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人工挖孔樁指的是用人力進行挖土和現場澆筑鋼筋混凝土樁,它一般都具有較粗的直徑,常用于低樓層建筑的地基建設。在進行人工挖孔樁施工時,容易引發窒息、中毒、墜人、墜物、漏水、觸電、塌方等多種形式的安全事故,嚴重時可能造成工作人員死亡。造成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員素質低、管理不完善以及投資不足三個方面,而保障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安全是施工單位必須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4-182-02
前言
雖然當今的科技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各種施工器械開始在建筑工程中廣泛應用,但仍然有很多工程必須依靠人力去完成,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復雜度和成本方面的考量。為了更方便和更快速的施工,在建造底層建筑是就往往采用人工挖孔樁的方式,此外,另一個好處在于,人工挖孔樁比木樁和混凝土樁的抗震能力更強。人工挖孔樁施工多應用于公路、民用建筑中,雖然有著眾多優勢,但卻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本文將重點研究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并給出具體的加強安全措施的方法。
1人工挖孔樁施工概述
人工挖孔樁是用人力進行挖土和現場澆筑鋼筋混凝土樁,人工挖孔樁通常都具有較粗的直徑,直徑較小的也有1m左右。在進行人工挖孔樁施工時,施工人員要進入到孔樁內進行作業。這類樁具有較強的受力能力和抗震性,因此不需要借助大型的機械設備,而且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工藝非常簡單,可以直接對樁底部的土層作檢查。當然,人工挖孔樁對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要求也非常高,而其施工速度非常慢,最嚴重的缺陷在于,人工挖孔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
2.1人員素質較低
人工挖孔樁工程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很大,所以只要是略有素質的工作人員都不愿從事這項工作,因此,進行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工作人員大多來自社會底層,他們的文化素質很低,也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不懂得規避和防范風險,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都非常薄弱。人工挖孔樁工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技術要求很低,但仍然容易出現塌方、漏水、外部墜物等事故。施工人員的素質決定著自身的安全,對于具有一定素質的施工人員來說,他們懂得如何防范危險,知道什么樣的情況下,什么樣的做法是有可能造成危險事故的,這不僅僅是經驗使然,更是一種建立在已學知識上的判斷,而素質較低的施工人員則缺少這種判斷力,因此,低素質的施工人員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2安全管理不完善
現在很多施工單位的管理制度都存在明顯的漏洞,管理規章極不完善,使得施工人員和監管人員都有空可鉆或圖一時之便,最終就可能釀成慘劇。另外,施工部門如果未能及時審核施工圖紙,未對施工地的地質結構和環境進行深入考察,而草率地通過了施工方案,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工程師和施工人員都將難以應對,而這也是管理不完善之處。
2.3缺乏資金
現在的很多施工單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施工單位的領導層往往會壓低對完全防范的資金投入力度,使得工地的防護措施不到位,從而無法落實人工挖孔樁的安全技術措施。目前的施工單位不重視對施工人員安全的保護,未及時按規定發放施工所需的勞保用品,也不舉辦安全教育講座等能夠提高工人安全意識的培訓。并且,施工單位通常不會淘汰已經過時或老舊的施工機械,這樣一來,工人在進行施工時,這些機械設備也比較容易產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保障施工安全的措施
3.1防止中毒或窒息
導致中毒或窒息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土層的腐爛物質所產生的腐氣等等,這種看似不怎么嚴重的情況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土壤中的腐氣有可能會因為孔樁的開挖而散人到孔中,時間一長,這種有害氣體就會在孔洞中聚集,造成孔樁中有害氣體濃度上升,最終導致施工人員中毒或窒息。為了避免此狀況,施工人員每次下井前都應先對孔內進行換氣,將井蓋敞開10分鐘左右,或者用大功率風扇進行吹氣,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氣流垂直于孔樁而不是將風扇對準孔樁吹氣。當這些準備步驟結束后,工作人員依然不能立即下井,而應首先進行簡單的空氣質量檢查,聞氣味是比較簡單也比較有效的檢查方法,如孔樁內還有異味,則應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如果孔樁較深,例如超過了6m時,則需要每天對孔樁進行長時間的通風處理,無論當日有無人員下井;如果孔樁深度超過10m,則要保證每天兩次長時間的通風處理。最后,只要施工人員在下井過程中感到任何的身體不適癥狀,則應立即讓其回到地面,并迅速對孔樁進行通風。
3.2孔口圍護
此方法能有效防止因地面物件墜入而導致孔內人員傷亡的事故發生。由于孔樁是從地面往下挖掘的,因此,未經處理的洞口基本與地面高度相同,而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各種設備、器械以及雜物往往被隨意擺放或丟棄,這樣一來,這些物件就很容易調入井中。為了保證井內施工人員的安全,同時不影響上下井工作,應在孔口圍起一道高約1m(不超過1m)的護欄。此外,在有人員下井時,一定要安排專人進行監督,禁止孔口附近出現拋物等危險行為。對于挖孔樁時所產生的泥土,應將其運送到遠離孔樁的位置,絕不可以堆積在孔樁附近。
3.3設置防滲漏帷幕
通常,下降水井的埋深蛇尾豎向防水帷幕深度的至為最佳。以北京阜石路的高架橋改建工程為例,此工程的豎向基坑防水帷幕至少應埋深至12.5m處,這是相對于自然狀態下距離地面的深度,那么標深就應為14m。此次工程的基坑豎向防水帷幕使用水泥攪拌樁,此攪拌樁的直徑為0.5m,有兩個作用:第一是增強基坑側壁的強度;第二是可以減少基坑的地下水含量。
3.4布置回灌系統
接著以北京阜石路的工程為例,孔樁基坑在降水的過程中,周圍地面的水位會相應的下降,這樣一來會引起地面沉降,且沉降不均勻,如此一來就容易導致基坑附近的建筑或地下管線出現沉降甚至開裂。此次工程為了減少因基坑降水而引起的沉降對周圍建筑和地下管線的變形,采用了井點回灌的方法,在防水帷幕的外側挖掘4口回灌井,將其布置在有建筑或地下管線的一側。
3.5防止觸電
雖然人工挖孔樁主要依賴人力進行,但這不代表此項工程就可以完全拋棄機械設備,因此,對于漏電等事故的防范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為了確保安全用電,應為每件設備配備漏電保護器,嚴格執行接零保護或接地保護。每個孔樁在用電的時候都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的現象。孔樁上部的電線或電纜應架空至少2m,嚴禁將電纜埋入土地。對于伸入孔樁的線路,要對其進行絕緣保護,防止其出現受潮、折斷以及磨損。當不需要使用大功率設備時,例如僅照明使用,則最好保證設備的運行電壓在36V以下,這樣,即使發生漏電,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4結語
人工挖孔樁的安全措施對于保護施工人員安全以及維護施工單位的形象和利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挖孔樁過程會出現很多比較危險的情況,引起這些危險的因素有很多,但全都能提前防范,從而有效避免。無論怎樣,保障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安全措施對于整個施工工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