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
摘要:幼兒教育小學化是目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對幼兒的成長和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本文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以及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及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
1、教育教學觀念:以小學教育理念指導幼兒教學。有些幼兒園不是一切為了兒童,以兒童為本,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而是以知識、教師、課本為中心,以智育為最高準則,以教學代替保育,無論是幼兒園的園長、老師,還是幼兒家長,他們錯誤地認為幼兒園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學堂,進入幼兒園就等于入學,孩子要聽老師的話,認真聽課,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幼兒教育應該跟小學教育一樣,不能讓幼兒花大把時間在玩耍與游戲上,否則將一無所獲。
2、課程內容:片面追求知識的傳授。經常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孩子真聰明,幼兒園的時候就認識很多字,會算加減法了,會簡單的英語了,會畫畫,真的是現在的幼兒比以前的幼兒聰明了嗎?他們天生就會這些嗎?他們會這些就是聰明的表現嗎?幼兒園超前開設識字課、拼音課、寫字課、算術課等,把小學的內容提前到幼兒階段來傳授,這是無視幼兒身心發展程度的錯誤做法,其結果只能讓幼兒從小就開始厭惡學習,畏懼學校。
3、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取代游戲作為主要教學方式。眾所周知,幼兒是喜歡游戲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一致認為游戲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益的,游戲是正在成長中的幼兒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兒在游戲中編織了假想的世界,卻在身心方面實現了真實成長。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但是很多幼兒園沒有把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與基本教育教學形式,而是為了追求學習的效率“知識的數量”,紛紛采取與小學一樣的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幼兒像小學生端坐在教室幾十分鐘,呆板地盯著黑板上的文字或者數字,老師一本正經地講授著,他們就是課堂的主人,不斷地向年幼的孩子灌輸著知識,他們支配著幼兒。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
1、家長的愿望。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還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升學的主要標準,尤其是以知識掌握度為衡量標準的高考的長期存在使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面臨諸多阻礙,各種新的教育理念難以落實,這種教育現實也同樣影響了我國的幼兒教育在一些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家長普遍追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強調孩子的知識學習而不顧孩子的身心需求,他們望子成龍心切,不惜拔苗助長,渴望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山西省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家長希望孩子到幼兒園多學些知識。由此可見,家長的愿望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
2、幼小銜接機制的缺乏。盡管我國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小學入學不許考試,但由于優質教育資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學,特別是高質量的公辦小學為了獲得較好的生源而進行了入學考試或入學面試,并按考試成績分班,在此入學壓力下,幼兒園不得不配合小學的要求,為讓孩子們上小學而提前進行小學階段的教育。
三、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對策分析
1、加大對幼兒園教育的督導,培養正確的入學準備理念。
首先,要健全幼教監督機制。應該加強幼教督導機構的作用,每年對各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幼兒發展狀況進行抽查。抽查內容應全面包含《綱要》所規定的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領域,及時發現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并給予相應處理。
其次,全面提高辦園質量。各級管理部門嚴格辦園標準,提高個體幼兒園的整體水平。對申請辦園且符合辦園條件者經審批合格后發給準辦證。對不具備辦園條件的,堅決不能審批;對已非法設立的幼兒園要進行評估清理,防止因個體園不規范的“小學化”教育而導致生源方面的惡性競爭。
第三,樹立正確的入學準備理念。入學準備不只限于知識上的準備。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準備教育包括五個大的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應當通過培訓端正幼兒園的入學準備理念,擺脫單純開展知識準備競賽的現狀。
2、教育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園的管理監督與幫助。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解決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大力地管理與監督各地要依照《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等法規及有關政策方針,加強對幼兒園進行管理與監督。首先要嚴格檢查各幼兒園辦園的硬軟件是否合格,對于不合格者予以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對于仍不符合要求的幼兒園要取消其開辦資格。其次,教育行政部門還要定期對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評價標準、幼兒的發展情況等進行督導。第三,各教育部門還可以通過座談、暗訪、接收投訴等方式對幼兒園教學與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第四,有些幼兒園辦學困難,缺少資金,教育行政部門除了對幼兒園進行管理與監督外,還要對他們進行無私地幫助,讓他們解決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把重心放在教育質量上來,放在幼兒發展方面來。
3、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兒教育既要體現內容的豐富性啟蒙性,又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適當性!科學性,做好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消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不等于不考慮幼小銜接問題,而是要強調幼兒教育不應被小學教育“綁架”,強調幼兒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幼兒園應按照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方式組織教育教學,才能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在此基礎上,幼兒園也需要為幼兒升入小學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如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親社會行為,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學學習奠定心理與行為基礎。
四、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的幼兒教育應以孩子為中心,避免過度小學化,讓孩子在一個自由、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