本特征,并對我國的近岸波浪、潮流、河口動力、風動力和海平面變化等作了全面的闡述;第二篇海灘養護理論與技術,介紹了海灘演變的基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詳細說明了海灘養護前期工作、設計理論方法、施工過程以及后期的成果監測和效應評估等方面;第三篇海灘養護工程實例,分別介紹了秦皇島、廈門島、三亞三類具有不同代表性意義的海灘養護工程,通過實例闡述了養護過程、方案設計和養護效果,并對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做了初步分析。本書內容翔實,案例明晰,可以作為海岸科學研究人員和高校相關課程學生有益的專業參考書。
本書的出版填補了我國在海灘養護技術和理論體系方面的空白,是對我國海岸工程學科的重要補充,可以為我國的海岸保護和海灘養護工程方案研究、工程設計、施工等提供重要的指導。相信本書作為我國海灘養護理論研究和實踐的一部力作,將有力推動我國海灘養護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