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不久前,天津市北辰區都旺新城小區旁的高峰路改造工程開始動工。工程完工后,周邊10個小區居民的出行環境將得到改善。負責該項目的北辰區城投公司經理楊淑鑫也明顯感覺到新變化:“以往光項目審批就要半年多,如今壓縮至2個月,效率提升了1倍多。”與高峰路改造同時開工的還有60個市政建設項目,這是天津市調整政府間財政關系,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做事與花錢相統一新機制的首次嘗試。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由于目前事權和財權不匹配,一些地方政府面臨著該干的事情沒錢干,不該干的事情借錢干,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財政體制改革已到了不得不改的關鍵時刻。
“對于單純是中央的財政事權、地方的財政事權,這些相對比較明確。但是對于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有時會出現職責不清造成互相推諉的情況?!睆埍笳f。針對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過多且不規范的情況,此次發布的《意見》要求,必須逐步減少并規范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根據基本公共服務的受益范圍、影響程度,按事權構成要素、實施環節,分解細化各級政府承擔的職責。
財政事權劃分由誰決定?《意見》指出,要堅持財政事權由中央決定。在完善中央決策、地方執行的機制基礎上,明確中央在財政事權確認和劃分上的決定權,適度加強中央政府承擔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和能力,維護中央權威。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劃分爭議由中央裁定,已明確屬于省以下的財政事權劃分爭議由省級政府裁定。
對于大家普遍關注的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就業等體現中央戰略意圖、跨?。▍^、市)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優勢的基本公共服務,《意見》確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明確各承擔主體的職責。