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左瓊
記者獲悉,BOSS直聘發布的職場吸引力報告顯示,愿意留在一線城市的應屆生從三年前的51%降至今年的36%,44%的應屆生希望選擇二線城市工作,相比去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見《京華時報》)
曾幾何時,占盡天時地利的一線城市自然是求職者眼中的“香餑餑”。而如今,生活成本驅散一線城市的就業優勢,生活在大城市不一定就是進出寫字樓,吃西餐、喝咖啡,健身、泡吧;更可能是除了加班,就是快餐……高房價再加上落戶、結婚、子女上學等問題,似乎生活的選項里只有拼命掙錢。
另據“前程無憂”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一些非一線城市的應屆畢業生的薪酬也直追一線城市水平。這就意味著隨著二三線城市經濟發展,北上廣自身的薪金等優勢正逐漸淡化。除此之外,隨著人力成本上升、辦公場地費用增長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正在促使一些企業開始將研發基地、制造工廠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甚至一些初創公司也選擇布局二三線城市。與其說逃離“北上廣”,不如說如今的年輕人對未來有了更加理性的規劃,固守大城市和執著于所謂的“熱門”行業已不再是唯一或者最好的選擇。
現實中不乏回鄉創業成功的例子,而從個人角度來說,回到宜居的小城市,還能兼顧發展與親情,避免拘泥于讓父母“空巢”還是成為“老漂”的尷尬選題。凡此種種,并非是說一定不能留在大城市,只是說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應該有所轉變。
不論就業還是創業,不管是一線還是二三線,不管是熱門還是冷門,年輕人都應該有更多的職業想象空間,不能未經磨練就放棄勇氣。面對就業和生活壓力,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